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有性格、脾气。文章应有文气。文气应当说就是文章的风格、气势、气韵,或者说是文章的风骨、特色,也就是文章的内在气质。文气有多种:浩然之气,隽永之气,缠绵之气……新闻的精品,应当有浩然之气或隽永之气。精品即精典之作或精华。如果没有文气,内容平淡无奇,谋篇布局毫无生气,行文干干巴巴,是无法成为精品的。打开历史的名篇,文气或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或如溪流潺潺,连绵不断;或字字玑珠。读来余音绕梁三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  相似文献   

2.
在八股文领域,关于"气"论,各家各派皆承其诗文理论,略有发挥。就"文气"的各种层面来说,八股文批评家论述较多的还是文章之气,即文章中所体现出作家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点,这不仅是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原则,也是文学创作的要求,即写作必须表现出作家的艺术才能之"气",文章也必须显示出作家的精神品格之"气"。因此,八股文创作的主体论依然是"文气说"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发表了《从〈中图法〉探讨图书分类理论》一文,其中有些基本观点,读后实不敢苟同。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在这里略议一番。一、关于“两门知识和三门科学”文章说,毛泽东知识分类体系本来就是两门知识(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和三门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批评《中图法》在编制说明中把“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两门感性知识给删掉了,以及“把知识改为科学”,因而“打乱了两门知识和三门科  相似文献   

4.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气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由此来看,曹丕认为文气大体是先天禀赋所定。文体与文势的提法初见于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求,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但是文体论观点最初见于《文赋》。其文曰“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杂文学背景下,汉代官文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光彩,且与宏阔朴健之大汉气象一脉相承。汉代官文书有长篇深论、引经稽古之宏大气势,也有经世致用、文死谏之健迈气格,成为后世称颂、蓬勃向上的大汉气象在政治文化领域之投影,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大凡好的文章无不讲究开头,也无不重视结尾。因为漂亮的结尾能使文章增添光辉。关于文章结尾,古人有过很多好的看法。有的主张结尾要如“撞钟”,“清音有余”;有的主张要如“豹尾”,“响亮有力”;还有的说应如“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消魂欲绝”,等等,不一而足,这充分说明文章结尾之重要。新闻写作也应如此,美联社特派记者休·A·马利根就说过:“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功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功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成果。”通常新闻的结尾主要有这样几种写法: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气势     
一古人写文章,很讲究文章的气势。例如宋朝朱熹认为“行文要稳健,有气势,锋刃快利,忌软弱宽缓”。清代方东树认为“诗文以豪宕奇伟有气势为上”。后来的林纾则更认为:“文之雄健,全在气势。”文章的气势,指的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古代文人往往说得很玄妙,似乎不可捉摸。有的人又故神其说,更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其实,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考察,是不难得到回答的。当我们用口头语言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来提高表达效果。在语言本身,就是抑扬  相似文献   

8.
王多 《新闻实践》2009,(10):36-38
新闻评论有三"气",那就是气质、气势与气度.三"气"是就新闻评论的品性而言的.新闻评论是要有自己的品性的,就像任何文章都应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一样,见其文而知其人,望其笔而"闻"其气.一些评论文章只看正文,就知道出自哪家报纸、何人手笔.另一方面,气质、气势与气度,也决定了一篇评论文章的水平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去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门”事件,至今仍未停歇,“捐款门”、“兽兽门”、“日记门”、“公交胸照门”、“C语言门”等等,这些“门”,有的确有其事,有的为无聊炒作,还有的是子虚鸟有,有的是恶意传播。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生的现象,关注它并不奇怪,有网民企图通过网络予以宣传或者扩大影响,也可以理解。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云南档案》2013,(10):34-39
“义师所指,戮在一人,元恶既除,勿有所问。”“昆仑山下,谁非黄帝子孙?逐鹿中原,合洗蚩尤兵甲!”这是1915年讨袁护国战争中广为天下传诵的《讨袁檄文》中的名句。这篇檄文文辞犀利、气势宏大,为文悲壮苍凉,历数袁世凯的19条罪状,其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不让的种种罪过,令“袁氏之恶,实上通于天,万死不赦”。时人评“此檄堪比之陈琳之檄、出师之表焉”。  相似文献   

11.
浙江的《台州日报》6月21日2版刊登了目击新闻《令人气愤的“二道贩子”》和评论《要严肃处理“菜霸”》,群众争相阅读,反响强烈。有的说:“这是一篇切中时弊的好报道,它道出了我们三门县城2万名消费者的共同呼声。”有的说:“这篇报道不但为群众说了话,同时也给我们这些菜市场的管理人员壮了胆。”有的说;“我们衷心希望党报今后多登一些这样的报道。”群众为什么如此关心“菜篮子”新闻呢?因为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菜篮子”。“菜篮子”最能反映千家万户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企业报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在众多的企业报中,办得生动活泼、深受读者欢迎的为数不少,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报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简报、会议专刊式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有的读者不客气地评价为“浅、薄、碎、轻——小家子气”。当然,这些企业报办得质量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员新,经验少;资金紧,条件差;活动范围小,报道面较窄等。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企业报编辑记者中,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往往因小而自卑,办报缩手缩脚、小里小气,缺乏一种“大家子气”,所以报纸办不出“大气势”。  相似文献   

13.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文采与口才为世所公认。他的演讲,不仅气势宏大,而且富有朝气。这与他大胆启用青年才俊充当“文胆”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4.
播音员都希望自己有一付园润悦耳、运用自如、经久不败的好嗓子。应该说,凡是从事播音的同志在这方面大都具有较好的秉赋,但却不是每一个播音员能永葆嗓音的青春。有的同志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了问题:如易疲劳,三十分钟节目下来嗓子就冒烟儿;发高音或低音吃力;有的身体不坏,播起音来却气喘嘘嘘,气不够用;有的声音干涩;有的音包字,听不清内容;有的音色单一,播什么都一个声;有的鼻音重,总象伤风感冒;有的播音越长嗓子越不好使……。长此下去,很可能影响播音“寿命”。这些问题所以发生,原因秘多,但  相似文献   

15.
读报时经常看到一些简化的生疏的名词和形容词,例如:“环发”、“国标舞”、“上戏”、“长考”、“三铁”、“三资”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词,有的本来是两个词,如环境与发展,现在简化成一个词;有的是单位名称或专用名词,如上海戏剧学院,国际标准舞,现却简化为“上戏”、“国标舞”。这些词,有的出现在新闻或文章里,有的则出现在标题上,若单看标题根本不知道是什  相似文献   

16.
对新闻题材的把握和表述,事关新闻作品的质量。有经验的记者是深知这一点,并且身体力行的。研究一些优秀记者的优秀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对新闻题材的把握和表述。可以用五个字来归纳:深、意、气、辞、雅。写文章要注意“意、气、辞”,这是一般的经验。唐人杜牧就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他的意思就是:写文章要突出提炼主题,要结构严谨富有文气,同时也要注意遣词造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郭清晨书画展”在焦作市图书馆展出。展厅里人山火海。有的面对几平方米大的“黄河魂”巨幅书法惊叹不已;有的在《唐诗三百首》250米书法长卷前驻足入神;有的则在“丹沁竹林”风雨之竹前接受洗礼。郭清晨既擅长书法,又善于绘画,还能诗文,妹妹艺术互为补充,使其书画作品内涵丰富,时出新意。“黄河魂”巨幅,颇具颜体神髓,又参以魏碑笔意,气势磅蹑,如临黄河观惊涛裂岸,听凤阶马嘶。“正如观众留言:“灵活浚发,一泻千里,魂魄纵横,黑白天地。”《唐诗三百首》长卷,以行书为基调,间作楷书,使整卷沉稳…  相似文献   

18.
“推荐”     
跟几位国内著名的学者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年末年初各种“推荐”。大家说起各色人等都在忙着招呼各种各样推荐榜,有的推荐电影、有的推荐小说、有的推荐图书、有的推荐文章、有的竟然在推荐年度好理发师!。方面惊诧于当今学者知识之通达、学问之广泛,另一方面也佩服文化繁盛的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之多,已经超乎人们的掌控能力了。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04,(2):4-4
目前,全国各省都有了上星台,同时又遇到几乎同样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卫星传播的宝贵资源,优化跨地区传播,尽可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此,各台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有的潜心研究软新闻,有的主打电视剧,有的办成旅游等专业频道,可谓寻寻觅觅,殚精竭虑。这其中,有的虽有收获,但未能尽如人意;有的似有所成,亦不足以令人信服。在这彷徨、探寻、突破的当口,2003年10月,上海东方卫视开播了。上海无可争议的地位、实力和影响;东方卫视在原上海卫视基础上改版的力度之大,它“以新闻为主”的办台宗旨,以及其雄踞华东、虎视四方、觊觎天下的宏大气度,一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步入张家口市图书馆“老年阅览室”如身临书林画海之中,在那156平方米的阅览室内,从头到尾布满了书和画,其阵容磅礴宏大,气势壮观。作为一所中小城市公共图书馆内的老年阅览室,能获得如此巨大的书画成就,这每一份成绩中都饱含着图书馆每一位同志的感情和汗水。记得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