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6,(6):30-31
《乒乓世界》:跟大家说说你的这次比赛吧?王皓:说啥呀?比赛啊?嘿嘿,打得不错。《乒乓世界》:只是打得不错?太谦虚了吧?王皓:确切地讲,应该是比我自己赛前的预期好很多,这跟封闭训练有直接关系。自己在封闭训练中的状态,包括保持状态都非常不错。这次世乒赛,虽然小组赛我打得不多,只有三场,对手除了荷兰的凯恩以外都一般,也只是找找感觉  相似文献   

2.
在封闭训练进行的队内大循环比赛中,林菱表现不俗,总积分排名第2,为自己参加46届世乒赛争得了一席位置。 “打队内比赛前,教练组宣布,参加世乒赛的人选要通过公平竞争来确定。我在队里是老队员,我想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参加世乒赛,机会难得,所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搏一搏。两次大循环比赛,一次我打到第2名,另一获是第4名,最后总积分排第2。按我的心愿,当然是想打团体赛或者单打比赛,最终领导决定让我打单打。对我来说,能够参加世乒赛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首先要守住自己这条线,然后是争取最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3,(5):38-40
十年前的巴黎世乒赛。男单只有我进入四强.是中国队坚持到最后的人。现在回想起输给施拉格的那场比赛。我仍然觉得很遗憾.它直接影响到我2004年奥运会没能报上单打.不然我是很有机会的。后来我也没再看过这场比赛的录像.我一般打过的比赛自己都不看.因为比分我都能记得挺清楚.这可能是我做得不太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刘国梁 《乒乓世界》2005,(11):20-22
很多年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全国比赛了,这次全运会的整个场面,对抗的激烈程度都跟奥运会、世乒赛等大型赛事很接近.各个地方队之间的争夺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这是11分制以后的第一次全运会.因为各队的成绩指标任务和11分制的原因.大家心理压力都很大,冷门出得特别多。我们教练组全程观摩,每天都会针对队员的发挥进行讨论。特别是国家队的主力.像王励勤、王皓、马林、陈王己等等,我都在观察他们.我发现.他们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你能不能评价一下自己在2007年的表现? 萨姆索诺夫(以下简称老萨): 2007年我在技术方面做了调整.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还没有很好地运用到比赛中。萨格勒布世乒赛之前.我力图让自己的状态好一点儿.但在实际的比赛中.我并没有做到。不过萨格勒布世乒赛结束以后.我的状态好了很多.在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我的表现大家也看到了——在受伤的情况下.还能打出这种水平.我对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9,(9):114-115
《乒乓世界》:在您的职业生涯中,哪几场球最经典? 阎森:从赛制分类来说,其实我在单打中打得好的比赛挺多的。所谓经典,我觉得应该是指自己发挥最出色的吧。不过1997年在英国曼彻斯特的第44届世乒赛,我认为是自己发挥得最好的一次。那会儿还用的是21分赛制。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4,(6):34-36
东京世乒赛对我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以总教练的身份带队打世乒赛团体赛,首先冠军是不能丢的。以前我全身心管理男队,但现在我已经将很多精力分配给了整个球队的发展推广,女队的情况也要开会去了解,对男队反而管得少了,男队队员和教练们也都习惯了。对于我来说要想这么多事,仍然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8.
最难忘的一场比赛──44届世乒赛女双决赛 1996年我跟邓亚萍、乔红、刘伟。乔云萍一起参加世界杯团体赛,那是我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当时有4个连队员带着,我打得还不错,后来顺理成章地入选44届世乒赛团体阵容。 在曼彻斯特,中国队首先夺得女团冠军,单项比赛开始后,一些平时不太起眼的队友陆续打进了女单前八名。这些人都具备一定的实力,但还不是队里的主力,而我却稀里糊涂地就输给了法国队安妮,等于还没有完全进入世乒赛单打的状态,就已经被外国人淘汰了,所以在双打比赛中压力特别大。打到双打决赛时,女子比赛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7,(7):32-33
这次世乒赛的男单决赛是我离冠军最近的一次,从整场比赛的发挥来看,我赢的机会很大。很多队员、教练,也都希望我能取得这次比赛的胜利。蔡指导在总结会上说,他觉得我到了拿冠军的时候了,无论是从比赛场上的发挥还是人气上看,都已经到了时候。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3,(7):44-44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乒赛,赛前我想象过自己可能会在被人拼的时候顶不住,到了真正必须要赢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淡出国家队?孙:因为吉林队的年轻球员比较多,作为队中的老球员,大家都挺相信我的,俱乐部也打算让我留下来做教练。今年5月份,我们队去朝鲜比赛,我也跟国家队请了假,说好打完比赛后回去。打完这个比赛,国家队的人员已经定完了,为了给年轻人机会我就没去。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2011,(1):42-43
“说真的,我觉得自己非常不容易。我挺崇拜自己的。我看了很多体育明星的资料,大家都是很苦、很累,我觉得自己也很苦很累,就崇拜自己了。”——李萍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8,(1):83-83
全国锦标赛我拿了两个冠军,感觉很高兴,这是我第一次拿单打冠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信,也发现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这次比赛我给自己打85分,因为团体赛打得不好,自己责任挺大的。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3,(7):46-46
在封闭训练期间,乔指导(乔晓卫)对我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我没打过世乒赛,参加公开赛都很少,也不知道上场后自己能打成什么样,所以练习得非常刻苦。但是我没给自己定目标,孔指导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在世乒赛上每赢一场球都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4,(5):132-133
第52届东京团体世乒赛即将开战,赛前,国乒队跟以往一样,举行了大规模的“直通比赛”。最终,张继科、许听、李晓霞和刘诗雯凭借本次比赛,直接获得东京世乒赛参赛门票。而在教练组的共同商议下,王皓、樊振东、马龙获得男团另外三个参赛资格,女团的剩下名额则被丁宁、朱雨玲和陈梦获得。虽然第一次上报给国际乒联的是这份名单,但正式比赛之前,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9,(7):42-43
横滨世乒赛我拿了女单冠军,从成绩上来说比较满意,但并不值得高兴。因为我在封闭训练中突破的技术有很多都没打出来,只是按部就班地发挥,还有点想赢怕输的心理。之前的“要释放出来”、“超越自己”的想法,一到比赛过程中,全都抛在脑后了,打完比赛才想到。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9,(3):52-52
“直通横滨”是我第三次打世乒赛的队内选拔赛。在前两次“直通”比赛中,我是第一名。所以这次“直通”的目标也是拿第一。从第一阶段的整个比赛来看,我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与两年前相比,我成熟了不少。三届直通比赛,我觉得自己一届比一届更强大,基本功也更扎实了。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3,(7):48-48
这次参加世乒赛,相比两年前的第一次参赛,我更自信了一些。赛前我打了直通比赛、世界杯团体赛和亚洲杯,比赛中自己的表现让我对我现在的打法更加坚定了,觉得削球也能在乒坛打出一片天地,不单单是陪练的角色了。  相似文献   

19.
夏娃 《乒乓世界》2004,(4):42-42
《乒乓世界》:这次卡塔尔团体赛,男队一共打了7场比赛,你打了6场,所有重要的场次都派你上场了,7场单打全胜。所以看你在领奖台上笑得特别开心,与大阪世乒赛男团领奖时表情完全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你觉得这次是靠自己的努力拿了冠军。 王励勤:我已经第三次参加世乒赛团体比赛了,前两次半决赛和决赛我都没有上场,觉得特别遗感,可能当时教练觉得其他队员上场更有把握一些。平时我和教练也进行了沟通,和国梁谈得比较多,包括对这次比赛的认识和看法,怎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6,(5):26-27
世乒赛前.听说韩国人提出了“向中国队发起挑战.力争冠军”的口号.我感觉挺正常的.也有一定心理准备。韩国人的习惯就是这样.包括他们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喜欢把自己先逼到绝路上,这样他们可以置于死地而后生.拿出这种劲头来跟中国队拼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