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法、录相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马琳的台内球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总体上马琳技术全面,特长突出,在相持技术不逊于横板选手的前提,其台内球技术及运用具有其他横板选手难以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8,(3):114-119
王励勤——侧身抢拉台内球 侧身抢拉,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 台内拉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运动员在进行台内拉球前,必须具备精确的判断力,算清来球的具体落点,还要配合身体的快速移动,保证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回球的质量。组图中,王励勤发侧下旋短球,马琳在接发球摆短时,弧线稍高、稍长。王励勤通过小范围的并步调整,果断侧身,在台内快拉直线。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3,(2):90-91
假动作回球的方法是:身体、视线、头的移动方向,要给对方一个假情报,让对方以为你要回到其预想的线路,其实恰巧相反。图中,马琳将球发到了王皓的正手位短球,王皓接发球到马琳的中路。这个球马琳虽然想用反手回球,但是在图8—10中,马琳的重心和身体向正手位移动,给了王皓一个错觉。紧接着在图,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13,(2):88-89
对于对方发到反手位的短球,马琳接球的方法是小位置侧身,在高点挑打。图3中,马琳停止了身体的移动。先判断出对方回球的长短。对方来球是半出台球,马琳做好准备,做出下一板对自己有利的攻击姿态。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选手会把重心放,  相似文献   

5.
马琳在发完球后(如图5),已经做出了准备拉球的姿势。而在图6中,当马琳判断出来球不够长,不能拉的时候。他右脚蹬地,又做出摆短的姿势。图7中,马琳把拍子放到了自己身体的侧方。调整到下一板可以任意回球的板形。如果这板上不了手的话。他可以在摆短、挑打或者撇搓在这几种打法中选择。  相似文献   

6.
谢春英 《乒乓世界》2012,(11):94-95
本组技术图,我们从实战中介绍一下马琳的正手暴挑。从图6中马琳的板形看,看似他要在台内挑打,但已经判断出这个球可以提拉。从图7起,马琳身体上前,将手臂拉开,在台内把球像提拉似的暴挑回去。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所以马琳并没有完全地抓好上手时机。在短时间内使用台内暴挑时,身体上来才可以在高点接触球,手臂拉开才能充分摩擦住球。  相似文献   

7.
(4)相持中快速攻防转换的意识历史上中国横板进攻型打法借鉴并沿用了直板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与特点,对台内球和前三板技术研究得多,形成了以前三板为中心的技术风格在70~80年代我们的特点是非常奏效的.可以说领导了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潮流,处于主导地位。比赛中?..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6,(10):79-79
尽管弧圈球几乎已成为一种全方位的进攻方式,但能用并不等于最好用,在处理某些球时,尤其台内球方面,以撞击为主的进攻技术仍有着独特的优势。以 A组图为例,柳承敏发球后(图1-3),波尔对其发球的旋转判断不够精准,上前搓接时拍面过平(图3-4),导致搓球冒高(图5-6),柳承敏扑上去用正手直接扣杀这一近网半高球得分(图7-11)。  相似文献   

9.
随机应变,根据来球情况随时准备进攻即便是世界顶级选手,也很难在一瞬间完全准确地判断来球的长短。因此在准备处理台内球的过程中,要随时根据来球的情况做出反应。我们可以从王励勤的技术中学习遇到此类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直板选手侧身暴冲斜线的威胁最大,因为斜线的距离较长,选手在进攻时可以放开力量,将弧线拉低、拉长。在上一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马琳拉球时身体重心交换的过程,在马琳击球过程中,他的手臂伸得很直,前臂收缩的幅度很小,但是他能在瞬间将身体和手臂的力量合二为一,释放最大的爆发力。马琳暴冲斜线的时候,他的手臂更多地起到了控制回球线路的作用。这是我们业余爱好者需要学习的重点。马琳的另一个特点体现在:他能够通过余光观察对方,能够在击球的瞬间根据对方的动态改变击球方式,通过身体重心的交换,配合手臂的发力方向以及手腕的调整,通过力量结合落点的变化,提高回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以反手拧拉台内球接发球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并以第51、52届世乒赛冠军张继科比赛中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情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该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处理台内下旋球发球时与传统的接发球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变被动为主动;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是张继科主要的接发球技术,使用该技术时回球质量高,球的弧线低、速度快,已经成为他获取近几届世界大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高水平竞技乒乓球比赛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也为基层乒乓球训练和业余乒乓球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3,(4):90-91
马琳——当今乒坛最具代表性的直板左推右攻运动员,他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打法的技术。又在此基础上增添了自己的风格。本期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马琳的艺术乒乓。最近几年,反手拧拉逐渐代替了许多台内技术。尤其在处理正手位短球的时候。也有很多选手直接采用反手拧拉。因此,反手位的急长球也就成了一项牵制拧拉的手段。本篇图中,马琳偷袭许昕反手直线急长球得手。这板发球的突然性很强,马琳在接触球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出出球的线路。  相似文献   

13.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9):86-87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台内球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灵活。早在小球时代,运动员对台内球的处理还相对单一,除了纯粹地控制就是纯粹地进攻,更多地争夺还是围绕着长球展开的。如今改为大球之后,由于球速的降低,这使台内球的进攻和控制更加多样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直拍快攻打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访谈、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 ,以中国乒乓男队马琳、王皓为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直拍快攻打法。从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深入剖析 ,得出直拍快攻打法仍有很大优势等结论 ,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07,(10):88-89
横板反手台内挑打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由于在击球时球拍容易挡住来球,因此一旦无法准确判断来球的落点和旋转,极有可能造成失误。在反手挑打台内球时,一定要降低身体重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判断来球的位置。击球时要通过手腕转动来摩擦和控制回球弧线。反手位的台内进攻使全方位进攻成为可能,对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来说,全方位进攻拓宽了自己得分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9,(7):106-107
松平健太是继水谷隼之后日本队的另一新星,他在连胜韩国的吴尚垠、奥地利的加多斯后,与马琳大战至决胜局最后一分方始落败,让主场的日本观众大呼过瘾,也让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惊出了一身冷汗。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在赛后也大方地承认马琳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松平健太想要在技术上超越马琳确实困难,但只要战术得当,一样可以把奥运冠军拉下马(图1-18)  相似文献   

17.
张继科——轻挑后快速反拉,落点刁钻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台内球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灵活。早在小球时代,运动员对台内球的处理还相对单一,除了纯粹地控制就是纯粹地进攻,更多地争夺还是围绕着长球展开的。如今改为大球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乒乓男队马琳、王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访谈、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在技术、战略战术方面的优势;找出了直拍进攻型打法的优势所在。激励教练员重视该打法的选材及训练,给该打法的运动员增添信心。  相似文献   

19.
韦睛光 《乒乓世界》2006,(10):92-94
[正手挑直线]正手台内挑打是台内球进攻的重要技术,可以使自己在台内球较量中抢得先机。通常当来球旋转不强的时候,可以采用挑对方直线的方式来回球。挑打直线的速度快,更具威胁,但是技术难度较大。要想掌握这项技术,要注重以下要点:以肩膀为中心开始做引拍动作(图3-5),通过肘部、手腕以及手指的一连串协调动作,完成整个击球步骤。  相似文献   

20.
直板弧圈球打法的选手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进攻积极、凶猛,前三板技术过硬,台内球技术灵活多变;但是反手技术向来是一个弱点,尤其针对传统直板打法的选手。对任何直板选手来说,侧身进攻出台球都是最强的技术。直板选手在侧身时,步法移动速度很快,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腰部动作,增加回球的速度、旋转、力量,此外直板选手的手腕灵活,在击球瞬间可以改变触球部位,使回球弧线和落点突然改变,这就是直板选手最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