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说诸宸     
诸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刚进国家集训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的驻地还在北京老山,平时她学起棋来总是如饥似渴.有个男棋手老被她缠着教棋.一次他逗她说:“那得叫我干爸爸.”诸宸说:“那你下完棋要去给我买西瓜!”她叫了他“干爸爸”,他果然又教她下棋,又去买了西瓜.后来我问她:“你怎么能随便叫人干爸爸呢?”她说:“那怎么啦,叫他一声,他腿都快跑断了.”  相似文献   

2.
轻松地带     
父与子 儿子输棋后,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要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得意地说:“当然啦!”儿子又问:“那胡荣华15岁就得了全国个人赛冠军,他爸爸怎么得不到呢?”“这个……”爸爸愕然。  相似文献   

3.
我国围棋高手聂卫平,十分疼爱他的宝贝儿子聪聪:聪聪呢,也特别爱他的爸爸.爷俩儿一旦"久别重逢",自有不少趣事.这组照片摄于聂卫平取得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后,载誉回京时的动人时刻!圈一:顽皮机灵的小聪聪,获知爸爸胜利归来的消息后,高兴得小脑袋晃个不停,硬缠着叔叔把他带到了北京首都机场.在机场,他凭着爸爸的"面子",借来一架相机,说是要为爸爸照"光荣像".然而,他的个头太小,够不着,于是,他让我把他抱了起来.你瞧,他那等待爸爸回来的神情多么急切!图二:聂卫平东渡扶桑,与日本围棋名将打擂比武.大赛归来,当他与郝克强走下电梯时,在欢迎的人群里找寻宝贝儿子聪聪.图三:在欢迎会上,国务委员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与聂卫平坐在一起,懂事的聪聪抱来一束鲜花,献给他的爸爸.图四:欢迎会结束了.这爷俩聊上了.聪聪说,"爸爸,你怎么又赢啦?"下棋总是要赢  相似文献   

4.
儿子与我     
王志云 《垂钓》2011,(6):60-61
儿子经常像他妈妈一样带着命令的口吻:“爸爸,你钓鱼要注意安全!” 儿子经常像他妈妈一样带着警示的口吻:“爸爸,你必须指导我完成作业才可以钓鱼!”  相似文献   

5.
一总裁判长威风凛凛地站在发令台上,再过一分钟,全市春节环城赛跑就要开始了。我身旁的小羽一边蹦着,一边悄悄地对我说:“小风,‘你怎么样?我可紧张啦,我妈妈爸爸都来了。”我瞥了一眼穿着红色尼龙运动服的小羽,没有搭理她,心说:我妈妈不会来的,我有什么紧张的! 天安门两侧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都穿着厚厚的羽绒衣或棉大衣,在等待观看这一年一度的春节环城赛。“哎,小风,注意啦!”小羽捅了我一下。我瞟了一眼发令台,妈呀,白发苍苍的总裁判长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发令枪。这时,我突然感到心不跳了,象被冻住了一样。“叭!”  相似文献   

6.
玩兴不改 焦健称打球为“玩”球,唯其是“玩”,他才兴致不改也不减。 要说这爱好,还是父亲无意中“培养”的。曾是国手的父亲焦留文当初在场上练球时,发现好动的小焦健也喜欢拍两下。他觉得,孩子玩玩球,总比调皮捣蛋强,于是把传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手把手地教给儿子。谁想到儿子越玩瘾越大,打得也越来越好,不仅入了体校,而且还进了北京队,玩上了专业。这回父亲可是由喜变忧了,因为他的希望很明确:让儿子上个好大学。  相似文献   

7.
一个婴儿在法国的一位农场主家里呱呱坠地。“多大的手哇!”父亲叫了起来,“也许将来他会象他祖父那样。”“你曾同我讲过你的父亲是—位巨人,”夫人笑着说,“身高2米多,体重250公斤!”“我确实是巨人的儿子,”父亲回答说,“那么,我也可能成为巨人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1995年中国围棋又“火爆”起来。其中年方19岁的小将常昊,在传统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连过五关,单枪匹马杀至日方中军主将大竹英雄帐前,使国内众多棋迷颇感扬眉吐气。 常昊纵横驰骋的舞台并不仅仅是中日围棋擂台赛。去年首届中韩围棋对抗赛,他枪挑韩国“四大天王”之一徐奉洙于马下;今年围棋大国手战,他击退各路弈林高手夺得挑战权,并在决赛中仅以2比3的接近比分负于五冠王马晓春;  相似文献   

9.
在韩国国手战中,中国籍女棋手芮乃伟居然撼倒围棋第一人“石佛”李昌镐,这则消息使每个略有围棋知识的人都目瞪口呆。然而真正令围棋界震惊的是在她战胜李昌镐之后,又冰封了“快枪”曹熏铉,从众多男子高手的围追堵截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韩国国手称号。这无异于在围棋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因为如果说芮乃伟赢李昌镐是“魔女”的一次偶然,“石佛”的一次意外,那么扳倒曹薰铉就足以证明芮乃伟已经具备向超一流高手挑战的能力。这使我想起京剧《沙家浜》中的一句台词,“这个女人不寻常”。 芮乃伟掀起的风暴还没完全过境,就又传来一个令…  相似文献   

10.
薛福连 《钓鱼》2011,(14):65-65
“倒霉、倒霉,钓鱼、钓鱼怎么会染上了蚯蚓病?”老苏一见我,就冲着我大声嚷嚷起来。瞧他那一脸的委曲,我连招呼他坐下来慢慢说。 “唉!”老苏叹了一口气,对我说道,“你不知道,这几个月我可吃足了苦头啊!腹痛、腹泻、肚腹胀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连我那6岁的宝贝儿子竟然也同我一样得了慢性消化不良症。只是他腹痛得比我厉害,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转,直到前不久我的那位老娘舅问我:‘前一阵子,你们父子俩是不是钓过鱼啦?’我回答:‘是啊,去年几次钓鱼,儿子硬吵着要跟我去玩,我是带着他去钓了几次鱼。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晚上,我偶然收看到中央台“五环夜话”有关围棋的节目,说有个围棋高手叫龙飞虎,在网上战胜了国手马晓春。从那时起,我知道网上还能下棋,而且高手众多,于是今年春节我家购置了电脑,请来棋友兼同学董和燮安装上联众程序,2月初直到现在十个月,我在网上下了近千盘对局,棋力也有所增强,特别是在练棋感、练快棋上,从此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都要上网鏖战一番。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个对手叫洛阳牡丹,他设的时间是1分300步,我想他肯定搞错了,应是1分30步,于是我改过来,他又坚持1分300步,这时我意识到,他没有搞错,就是要这样的时间,即1分钟…  相似文献   

12.
体育幽默     
妙解上体育课时,飞来一只足球正好打在一女生头上。她气愤地拾起球,拉着踢球的男生告到老师面前。“老师,他故意往我头上踢!”“故意?!从训练那天起,他从未把球踢进过球门,不信,再让他朝你头上踢一次试试?”守门爸爸得知儿子期末考试成绩不咋样,就训斥儿子:“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难道比我当守门员时碰上的困难还大?”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专访     
《围棋天地》2005,(8):13-13
记者:首先要恭喜你捧得理光杯,夺冠之际,你最想说些什么? 谢赫:此时我最想感谢的是原北海舰队司令员苏军,他老人家已于去年6月16日去世,今天(4月5日)正值清明节,我的夺冠也算是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幼时学棋,当时青岛的围棋环境并不是很好,就在我学棋一年后,苏司令邀请国手华伟荣七段到青岛讲棋,当时华老师认为我在围棋上很有天份,这使得爸爸有了让我走职业道路的念头。可以说这个契机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伟大与平凡总是相对而言的.伟大者超凡脱俗,令人仰慕,然而,我却有些偏爱平凡,因为任何伟大都源于平凡.有这样一个人,他处处显得很平凡,一举一动,很难找到惊人之处,而他却是著名的围棋国手.提起邵震中七段,棋迷们也许不会感到陌生.他那精湛的棋艺、独到的序盘功夫,简明的风格,一定曾震动过许多围棋爱好者的心扉.然而,更使我为之震动的倒不是他的棋……说起来,我与他也算是老相识了.1977年8月全国围棋锦标赛在哈尔滨举行.当时,年仅十九岁的邵震中在赛场上与山西女将陈慧芳相遇,给他们裁判的"执法人"就是我.执白棋的邵震中一直处于被动,可不知怎么搞的,他最后竟以?子赢了,他的后盘功夫,他的韧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数年前,《围棋》杂志上沈果孙同志介绍邵震中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父亲一直切望唯一的儿子成为国手,弥留之际还再三叮咛儿子努力提高棋  相似文献   

15.
记者:我发现金教练处处对“少年英雄”宋泰坤四段寄予厚望。你是不是认为他极有可能成为李世石的宿敌。 金成龙:“是的。从他最近的发展势头来看,他将与李世石一道成为韩国围棋新锐棋手中的两大巨头。在巴卡斯杯天元战五番棋决赛与曹薰铉国手的对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雄霸天下的气势。这也是一个棋手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即使李世石,他一开始和‘三天王’的成绩也没有如此突出,只是最近一、两年他才开始能够屡战屡胜‘三天王’。  相似文献   

16.
智运会趣谱     
《围棋天地》2008,(21):67-67
朗·拉维先生,来自以色列。他当然知道坐在他对面的这位中国小伙子是位围棋高手。但他不一定知道这位高手最擅长的是“天马行空”,他也多半不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班门弄斧”,不然,也许他就下不出非常漂亮的白44“镇头”和白46的“空飞”了。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12):66-66
鱼的寿命老师:“小明,你知道鱼能活多少年吗?”小明:“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那要看钓鱼人的心思了。”谁钓得多爸爸刚刚钓鱼回来,儿子就跑上去问他:“爸爸,今天你和小李叔叔一起去钓鱼,你们俩谁钓的多,是你还是小李叔叔?”“我们俩钓鱼不是为了钓多少鱼,”爸爸吞吞吐吐地说:“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爸爸、妈妈、姐姐都上班去了,妹妹也上学去了,家里一时变得安静了下来。赵兵睁大眼睛坐在那里,可是,他眼前是一片漆黑!田径场里,传来了同学们的笑语声,传来了他爸爸赵云寿的口令声,赵兵多么想到田径场去玩一玩呀!可是,他全身瘫痪了!“唉!如果爸爸不当体育教师,说不定我就不会瘫痪,不会双目失明!”那是十二年前,赵兵四岁的时候,有一次拉肚子,弄脏了衣服。他爸爸赵云寿正忙于业余训练,来不及弄热水,一急之下,拿了冷水便给他洗了起来。当时,正值严寒隆冬,小赵兵洗了冷水,受了寒,得了一场大病,病愈后  相似文献   

19.
每天五点,幼儿园的校车便准时将小朋友送到小区门前,我即去接已上大班的孙儿。牵孙儿回家路上,我逗他:“今天老师讲了些什么好听的事呀?”孙儿说:“臭屁虫和癞蛤蟆带儿子在草坪上玩,臭屁虫抱起儿子闻了闻,说:哇,我儿子好清香啊!癞蛤蟆也抱起儿子摸了摸,说:哇,我儿子的背好光滑啊!”我笑着问:“这说明了什么呀?”孙子叫我低下头,以为他要对我说悄悄话呢,不料他竞特意地大声说:“父母都爱自己的儿女!”  相似文献   

20.
李春龙  唐云 《精武》2006,(11):38-38
何为亮剑精神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李云龙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也说过这样的话。两部电视剧都提到与展现了这种精神。翻开史册,不难发现这种精神从古至今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意识之中。作为武者,更需要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