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子是以人身为保证向敌方或他国做出承诺的人质,在他国或本国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交换人质是春秋战国一种普遍而特殊的政治事件。本文试从质子的人际关系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人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恐怖主义已成全球焦点的当下,以人质抵押作为恐怖主义活动的手段并不新鲜。而这一渊源则可追溯到1871年陷入内战的巴黎。巴黎公社制定了人质法案,企图和政府交换人质。然而,双方都对囚犯进行了杀戮。  相似文献   

3.
高二旺 《天中学刊》2011,26(3):104-107
汉末三国时期,人质手段的实施可分为制度体现和非制度体现两类。制度体现的人质手段系统使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并有成熟的人质管理机构。随机性的人质手段也在三国时期被屡屡采用。系统的人质制度在动荡时期起到了类似国家法律的控制作用,而随机性的人质事件作为一种斗争权术,也有利于割据局面的结束。  相似文献   

4.
高二旺 《天中学刊》2011,(2):104-107
汉末三国时期,人质手段的实施可分为制度体现和非制度体现两类。制度体现的人质手段系统使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并有成熟的人质管理机构。随机性的人质手段也在三国时期被屡屡采用。系统的人质制度在动荡时期起到了类似国家法律的控制作用,而随机性的人质事件作为一种斗争权术。也有利于割据局面的结束。  相似文献   

5.
正午人质     
人质坐在椅子上,她像一只将被屠宰的羔羊。警察用高音喇叭对劫匪喊话。劫匪说:"你们只有一个选择——为我准备100万元现金和一辆轿车,否则一个小时后,我就杀掉人质。"当然,警察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劫匪开始焦躁不安。他疯狂地向警察们喊叫,"还有40分钟!"  相似文献   

6.
她被“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反政府武装)作为人质囚禁6载,期间在哥伦比亚丛林深处饱受折磨,不断从一个藏点转移至另一藏点:  相似文献   

7.
英雄     
杨奇斌 《下一代》2013,(1):32-32
“在一栋破败的建筑物里,英雄为了解救人质正与犯罪分子展开生死决战。英雄技胜一筹,把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逼得走投无路。为了分散英雄的注意力,犯罪分子一脚蹬下一根原本就歪歪斜斜的房梁,巨大而沉重的房梁当头向人质砸去。人质手脚被绑,动弹不得,只能惊恐地闭上眼睛扯起嗓门大叫。一声巨响之后,  相似文献   

8.
征服     
有一劫犯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警察四散包围,但不敢离去。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忙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  相似文献   

9.
空中陷阱     
任新林 《红领巾》2010,(1):15-15
飞机起飞30分钟后,两名男子冲进后舱配餐室,举起手枪对着空中小姐,要她接通机长的机内电话。电话接通后,一个罪犯从她手中抢过话筒:“是机长吗?你好好听着!这架飞机被我们劫持了,空中小姐是人质。下面按我的命令行事。首先让全体乘客都系上安全带。”  相似文献   

10.
人质大营救     
在夜幕的掩护下,国际刑警部队迅速占领了帝国银行大厦主楼。 今天下午,一伙蒙面歹徒袭击了大厦东楼营业大厅,歹徒把营业员和部分顾客扣押在营业大厅作为人质,向银行董事长文森特索要5000万美元作为释放人质的赎金,如不满足这一要求,他们要杀死全部人质。  相似文献   

11.
敌不过,眼眸深深>>>>>> 敌军临城那日,整个国都降了,唯她——将要亡国的长公主,还在誓死抵抗,击退不断上前的敌军. 无奈,敌军首领只能将作为人质的他领上前.一身白袍破烂不堪,发丝黏在脸颊上,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怯怯地看着她.她却未看他一眼,仍高昂着头,仿佛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正当首领一筹莫展,打算另寻出路的时候,突然右手一松,手上拽着的人已经在她的身侧,她眼中的痛惜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12.
你是否看过美国2006年的大片之一《局内人》?在这部影片当中,4个人抢劫了一家银行,并扣押了里面的人质。但在抢劫结束之后,他们让所有人质穿上与自己同样的衣服,结果成功地混在人质中离开银行,最终逃脱了警方的追捕。事实上这一构思并不新奇,因为很早以前就有一位日本作者写过一篇类似的小说,只不过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说一开始,就有一辆高速列车被劫持了!罪犯通知有关方面,要求在下一站为他准备一笔钱,他在拿到钱后将释放20名人质下车;以后每经过一站都要准备一笔钱,他也将再释放20名人质。为了乘客的安全,警察决定把钱放在指定地点,…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21日,安徽省六安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人质”劫持事件,人质是一名年仅12岁的小女孩。劫匪在他和女孩身上浇满汽油,用匕首抵住女孩的脖子,扬言要见中央电视台记者,召开“新闻发布会”,申诉冤情……否则就跟女孩同归于尽。在长达5个小时的劫持中,女孩由开始的恐惧、慌乱、哭泣到渐渐冷静下来,沉着地与扮演“父亲”的市公安局副局长,以及“中央电视台记者”默契配合,软化和麻痹劫匪,终于获得解救。她被劫持到一家美容店12岁的刘娟娟是安徽省六安市七里站小学5年级的学生。2004年6月21日早晨7点钟,她步行去离家不远的学校上学,在走…  相似文献   

14.
题外话 来自邮箱:海洋星 我非常喜欢"青春热线",现在我也遇到了麻烦,马上就想到向您求助:从初二开始,我就对班上的一个女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对她的一举一动都那么在乎.我的心情总随着她的心情变化而变化.连她对我说的话,我听来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而且我总是非常愿意为她而付出,只要她高兴.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您能告诉我吗?  相似文献   

15.
在这所特殊的学校,她是一位特殊的园丁。为了这群特殊的孩于,她的青春和智慧.她的爱心和奉献.比她的同龄人的付出,不知多了多少倍,不知艰难了多少倍。胡晓平.安徽省马鞍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  相似文献   

16.
新闻追踪     
克里是一名新闻记者,一个雨夜,他得到消息,在富丽街1265号,有人持枪劫持人质。出于职业习惯,克里立即开车赶到现场。都给我退后,否则,我杀了她。一个男子用枪砸破窗户玻璃,歇斯底里地喊道。克里冲进了雨里,听到一个警官说:一切都可以谈,请千万别伤害人质。克里跑过去,询  相似文献   

17.
一只鹭鸶     
我那善良的母亲,在特殊的那天,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而她的心,竟因此而承受了几十年的折磨。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苏州市盲聋学校是一所远近闻名的“特殊”学校。说她特殊,不仅因为她的学生特殊——盲聋两类不同障碍类型的孩子学习、生活在一起,共同进步,携手发展;还因为她的校园特殊——刚刚从苏州市中心一所私家园林“柴园”搬到天平山脚下的“柴之园”。园林风格一脉相承;更因为她的教师特殊。各种专业、各有所长的教师相聚在一个共同的家园,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大堆故事。而这些故事都和“柴之园”有关,和“柴之园”里的盲聋孩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期开始,学校进行班级调整时,一个患有侏儒症的小姑娘分到了我的班上。特殊的体型、特殊的心态,许多时候让人感觉对她说话都无所适从。内心处处把她当作了特殊的一员,时时呵护着,唯恐无意间伤害了她和她的家人。可是这种关心,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将她和同学隔离开了,无意间强  相似文献   

20.
无形的馈赠     
假如我们准备一项特殊礼物,使每一天都像“六一”儿童节那样成为孩子们自己的盛大的节日,那该多好啊!这特殊的礼物就是童心!她不只是现世现用,而完全可以饶益孩子的一生;她不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