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文化中诸多因素会造成一定的文化差异,并影响语言学习的理解、表达。本文通过对语言中语义、语用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汉语学习中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文化差异教学的必要性、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关系的基础上,对文化差异教学的内容、方法等问题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肖杏花一、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它最有影响的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的一部分。当我们为了沟通思想而学一种语言时,我们应该了解其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常常成为学好语言的障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异由此而产生。对文化、文化差异的理解以及对待它们的态度,对外语学习者能否习得一门外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使我们更加意识到培养文化差异敏感性的重要性。为此,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学习者文化差异敏感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汉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往往令译者倍感棘手,本文从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文化差异给文化信息传递工作造成的几种情形以及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举例说明了等值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王玉榕 《南平师专学报》2003,22(1):100-101,112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误会和摩擦,这些问题往往并非是交流双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她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简言之,是文化差异阻碍了人们进行顺利交流。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浅述:1、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2、非语言(肢体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3、文化禁忌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迁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迁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文化迁移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了解文化差异是消除文化迁移的关键。不同层次的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层次的文化迁移,要消除深层次的文化迁移,必须了解中西方人文化与价值取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汉英语言中"蓝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汉英语言中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东西方人理解的误区。本文主要探讨了“蓝色”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的问题,力图实现汉英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  相似文献   

10.
学习外语和学习外国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学者提出文化差异对交际影响有三个方面:1.文化差异影响信息的获得;2.文化差异误导信息的获得;3.文化差异造成交际障碍。因此,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教学过程中第二文化输入的重要性已被教育界所广泛注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文化输入应贯穿于英语教学过程之中。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了第二文化输入在英语教学中的必然性:一是为什么英语教学要考虑第二文化的输入;二是怎样把第二文化输入植根于英语教学中;三是第二文化的输入对第二语言教育的促进。通过论述可以得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环节,需要从更多角度探讨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构建之道。从战略文化角度入手,明确传统文化、战略文化、战略行为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解读构建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文化传统背景,从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角度探讨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意义和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研究的勃兴促使翻译研究中文化意识的觉醒,开辟了除语言之外研究翻译的历史和文化视角。本文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谈起,回顾与介绍了译学研究的历史、翻译文化观的确立及其主要理论,并探讨了文化研究对于翻译研究的启发性意义,最后对翻译文化观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辨证思考,从而证明其为推动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新儒家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坚定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对传统文化充满信心;亦积极儒化西洋文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民族主义成为理解现代新儒家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通过对现代新儒家文化民族主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认清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文学语言的内核,它制约着文学语言的表现形式。文学语言虽然是一种具体的文化信息,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它却能反映出纷纭复杂的文化万象。种种文化现象都可以通过文学语言表现出来。本文试图从文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加以论述,阐明文学语言是受到各个层面文化的制约与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分别是以儒家思想和欧洲清教主义为历史渊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论视角进行两国国民性比较并解析其文化渊源,希望对于化解两种文化之间的隔膜、实现互利双赢作出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授与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交际双方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外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由文化因素产生的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差异入手,可以比较清楚地阐述外语教学中文化传授的必要性,并说明外语教学中文化传授的目的、任务及途径。  相似文献   

18.
周粲诗表现了浓厚的中华古典诗意美,深沉而细腻的故国情思,对中华传统化的眷恋、思考和把握,总此,共同形成了周粲诗浓厚的中华传统化色彩。而这一化特色的形成,则基于周粲深受中华传统化的熏陶,缘于他的中华情结。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作家的生存困境、产生卫慧的文化土壤以及新生代作家怎样寻求破土而出的突破口等,分析产生卫慧的文化渊源;还通过分析卫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透视作品中折射出的后殖民文化心态及陈腐的传统文化的浮泛;最后谈了后现代的伦理道德问题,提出重塑民族灵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美文”对我国文学创作的繁荣和现代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代传媒的兴盛,促进了“美文”的传播;而“美文”也在文化普及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