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7,(10):88-89
横板反手台内挑打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由于在击球时球拍容易挡住来球,因此一旦无法准确判断来球的落点和旋转,极有可能造成失误。在反手挑打台内球时,一定要降低身体重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判断来球的位置。击球时要通过手腕转动来摩擦和控制回球弧线。反手位的台内进攻使全方位进攻成为可能,对进攻型打法的选手来说,全方位进攻拓宽了自己得分的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6,(11):80-83
在前三板的争夺中,抢先上手是每个选手的主导意识,能够直接占据主动是得分的重要因素。通常在接发球环节,对短球的处理至关重要,多数选手采用摆短、晃撇等技术来遏制对方的上手,因此如何能够直接进攻台内球成为选手们必须掌握的技术。正手的台内进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应地对于反手的台内进攻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今,反手台内进攻技术有了很多创新,比如反手的台内弹击、反手侧拧以及反手的台内挑打,这些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6,(7):90-93
组图A为王楠的反手台内拉球。王楠擅长中近台的正反手相持,回球速度快。在接发球环节,王楠对于反手位的台内球,通常采用直接台内拉球,从而形成上旋球相持的强项技术。接发球时,王楠首先判断对方来球的落点,握拍手一侧脚向前插入,大臂向身体外侧稍稍张开,前臂端起;当来球落向球台时,王楠开始转腰,使身体正对来球,同时前臂向怀中稍内收;击球时,前臂下沉,手腕自然下垂,摩擦来球的中上部;触球瞬间,身体重心上提,前臂突然向前上方展开,手腕同时向前上方转动;击球后,王楠迅速还原,准备连续进攻。王楠的台内拉球弧线控制得比较低平,速度较快,落点很刁钻。  相似文献   

4.
以反手拧拉台内球接发球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并以第51、52届世乒赛冠军张继科比赛中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情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该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处理台内下旋球发球时与传统的接发球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变被动为主动;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是张继科主要的接发球技术,使用该技术时回球质量高,球的弧线低、速度快,已经成为他获取近几届世界大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高水平竞技乒乓球比赛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也为基层乒乓球训练和业余乒乓球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5.
说到用反手接发球,我发现对于中路甚至略偏右的台内球,如今越来越多的选手倾向于上前用反手接,而不像原来强调用侧身接? 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横板选手,包括直板横打的选手,反手在台内比较好完成动作,正手接右方短球时离身体距离过远,对球的控制稳定性不够,不像反手离身体相对近一点,就比较好完成动作,手腕的运用也比正手更灵活。所以,反手台内拉的技术目前发展较快,我们的直板横打选手和至少90%的横板选手都掌握了。拥有这种技术后,大家就愿意上前用反手台内拉直接形成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7,(4):94-95
在处理中路或偏反手位短球的时候,通常可以侧身用正手来回接,这种方式有利于快速的防守和进攻。晃撤台内球要求具备良好的手感,接发球时首先要判断来球的旋转,根据旋转强度来调整拍形,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4,(8):85-87
郝帅接发球时把球摆到了樊振东正手偏中间的位置,樊振东准备采用反手拧拉进攻,但出手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把球拧出去。他先是通过步法调节找到了合适的击球点,随后如图7,他继续下压重心,调整身体的击球方向,为后面的晃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3,(1):108-109
步法要上到位 发完球后被对方搓摆一板短球时,如果想要利用反手拧拉上手进攻,步法一定要上到位。发完球后可以通过垫步调整交换一下身体重心,然后右脚伸到台内可以支撑上半身的最佳击球位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反手台内拧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重视。虽然这项技术还不够完善,但它却代替了许多台内球的处理方式,在实用性和杀伤力上,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 双打拧拉比单打好用 在单打比赛中使用反手拧拉有两点弊端:第一,处理正手位短球日寸,站位要提前做一些调整,但很容易被对手抓住反手大角度的空当。在使用比率上也会和正手台内技术形成矛盾;第二,在和下一板衔接时,会受到一些局限,这点需要针对选手的技术特点进行专门训练。  相似文献   

10.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6):110-111
对横板选手来说,出色的反手技术可以使自身的综合实力更为厚实。在前三板环节,采用反手进攻可以抓住更多的进攻机会。通常我们认为反手进攻的力量不如正手进攻那么大,实际上反手拉球时的动作非常稳定,更容易利用腰腹的力量,击球瞬间的爆发力更集中,更容易制造旋转,因此具有极强的威胁。此外,由于反手拉球的动作相对小巧,这就减少了无谓的多余动作,因此更容易调节击球点,使我们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下降初期击球更为流畅。  相似文献   

11.
反手直接拉下旋是非常重要的进攻技术。在弧圈球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反手拉球的技术有了很大变化。从前,我们通过反手拉下旋的方式直接上手,目的只是为了能抓住先机,然后在相持阶段找到得分的机会,而反手拉球几乎都是高吊弧圈为主,重在“稳”、“准”。如今反手拉球与正手拉球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但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努力提高击球的威胁性,即使在击球点较晚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击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按照国家队选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先掌握摩擦、发力的方法,保证击球的稳定性,然后再进一步提高击球的质量。我们在学习反手快撕的时候,已经基本掌握了摩擦和制造弧线的技巧。在反手拉下旋球时,击球原理与反手快撕基本相同,只需要在发力方向和击球部位上进行调整即可。  相似文献   

12.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8,(3):114-119
王励勤——侧身抢拉台内球 侧身抢拉,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 台内拉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运动员在进行台内拉球前,必须具备精确的判断力,算清来球的具体落点,还要配合身体的快速移动,保证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回球的质量。组图中,王励勤发侧下旋短球,马琳在接发球摆短时,弧线稍高、稍长。王励勤通过小范围的并步调整,果断侧身,在台内快拉直线。  相似文献   

13.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09,(11):110-113
横拉出台长球 横拉侧旋球是反手进攻的一种变化方式,与传统的起下旋不同,拉侧旋球的旋转更为强烈,弧线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罗斯科夫的反手拉球颇具实力,但他对正手拉“意外球”的稳定性非常重视.这里介绍他在左腿在前,拉球站位不到位的情况下,运用正手晃拉直线球.  相似文献   

15.
到正手位击球后的还原要彻底强化 “还原”这个词在乒乓球运动中是一直被强调的,日语中通常称作“返回”,在展开不规则的相持球时,边预测对方的回球线路边做还原动作的技术是不可缺少的。下图是张继科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中与波尔交战的画面;.对于波尔发到自己正手位的台内短球,张继科把右脚重心转到台下,准备使用反手台内拧拉来进行接发球.击球后,他立即还原到了反手位,对波尔的正手拉球使用了反手反带回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储进忠  李超 《乒乓世界》2012,(7):112-113
没有乒乓球技术的创新,就没有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目前世界乒乓运动正朝着凶狠、主动、变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其中近几年发明并得到完善的反手拧拉技术已经成为接发球的主要进攻与得分手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显示出较强的威胁性。但反手拧拉技术在处理正手位短球时,由于其移动幅度较大,往往会给反手位造成很大的空当或漏洞,又因为受到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横板正手一直无法拉出和反手拧拉一样有威胁的球。尽管国家队教练早就提出了正手拧拉技术类似的设想,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和训练,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9):86-87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台内球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灵活。早在小球时代,运动员对台内球的处理还相对单一,除了纯粹地控制就是纯粹地进攻,更多地争夺还是围绕着长球展开的。如今改为大球之后,由于球速的降低,这使台内球的进攻和控制更加多样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反手拉球进攻时,男女运动员腿、腰、手的发力顺序大体是一样的,但男运动员可以直接利用手腕的力量拉球,而大部分女运动员则需要靠大臂带动前臂,再带动手腕的动作去完成击球。这个动作的发力顺序是从下向上、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动作流畅可以使出球更稳定,也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横板选手来说。对反手位的长球最便捷的回球方式就是直接用反手起板。尤其是女子选手,反手进攻技术的使用比率非常高,这与她们自身的技术特点有关:两面的相持能力强,但是大范围的跑动能力差。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9,(6):112-113
进攻半出台球或将出台球的重点就是要找好击球点。而找好击球点的前提就是脚下起动要迅速,要学会迎前击球。在比赛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机会球,即使来球的弧线较短,但同样可以有威胁地进攻。用反手进攻半出台球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在使用反手技术时,手臂相对稳定,而手腕十分灵活,因此更容易提高回球的威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