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的教育领域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也给一些传统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网络资源众多、知识碎片化、数学类资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构建权威的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知识与网络碎片化信息结合、网络资源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几个方面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数学课改进行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进入了互联网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阶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教育模式变革创新提供了新机遇、新载体。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分析了现阶段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尤其是面临的不足和漏洞,在这一基础上,从多个方面为实现"互联网+"与网络教育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为提升"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技术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于双创人才培养作为"互联网+"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肩负着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所以构建起与时代背景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文章就立足将"互联网+教育"视为双创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慕课"应作为学校双创人才培养渠道的重要补充、"微信"与"微博"要视为学校双创人才培养的新平台三个方面,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分析,结合成人高等教育面临"互联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从强化开放办学模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个性化服务质量等方面论述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营销人才具备网络技术和营销技术集于一身。培养企业所需营销人才是高校的责任,高校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更是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内容。本文指出当前高校营销实践教学的课程实训保守、校内实训过于肤浅、校外实训脱离企业经营需求、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和实践教学管理不当等问题,强调互联网时代下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差异化营销人才培养策略为指导,提出优化课程实训搭乘"互联网+"快车、优化校内实训服务企业电商市场、优化校外实训提炼特色培养、优化毕业设计流程数据管理强化成果、优化实践教学监督和保障等对策,为高校营销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游戏UI设计课程教学改造,能够使课程教学更好地满足游戏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下游戏UI设计课程教学问题,从课堂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4P营销策略是市场营销学经典理论之一,在营销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首先解释了4P策略和农产品营销的含义,然后结合农产品营销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阐述了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的背景进行了简单梳理,分析了其与体育产业结合的现实基础,认为"互联网+"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意义:强粘性大规模潜在用户成就产业渠道优势,小众需求外显与汇聚促进体育产品长尾供给,大数据预测与创新提升体育产品与服务价值,平台与融合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多维整合发展.分析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体育产业主体、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的解构.在互联网+背景下,要促进体育产业升级必须做到:1)以互联网思维引领体育产业发展;2)产品为王:推动传统体育业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强体育产业存量生态;3)运营升级:推动体育互联网化、企业联盟,优化体育产业商业生态;4)模式创新:搭建产业平台,践行跨界优势,做强体育产业融合生态.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来实现这次深刻的教育改革,最后提出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线上线下"实训平台和加大扶持力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阵地,与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文章以"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从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师资网络技术培训、促进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扩大互联网技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范围等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新常态下推动"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推动着传统制造业和科技变革的融合,促进智能制造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互联网+智能制造"在融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人力物力等资源匮乏,企业转型动力不足等等,都影响了"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需要在新常态背景下探究其如何发展的有效策略,完善建设体系,推动企业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只有紧追"互联网+"才能有新的未来走向,"互联网+"的技术力量和影响力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仍待拓宽。因此,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东风,推动民族体育文化新的发展,具体路径有四:"互联网+国粹武术"以武术精髓为依托创建民族体育品牌;"互联网+文化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强化本土教育体系;"互联网+民族旅游"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环境、运动体验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政府职能"在国家发展民族文化战略总体基础上以合作求发展谋利益,解决民族体育文化与企业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借助互联网手段实现教育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对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质量与素质要求。本文重点分析的互联网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变的策略,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结合"慕课""微课"和"互联网+移动设备"的新型学习模式结构设计,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改变艺术设计专业的授课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性等教学设计。从而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互联网+"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影响为主题,主要结合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特征,提出"互联网+老师"、"互联网+环境"、"互联网+备课"等多种策略思考。以"互联网+"的时代需求为基础,使针对大学而生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微文化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方向与对策,既而推动当下小微文化企业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创业风险教育以及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创业服务模式对推进"四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对策落地具有重要作用,并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服务功能、服务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控服务平台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从"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角度加以探求,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培养出不仅能满足企业转向"互联网+"过程中所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电商人才,完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专业能力重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结合现代营销新观念进行营销创新,提高营销水平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篇论文以一个虚拟的智能矿灯架生产公司为题材,分析了其现有的资源条件及所处的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以及行业背景等宏观环境因素,并利用Force模型从潜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方及竞争者五个方面对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态势进行分析,接着从"4P"策略、服务策略的角度对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入手,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思想的迅速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及日常生活均具有巨大影响,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并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这种影响和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文章从观念、内容、方法、载体、评价等五个方面讨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创新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