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系以人为本, 以“养生乐心”为核心, 导出了体育的本质问题: 体育行为发端于养生乐心、提高生命质量之需要, 从而发生兴味, 产生参与体育之动机。通过体育活动, 人达到养生乐心之目的, 从身心两方面完善人之自我。是为本文对毛泽东体育思想之阐释。  相似文献   

2.
说说气功     
将气功放回历史,将气功融入文化,将气功赋予时代,让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采访记录:时间:1998年11月地点:景山公园采访对象:早锻炼的人们采访主题:什么是气功?采访对象一:练武术的中年男子记者:“对不起打扰一下,您知道什么是气功吗?”被访者:“气功——就是内功呗!”采访对象二:正在跑步的学生记者:“我想问一下,你知道气功是什么吗?”被访者:“气功应该是一种武术,一种功夫吧!”采访对象三:练太极拳的老年妇女记者:“您好,您认为什么是气功?”被访者:“是不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系以人为本,以“养生乐心”为核心,导出了体育的本质问题:体育行为发端于养生乐心、提高生命质量之需要,从而发生兴味,产生参与体育之动机。通过体育活动,人达到养生乐心之目的,从身心两方面完善人之自我。是为本文对毛泽东体育思想之阐释。  相似文献   

4.
想圆梦?来吧     
“梦想成真”与您如期相约在这里,朋友,你们好吗?从本栏目开办到现在,乐心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球迷的大量来信,收到朋友们寄来的照片。乐心也会尽全力找到您最想要的偶像照片来与您合影,因为您寄来的不仅仅是一张相片,更多的是对心中偶像的那种感情。不过由于来信较多,每期又只能登一个人,所以当您等了两期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倩影时,请不要着急,乐心一定会满足朋友们的要求。足  相似文献   

5.
伊木 《新体育》2008,(4):63-63
偶然地.一位体育圈的资深记者跟我聊起他当年下队采访的一次经历.一位如今的“大牌”.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二线队员.在记者采访完自己赫赫有名的队友后对记者说:你也采访采访我吧.我也特想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中瑞对抗赛给中国记者采访瓦尔德内尔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这位北欧人在通常情况下是很难接触的。这么多年我只正儿八经地单独采访过他一次,那是1993年在瑞典哥德堡举行42届世乒赛的时候,采访结束之前我还特地问过他:“好多中国记者都想采访你,但看上去你似乎很难接触。”他回答说:“大概因为语言的问题吧。今后不会了。”  相似文献   

7.
赛场人物     
华基泰向采访世界杯赛记者赠送采访服本刊讯 5月26日,京、沪、粤20余名即将赴美采访世界杯足球赛的记者汇聚北京,接受了华基泰集团向他们捐赠的彪马运动采访服。近年来,“彪马”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改革,连续赞助5年中国“十佳”运动员评选今年已进入第2年。此次华基泰集团向赴美采访的中国记者捐赠彪马运动服,意在表达他们对中国足球事业及足球报道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相似文献   

8.
语言问题     
现如今采写足球的记者越来越多,可是据我观察,能直接用外语采访的人还真不多。记得有一次维拉潘来了,众记者只能去听听公事公办的记者招待会,偏偏有一位哥们的英语说得比老潘还溜,于是他顺理成章地约到了单独采访的机会。别人只能干着急。外国人最“密集”的地方是冬训期间的海埂基地,洋教练洋球员“蹦”得满场都是,可是如果说不来外语,只能望“洋”兴叹。有同行抱怨:以后只能让国际部的记者采访国内足球了。当然交流的手段还是有的,有时见到老外,笔者用一些语法混乱的英语加上手势,勉强能和老外交个朋友,好在老外大都比较开朗…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卓奥友峰大本营2002年9月24日电尽管与吉吉很熟,但每次采访,她还是有些害羞。记者问一句,她答一句,真是个“腼腆的英雄”。记者首次采访吉吉是在1999年的5月。西藏登山探险队赴珠峰采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国际级登山运动健将仁那和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吉吉携手登上了地球之巅,“英雄夫妻”的美名从此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0.
想圆梦?来吧     
“梦想成真”这个栏目从开办到现在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对于读者的支持乐心在这里深表感谢。对于这个栏目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别忘了告诉我,您有自己得意的照片也不要吝啬,拿出来和自己的偶像合张影吧!朋友们为了能让自己合制的照片更加完美,就请您在选择照片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清晰度。如果您舍不得自己的照片,那就在信封的背后注明“返还”的字样,到时候乐心一定会“完璧归赵”。  相似文献   

11.
一曲《三十以后才明白》用在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金牌得主拉尔森身上最贴切不过了。 “而立”才圆奥运金牌梦 先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今年8月1日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单打金牌之战的场地,看一看这位到了而立之年的“新锐”是如何把金光闪闪的金牌带在胸前的: 拉尔森与中国23岁选手董炯  相似文献   

12.
孙楠 《新体育》2003,(9):46-47
龙和马 7月8日,网上首先传出消息称,在皇马到昆明训练期间,红塔基地每天要向记者收取近千元的采访费用 7月9日,记者打电话报名采访皇马,红塔方面称:“采访费肯定要收,但具体数额未定。” 7月15日,红塔方面在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澄清记者,球迷将被高收费的传言,但记者必须交纳每天580元的费用,“享受”组委会的住宿、车辆、娱乐、采访等周到的服务 点评:从每天收取采访费用千元,到580元包吃包住,应该说红塔方面已经做了很大让步,但是这种做法仍然受到记者们的非议。因为谁都知道,每天580元就是变相的采访费。 到昆明才知道,记者住的酒店,与往年  相似文献   

13.
董炯:28岁,羽毛球世界冠军。10岁开始打羽毛球。87年入选北京队,1992年入选国家队,2000年因伤病退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三次获得苏迪曼杯,1996年世界杯冠军。退役后成立了董炯羽毛球俱乐部,从事北京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董炯爱好广泛,其中汽车是他的爱好之一。自己有一辆三菱越野车和一辆红色的丰田跑车,现在还是越野车俱乐部的董事。除此之外,最钟爱的就是足球了。因为喜欢足球,他参加了京城著名的中国明星足球队,经常与牛群、赵本山、傅玉彬等一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4,(2):154-154
2013年12月14日,我像是寄存在长托幼儿园的小明友.“无情”地被各大媒体记者抛弃.跟大家吃完“最后”一顿丰盛的午餐后.一个人灰溜溜地搬进我的“新家”军营里,作为军营里唯一一个记者,跟队采访国家队军训。  相似文献   

15.
“我到马尼拉来迎接谢军挑战时,思想上就有好几个问题。”苏联选手玛雅·齐布尔达尼泽目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这是她和她的领队、教练在马尼拉的40多天中唯一的一次接受记者采访。齐布尔达尼泽说:“我这次确实下得很差。我必须向菲律  相似文献   

16.
吴芜 《钓鱼》2009,(22):16-17
十年前,记者在天津观看第五届“澎湖湾杯”全国钓鲫高手邀请赛时,发现参赛的3位河南钓手不管水深水浅,鱼多鱼少,自始至终坚持拉饵打浮。赛后采访了这3位钓手,把他们的技术特点概括为“钓一标深”。此后,拉饵“钓一标深”风靡全国,并迅速成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2002年,记者采访在无锡举行的“泛宇杯”钓鱼邀请赛,发现河南钓手在运用“钓一标深”技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鱼口乱,  相似文献   

17.
林仁布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04,(8):i008-i008
本期我们使用的是国际乒联杂志“TABLE TENNIS ILLUSTRATED”上的记者采访“TABLE TENNIS SUPERSTAR”。采访的是日本女运动员梅村礼。这篇文章较为浅显易读,英语爱好者可以自己对照学习。  相似文献   

18.
戴龙珠是记者采访的“108将”中的第一位女将。见面前,考虑到采访对象的女将身份.所以猜测.虽是女性,肯定有直爽的一面。事实是.她比记者想像得还要直爽。已地83岁的老人。但言谈间却没有耄耋之年的“倚老卖老”。  相似文献   

19.
(本报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专讯)一向热衷于赞助中国体育记者的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京又向采访世界杯的近百家新闻媒体提供了最新型的C58CDMA中韩漫游手机。同时被中国体育记者协会授予“中国体育记者”2002年赴韩日采访专用出征手机”称号。 中国足球在苦苦奋斗了44年的今天,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早已成为国人和世界  相似文献   

20.
关于采访的采访 在沈阳主场采访十强赛,碰上了大批同行,很多人都是刚从西亚回来,就风尘仆仆赶到沈阳,态度可谓敬业。于是我就采访了这些从西亚回来的记者,让我们大家一起体会,除了足球的阴晴圆缺,还有足球记者的酸甜苦辣。 天气的故事 也许西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天气了,其实这里的天气很简单,就是热。白天尤其是中午在室外呆着有一种“蒸桑拿”的感觉。这里的相对湿度又比较高,有人戏称这里是“露天免费桑拿”。中午下午都没法出门,记者们只能在饭店写稿,不过即使出去啥也干不了,因为这里的商店和其他服务设施,都是上午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