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赛获奖照片造假”是新闻界今年春天的一个焦点性事件。2004年2月13日,新浪网发布快讯:武汉晚报社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荣获2003年第47届“荷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第二天,《武汉晚报》在头版作了大篇幅报道,并刊出获奖照片。据说邱焰得知获奖消息后非常激动,称自己第五次参赛首次获奖。高兴之余,烦恼却接踵而至。照片中的男当事人陈英和亲属获此消息后,以照片侵权为由向邱焰索要赔偿,最终将邱焰告上法庭。4月5日上午,陈英诉荷赛获奖照片造假侵权一案在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第七法庭开审,但长达3小时的庭审并未作出…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 《新闻界》2005,(4):53-54
一、从萨达姆“监狱半裸照”事件谈起2005年5月20日出版的英国《太阳报》曝光了几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关押期间的照片。在《太阳报》的头版照片上,萨达姆只穿着内裤。另有照片显示萨达姆用手搓洗衣服或者睡觉的样子,监狱房间十分狭小,大约为两平方米。萨达姆半裸照曝光后,萨达姆的海内外律师团迅速作出反应,状告照片的拍摄者和刊出方“侵犯人权”。萨达姆的法国律师卢多特表示,他要替萨达姆向《太阳报》要求赔偿100万英镑:“我认为,这是美国人导演的诋毁萨达姆的战略行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人,他不是神,他是人’。我…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开明出版社名誉社长,本刊顾问叶至善先生,因病于200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先生编辑一生,成就卓著。晚年编纂《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并著有《父亲的希望》《我是编辑》《父亲长长的一生》等。本期特发表三篇纪念文章和一组照片(封三),至善先生三篇遗稿将在下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4.
好兄长至善     
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开明出版社名誉社长,本刊顾问叶至善先生,因病于200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先生编辑一生,成就卓著。晚年编纂《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并著有《父亲的希望》《我是编辑》《父亲长长的一生》等。本期特发表三篇纪念文章和一组照片(封三),至善先生三篇遗稿将在下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5.
病中的爸爸     
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开明出版社名誉社长,本刊顾问叶至善先生,因病于200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先生编辑一生,成就卓著。晚年编纂《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并著有《父亲的希望》《我是编辑》《父亲长长的一生》等。本期特发表三篇纪念文章和一组照片(封三),至善先生三篇遗稿将在下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6.
《章氏七日谈》署名专栏在《南方日报》第七版(“都市生活”版)刊出半年多来,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在党报上打出个人署名的专栏,不仅在广东报纸中是新鲜事,即使在全国报界里也为数甚少。这就引起新闻界朋友普遍的兴趣。《章氏七日谈》刊出时间虽然不长,但以其独到的题材和构思,以及别具一格的文风,已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高兴地看到,继《南方日报》开辟署名专栏之后,省内其它新闻单位的署名专栏纷纷出台,《粤港信息日报》一下子就冒出了3个。正是“一花引来百花开”,这是岭南新闻界同行互相促进、锐意经营报纸的可喜现象。无疑,《章氏七日谈》是一个众人瞩目  相似文献   

7.
蓝天坠玉     
当那幅于240米烟囱顶上所摄的照片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上刊登、尤其是在《中国日报》上以三分之一版面刊出后,欣喜之余,我愈发珍惜那次蓝天上的非凡经历,愈发怀念那枚育些来历的玉佩。 我的那枚玉佩得自1966年。那时,我还在上海松江县读书。记得那天,我们同学几人在教员宿舍后的大土堆上玩,有位同学突然发现了埋在瓦砾中的用白玉雕刻而成的这枚“白玉小  相似文献   

8.
照片背后惊心动魄甘伟珊5月18日,一张署名为高豪、文峰的新闻照片《反扒能手再立新功》在广西日报一版刊出。照片上浑身是血的便衣民警正与歹徒顽强搏斗。对此,读者和新闻界同仁反响强烈,都称这是多年未遇的好照片;但同时也有人责问:作者是谁?为什么只顾抓拍好照...  相似文献   

9.
从香港《东周刊》事件看传媒报道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许多报纸在娱乐版用较大版面报道了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香港《东周刊》事件:2002年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用一幅女星被虐裸照作为封面,题为《字母女皇被虐裸照曝光》,内容是说一名神秘人日前向该刊编辑部提供一幅女星真实半身裸照。照片中女星正垂头痛哭,显然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强行拍摄,由于《东周刊》在刊出这幅照片时用方格做了眼部遮挡,所以无法直接辨认女星身份,但是台湾某报根据《东周刊》文内所给的种种相关提示推测出女星真实身份。这一事件引起香港各界的强烈谴责。成龙和梅艳芳等香港著名演艺界人士都出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盘锦日报》在二版综合新闻版倒头题位置开设《普通劳动者》专栏。专栏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基本原则,以普通劳动者为报道对象,重点突出他们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文章每周刊出一次,字数在千字左右,同时配发照片一幅。《普通劳动者》开设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已经过去。可是,我的脑海里,还不时浮现出《新华日报》过去一年中刊登的一些好报道。其中有些批评性现场新闻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如1990年11月22日刊出的《肆无忌惮的票贩子——如皋东站购票记》,一开头就写出购票处赫然高挂着装有劣迹昭彰的票贩子照片的画匾,接着又揭露了镜框中那些人“仍在购票旅客中窜来窜去”兜售车票的嘴脸,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西峡县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郭新年,日前受西峡县文化局局长刘金茹等人委托,于7月17日起程前往陕西向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递交诉状,状告《陕西工人报》社利用文字照片侵害肖像权和名誉权。当地法院已定于8月2日开庭审理。此举将预示着因大规模发现恐龙蛋化石而名扬四海的西峡,有可能再次成为新闻界瞩目之焦点。妄加说明局长被诬纠纷起源于一张妄加说明的文字照片。今年2月8日,《陕西工人报》在三版显要位置刊出一篇署名“江波”的长篇通讯《中国国宝恐龙蛋化石大劫难──震惊世界的南阳恐龙蛋化石文物被盗掘走私始末》。在…  相似文献   

13.
王勇 《军事记者》2008,(8):58-58
自中央电视台播出了3岁男孩郎铮在担架上给解放军叔叔敬礼的照片后,这个镜头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视线离开屏幕,每当想起这个场面,我都会潸然泪下,感叹这个出人意料的情节,感动于孩子与生俱来那颗感恩的心!很快,各媒体就将这幅照片放大后呈现于受众面前。《人民日报》率先刊出,  相似文献   

14.
本刊更正     
本刊今年第6期刊载朱鸿召先生撰写的《吴满有,一个延安农民的天上人间》一文,其中图片与文字说明系由本刊所配。文章刊出后,经朱鸿召先生来函指正,发现图片与文字说明有误。其一,第48页压题照片文字说明毛泽东和吴满有(右)交谈与图片人物不符,该照片为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  相似文献   

15.
张慧玲 《今传媒》2003,(5):55-56
2002年底的香港《东周刊》事件,几天之内在香港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愤怒与谴责之后仔细思忖,确感《东周刊》事件为我们考察香港传媒生态和和媒介监督提供了管窥之机。 一、一张照片发表 一份杂志停刊——《东周刊》事件大事记 10月30日·香港《东周刊》刊出一幅某女星被迫拍摄的裸照,杂志当天下午即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6.
盛会刚过,《北京青年报》于11月17日二版中心位置刊出《开设五个专栏创新一种模式实现强强联合——本报与新华社成功合作盛会报道》千字章,在章的上方是一张七寸照片,这张以“新华社十六大报道新闻中心”标牌为背景的照片上是前方报道中心的5位国内部编辑,他们是作为新华社国内部与北青报在十六大期间台办的5个栏目的主持人而成为北青报的新闻人物的。  相似文献   

17.
军报6月5日第一版在显著位置刊出一幅题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新闻照片,反映的是“5月24日珠海市新涌村被洪水淹没之际,当地武警和特警奋勇救人”的事迹。这幅照片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赞扬。别的不说,单说标题,有好些读者在来信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读者在来信中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个标题,制作贴切,一语双关,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标题与图中战士奋不顾身,高托起幼儿的场面,产生了强烈的呼应,且情景交融,图文并茂,意义深远。应该说,这幅照片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除了内容、画面引人注意以及版面位置突出之外,有一个醒…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0月11日,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拍摄的《一张鲜血凝成的照片》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我这个搞了近10年文字的记者获此殊荣,真是莫大的喜悦.我所在的《宝鸡日报》为此发了消息,一时间.同事前来道贺,朋友前来道喜,大家都庆贺这份来之不易的收获。说实话,我抓拍的歹徒抢劫乘客钱财的照片能获大奖,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说它预料之中.是因为它凝固了震惊全国的“3.12”事件的历史瞬间.说它预料之外.是因为这张照片的拍摄技巧、用光等摄影技巧、照片制作显得很不理想,所以,它在《人…  相似文献   

20.
北京某报曾刊出题为《郑州出了个“李元霸”4岁幼童力举百斤》的新闻,还配发了新闻主人公金坛搬起一桶重约二十公斤的纯净水的照片。对此新闻的事实本身本人不予置疑,因为人的发育、成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更不排除特殊的个例。但是.本人不能不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