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范式的教学样态,是"微时代"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链接经验、实践、生活等编创微课,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思考,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涵和意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让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能真正得到落实,让童心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彰显。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是母语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陶行知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创造,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对生活的感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一周有8节课,中、高年级一周有6节课,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然而,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得不承认  相似文献   

4.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一、大渠道中充满生命力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自主地活动、学习、发展,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为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实践欲望,我在班中开展了“我是小小研究员”的活动。我…  相似文献   

5.
中语界公认的"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的论述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实践与历练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是语文实践。一、转变方式,把语文教学课变成语文实践课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教师的职责是因势利导、从旁协助,而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让学生多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起始阶段,让学生敢说、爱说、乐说、会说是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实际,充分发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课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的作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让每个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通过"一课一思",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相应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获得人文方面的熏陶。在教学中,通过"一课一思",助推学生语用知识的生长,激发学生的语用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六年级语文实践活动课“生态平衡”的教学设计。在本课中,笔者重点突出三点:①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自然知识教学。②利用同代科学技术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搜集、分析、判断能力。③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部编版语文课本的特点是将语文要素融入每一篇课文中,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这些语文要素。然而,直接灌输式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学效果不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构筑多元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中逐步掌握语文要素。故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构筑对话模式,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A3):24-25
为让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得扎实有效,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确把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统筹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充分彰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语文味。于实践中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是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呢?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走“过分析——理解——运用”的弯路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本质回归,是为学生寻求的一条语文学习的最佳路径。过去,我们也让学生做了许多作业,进行了大量习题的操练。这种所谓的实践与课标所倡导的实践到底有何不同呢?首先,课标倡导的是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取向的实践。作为一门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学会"放手"。因为只有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亲身经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其思维,培养其能力,促进其发展,这才是一位真正对学生"心中有爱"的老师。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课前放手,收集积累夯实基础课前放手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就是课前事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把语文学习由课堂扩展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去学习语文,实践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课。在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门课变得很棘手。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是值得大家探究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例教学,探究出了几点策略与大家谈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A1):31-3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应用,微课因其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对于展示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习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各科目教学中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欢迎。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让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被学生熟知并迅速识记,微课被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以及语文修辞教学等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主要涉及微课应用意义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语文实践课这一契机,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那么,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呢?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整体感知,在读中去有所感悟,在读中去培养语感,在读中去受到熏陶。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它是获取信息的一条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文文本,结合课外阅读,采取"设疑、解惑、探求"三环节教学模式,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能取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曾小玲 《教师》2014,(23):50-50
正语文是一种诗意的艺术载体,是人文沉淀,是美的神奇。课堂上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让语文浸润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倘佯在诗意的语文天地中。因此,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学会美丽地转身,去寻找语文质朴的本色。一、让语文回归真实1??追求真实的课堂饱满预设、循规蹈矩的课未必是好课,有特色、基于生本动态生成的课才是好课;平平稳稳、没有差错的课不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学界一直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课前放手预读、课中精心导读和课外循法自读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放,让封闭的语文教学向课前开放,向课堂开放,向课后开放,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一、课前开放,突出自主性开放式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开放,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