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本文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等三个方面,对第一届“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若干观点做了简要的述评,既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排名的方法论问题,也探讨了这类排名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应该尽可能趋其利而避其弊,以促进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2.
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都具有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依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求,积极构建综合性学科体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布局;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形式多样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这些经验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对矛盾:一流硬件与一流软件、世界眼光与民族特质、政府支持与大学自治、跨越式发展与大学的长远责任、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等.处理好这几对矛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借鉴和吸收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本文剖析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和历史作用,总结了世界一流大学走向成功的基本经验,在分析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为例,从办学理念及特色指标、研究品质、教师品质、学习品质、国际化、社会服务、公平正义与多元、管理品质、基础建设品质等方面论述了建设"一流大学"的评鉴指标.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流大学文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在推进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注重突出文化建设的战略性、思想性、校本性和开放性,积极探索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文化的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办学特点、建设要素,探讨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机遇、问题与措施,期望对我国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本文以武汉市为例,研究城市与世界一流大学协同发展的规律与经验.研究发现,依托地缘优势,城市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支撑、学科引导、经济助推等手段,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则在外溢效应下,通过实现区域辐射力、科技引领力、文化影响力、社会贡献力四“力”联动,有效服务城市区域战略需求,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武汉市的经验为中国各大城市打造国际大都市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又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经验,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脱离本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也不可忽视大学发展的共性规律,故步自封,而应当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借鉴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在将中国研究型大学推向世界一流的同时,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不忘国家使命和服务社会,但又坚守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世界一流大学不忘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但又与学术探究水乳交融;世界一流大学追求卓尔不群,但又相互合作与欣赏。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具有普适性和指引性,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ondon Associ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s a subject group that was founded in 1947 to ‘provide a live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o undertake the practical study of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he early history of this Association,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edagogy and practice is the subject of my current PhD research. Within this work are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ubject English, the curriculum, and the ways in which members of a subject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to effect change.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backgroun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and begins to point towards some potenti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subject and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 After two decades of top down, centralise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round English pedag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se questions are worth addressing.  相似文献   

16.
17.
18.
Project R.A.C.E.     
Abstract

Learning by doing may not be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each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A survey of Michigan educators indicates that of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listed, case studies and talking about what others do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implications of building familiarity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olutions from a variety of examples are discussed, an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reported low success of classroom action project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