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街区是城市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人们展示古风的建筑与景观,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面对社会高速发展与复杂的经济背景时,历史街区已经无法很好的适应节奏。为了摆脱现状,人们开始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更新设计。旅游开发作为激发街区活力、保护和利用街区文化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游客的需求、行为和价值观等主体要素与街区的文化、建筑和景观等客体要素两方面统筹考虑,发现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问题,采用VEP方法对采集的照片分析处理,挖掘街区的潜在价值,为今后街区的景观更新保护与旅游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是洛阳古都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段,是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基础。目前街区的旅游开发存在着旅游主题不统一、旅游氛围不和谐、旅游资源品位较低、街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对街区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分区,整治街区景观,提高旅游资源品位,完善街区管理体制,营造和谐、安全的旅游氛围,形成一个能展现洛阳古都"神韵"的旅游品牌街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安徽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共性和独特性以及街区项目的需要,对街区保护开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论述,并根据街区以往的保护开发经验,分析各个街巷的特色及文化价值。在街区保护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对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发设计管理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皖北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4.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历史使得福州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市中心一片古老的历史街区,历来是社会上层人士的聚居地,由此形成的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州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发掘三坊七巷文化素材、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构造福州城市主题文化等措施,开发三坊七巷文化,提升福州文化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淮安市清江浦文庙闸口区域为例,对城市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淮安市老城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与开发,但是保护与开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淮安市清江浦文庙闸口区域的特点,提出了该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洛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其文化地位与历史价值重大。在当前形势下,洛阳市如何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提供指导意见,对促进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洛阳市的旅游产业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柘皋古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是巢北地区有名的文化重镇,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着重在文化旅游的社会背景下,就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古镇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特色,构建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建立符号化的形象识别系统提出构想,同时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使得柘皋古镇能够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发展好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促进古镇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休闲街区作为满足外来游客文化体验和本地居民休闲需求的场所,是我国传统街区不断演化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街区研究中的重要主题。目前,关于街区的研究主要涉及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发展方面,专门针对街区概念进行探讨的文献较少,而作为标准化的街区名称,旅游休闲街区概念的理解是街区深入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并概括目前旅游休闲街区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1)旅游休闲街区是未来街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2)旅游休闲街区综合了商业街区、特色街区、文化街区和休闲街区的功能和特点,并同时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相应服务,其将成为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相互交流的新型公共空间。(3)兼具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和休闲功能的旅游休闲街区概念的提出,将成为街区概念标准化的新起点。本研究以期为旅游休闲街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价值较高,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些珍贵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大量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文章在借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博物馆、生态街区、主题公园、实景演绎和旅游节庆等五种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并明确了其保护性旅游开发实施的途径。本研究为深入挖掘与合理开发利用舟山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确定大同市历史文化街区范围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传统商业街鼓楼东西街的历史环境、经济环境、商业环境、旅游环境和文化环境,证实鼓楼东西街可以选址为大同历史文化街区型RBD开发的区域,指出此类RBD区域中建筑应遵循传统地域景观风貌和分类整治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差异体现于世界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宗教和神话渊源等诸多层面,一直是跨文化交际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重要选题,也是外语和外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语境、随语随文具体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文化信息,既能拓展不同领域里的文化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进一步增进对异域文化的敏锐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本土和西方双重文化身份,如何对抗逆向文化冲击与适应新时代要求是其当代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文化适应、文化再适应等概念出发,认为竞技武术当前处于原位逆向文化冲击状态。竞技武术体操化、舞蹈化、高难美新飘的技术风格,西式化的教学训练和赛事规程,以及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都与传统武术存在巨大差异,使其在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时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这与文化主体错位、母文化环境发生改变有关,竞技武术自身亦没有做好“返乡”的文化准备。新时代竞技武术要坚守文化主体,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武术故事,强化文化身份认同;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方案,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的支点,也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主攻方向。本文提出了在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要关注对文化公益事业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投入,探讨了寻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中西体育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冲突始终与近代中国社会所处的情景有着紧密的关系。而近代中国社会中所存在的文化保守主义情结在不同时期内一直对中国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文化保守主义在纠正西方体育的过度膨胀与扩张、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保持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保守主义自身所具有的文化逻辑,使得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会出现民族主义和文化焦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标识。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种撞击中迎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如何在新的历史阶段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如何以更加坦然的态度应对外界变化对我国文化的不良影响甚至侵蚀是我们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影响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异化能忠实反映源语文化,有效促进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并给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带来积极影响,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首选翻译策略,且具有极其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体验在营销实践中具有独特功效。企业可以从挖掘文化主题、突出商品的文化设计、树立品牌的文化形象、打造营销环境的文化氛围、突出文化的区域性特点等方面,为消费者创造文化体验,从而提升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格局中去谋划。”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使命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要实现中国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性转变,不仅需要国家经济、科技等强大的硬实力为依托,更需要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积淀。深入剖析和研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先决条件,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自信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文化深层内核,体育强国是文化自信的体育展示。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其它经济政策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作用,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对文化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作用,对文化产业中弱质行业的保护作用,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标志着国家形象的各种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不断的相互撞击,相互融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这种浪潮中举步维艰,发展遇到了"瓶颈"。通过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现状分析,从文化认同和文化选择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走"见贤思齐、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