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永翘 《收藏》2001,(6):11-14
一般说来,鉴定印章也是书画鉴定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张大千书画作品的鉴定,这更是河或缺的一步。按照“一气、二字、三画、四印章”的鉴定顺序,如果对前三者有些把握不准时,“审印”的地位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多伪造张大千的“高仿”画,前三者处理得都比较好,可常常就是从小小的印章处“自觉或不自觉”地露出了“马脚”。  相似文献   

2.
李永翘 《收藏》2001,(10):72-74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43年6月,张大千伤心地离开了敦煌,返回兰州,谁知张大千一行乘坐的汽车刚到达兰州汽车站,就遭到了一群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包围和搜查。这些人亮出派司,自称是国民党军统兰州特别检查站的检查人员,个个面色严峻,如临大敌,“奉命”要对张大千一行的所有行李和包裹、箱笼等逐一打开,查看有无任何“违禁物品”。当时,尽管张大千拿出了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开出的“免验放行”的堂堂命令公文,又有现任的甘宁青三省监察使高一涵、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鲁大昌、甘肃省政府秘书长王漱芳等一批甘肃省军政要员们闻讯后赶来现场亲自讲情,但这一切都“没有用”,军统们对之通通毫不“买账”。  相似文献   

3.
高鸿 《收藏界》2011,(10):22-23
2008年2月2日我应约在《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上撰文《张大千作品中的机遇与风险》,对张大千及其作品有过这样的分析:向有“画坛皇帝。的张大千.其作品成为书画市场的。龙头股”,继而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是考察与研究市场整体趋势的“风向标”或“指标股”。  相似文献   

4.
5月10日是艺术大师张大千百年诞辰。四川省内江市刻用“张大千纪念馆”风景日戳和“张大千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纪念邮戳(如图)。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2,(1):51-51
“张大千作品选” 现当代中国画家作品邮票—直是新中国邮票一大亮点。30多年来。以套票形式发行的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何香凝、李可染、吴作人等的作品、邮票及以组合形式发行的关山月、叶浅予、于非图等的作品邮票,都深受人们喜爱。笔者欣赏这些国画大师及名家的精品佳作邮票,在啧啧赞叹的同时,又不禁喟叹:为何还不发行“张大千作品选”邮票?  相似文献   

6.
闫立群 《收藏》2009,(12):54-59
张大千(1899~1983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他的绘画作品深受海内外广大书画爱好者喜爱。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张大千绘画作品的收藏热度不断升温。现国内各大博物馆收藏张大千绘画作品的数量、艺术品市场的流通量以及收藏家手中的藏品数量,其总和已远远超出张大千先生一生绘画创作的总量,由此,在收藏界曾引发了有关大千绘画作品真赝与辨伪的“魔道之争”,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张昕中  刘延安 《收藏》2006,(6):52-54
1995年,张大千大师及其弟子刘力上、萧建初、马文炳等人的书画真迹22幅在哈密市文化馆展出,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张大千的书画真迹,能在祖国边塞小城哈密保存半个多世纪,真是奇迹,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感人的往事。  相似文献   

8.
崔陟 《收藏》2007,(4):72-75
对于张大千我是久闻其名而未知其详,就像是一座大山,知道巍峨雄伟,但是山中路径如何?有几株古木?几处古刹?几股山泉?……都是茫然而不知。当和李穆先生共同编完《诗外簃藏张大千书画》后,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对张大千的书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禁赞叹:的是大家!  相似文献   

9.
李何 《收藏》2009,(4):33-38
张大千是近现代绘画史上杰出的国画大师、书法家、书画鉴藏家,他艺术经历传奇,艺术交游广泛,融汇古今,创立了泼墨泼彩绘画新技法,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十大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较早地进入了艺术市场流通领域,市场价位基础坚实,因此是在美术史上和拍卖市场中得到双重肯定的艺术大师,如此境遇,实为古今所少有。张大千的绘画作品在书画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直是艺术交易市场中有着“大盘”地位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0.
伪作张大千款《花鸟图》作伪者好像都有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共性,那就是善于“作旧”,在他们看来凡是真迹必定是“旧”的。“旧”等于“真”,在作伪者眼里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哪怕是对于去世时间不是很久的名家作品的作伪,他们也是按“旧”来处理——弄上一些污糟糟的色水给仿品上一层所谓的“包浆”,这就成“旧货”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收藏》2018,(11):109-109
能被张大千赞为“无上妙品”的书画一定大有来头,在即将举槌的北京华辰2018秋拍上就有这样一幅作品。  相似文献   

12.
罗永麟 《收藏》2006,(2):34-36
我和晏济元是近70年的朋友,认识晏济元和张大千,在20世纪30年代初,那时我和他们都住在上海法租界西门路,张大千住在西成里169号,晏济元借住张家。因我也爱好书画,和济元有来往,也常到张家去玩。  相似文献   

13.
周文昭 《收藏》2012,(2):74-83
展览名称:"大千世界——张大千的艺术人生和艺术魅力"展览时间:2011年10月18日——2011年12月30日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从金秋十月开始,首都博物馆"大千世界——张大千的艺术人生和艺术魅力"就陆续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这一重量级的展览,展出了由首都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四家博物馆收藏的张大千及其师友画作、书札共200余件,是继十年前"张大千绘画艺术回顾展"后,较为全面展示张大千艺术人生的一次画展。  相似文献   

14.
李永翘 《收藏》2001,(5):4-6
张大千作为一位中国传统绘画的世界级杰出大师和代表人物,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名闻全国,蜚声世界,到后来更是红得发紫,光耀寰球,其画展办得最多,画价电卖得最高,直至屡屡突破和刷新了当今世界中国画售价的最高纪录。在海内外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上,其画价独领风骚。堪称中国书画拍卖市场的“超绒龙头股”。  相似文献   

15.
阿珍 《健身科学》2009,(2):56-56
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是人人称奇的高寿老人。他和另一位名人张大千的一段故事,堪称是仁者长寿的典范。1930年,时任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对书画艺术情趣极浓,经常请书画界名流,来公馆共赏收藏。这时有专家说:“汉卿,你收藏的清代画家石涛的作品有不少是赝品,出自张大千之手。”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15)
正张大千在敦煌待了三年张大千(1890~1983年)与敦煌的情缘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还在上海艺专求学的张大千曾在其师李瑞清和曾农髯那里听说过敦煌。然而,张大千老师叙述中的敦煌也只是一些有关经卷、写本、文物和遗书的敦煌,而未谈及敦煌的壁画与彩塑。真正促成张大千敦煌之行的是第一位到达敦煌的画家李丁陇。李丁陇,河南新蔡人。1937年,他为了保护和发扬敦煌艺术,带领一行13人跋山涉水,前往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敦煌。结果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李丁  相似文献   

17.
正同为画坛巨擘,同姓,同年同月拜见毕加索,张仃与张大千却了无缘分。张仃不喜欢张大千的理由有很多,在他看来,张大千仿古,造假,炒作,巴结权贵名流,破坏敦煌文物……然而,张仃的朋友圈里,喜欢张大千的不乏其人,如黄苗子、叶浅予。因此,每逢谈到张大千,不免要抬扛,有时甚至脸红脖子粗。叶浅予对张大千的精湛画技五体投地,黄苗  相似文献   

18.
收藏信息     
醒民 《收藏》2001,(3):75-75
按《中国文物报》不久前发表了张大千次子张心智的文章,对近来有的报刊登载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的文章提出批评.并以事实进行辩驳。现摘编如下.供参阅。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1,(12):I0035-I0035
张大千、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现代艺术大师,可说是“当代文人”的典范。香港天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11月28日首场拍卖会中诚意推出“当代文人”策展式主题专拍,为藏家带来80多件精彩的现当代亚洲艺术作品。包括张大干的泼墨作品《云雨巫山》,此幅作品创作于60、70年代,是其晚期泼墨作品的成熟之作;吴冠中的一副双面油彩作品《春景》,  相似文献   

20.
闫立群 《收藏界》2010,(1):91-96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