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位生活在“皮鞭加眼泪”家庭中的孩子,在所谓“一是狠,二是严,以毒攻毒”的“教育”下,他愈变愈坏。打架、抽烟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密切。见到我是鼠,我一转背他就是虎。有一次,他纠集一帮人打群架,抓进了派出所。这回我没“狠”,一听说后,大清早便骑着单车,买了些包子馒头,急忙赶到派出所。当他看到一大早我给他送去的早餐时,他流泪了,几天后回来了,我便找来《刑法》与他一条条的学习,并对他说:“我也是第一次学《刑法》,在这之前我是法盲,这回你出事,主要是我的错,老师对不起你。”听了我的话,他哭了,我…  相似文献   

2.
李凌会 《班主任》2014,(5):54-55
那年,高二文理分科以后,一个“久负盛名”的学生进了我班。我习惯性地对他实施我的教育关爱,态度诚恳,工作细致,生活上关爱他,情感上亲近他,他也着实感动了一把。有一天晚自习时,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他走进来主动要求跟我谈心。在谈心过程中,他说了一句让我始料未及的话:“老师,您会一直这样关爱我吗?”  相似文献   

3.
冤家     
我和老弟是孪生,每天对着他我都感觉特别不爽,跟照镜子似的,心里嘀咕:“这世界上怎么还有一个我呀?我该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人家怎么说也长成棒小伙子了,我总不能一脚把他踢回老妈肚子里去吧!得,作罢。我跟他天天火并,你瞧我这一身肌肉,都是让他给“练”出来的;同理,他体格健壮也是托我的福。我们打架不一定要有理由,有时候就是觉着手脚痒痒,不掐他一把,不踢他一脚,整个人都会不舒坦。有那么一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跟我套近乎,说什么他即是我,我即是他!我说:“听起来怎么那么肉麻呀?”没说完,我一拳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4.
我和老黄从小在一起长大,死缠烂打,他小学二年级曾经尿过裤子。这件事我知道的一清二楚,因为我和他一桌。从他十岁时我就叫他老黄,因为他长得老相,人又调皮,全班女生都怕他,不愿意和他一桌,但我不怕他,我们是哥们,所以,他总是说,小南,你真不错。  相似文献   

5.
初三开学伊始,王小磊上课就不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一天放学后,我留下他,准备耐心地跟他谈谈。他却两眼一瞪,扔下一句“我不用你管!”然后破门而出,留下一个尴尬的我。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他是第一个当面顶撞我的学生,我一时还真的下不来台。等我平静了心情后,决心要找到合适的途径。促使他转化。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先生     
华盛顿先生是我中学最后一年的指导教师。其实,早在他成为我的指导教师之前,我就已经认识他了。正是他的谆谆教诲改变了我的一生。同他交往的那些往事,至今我仍旧记忆犹新……第一次见到华盛顿先生的时候,我还是学校特殊教育班低年级的一名学生。有一天,我来到十一年级的一间教室,等待我的一位朋友。就在我刚迈进教室的时候,他们班的老师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他紧绷着脸,没有一丝笑容,神情严肃地看着我。他就是华盛顿先生。那天,他要求我到讲台前,在黑板上解答一些问题。但是,我却对他说我不能去做。“为什…  相似文献   

7.
米祈 《成长》2006,(6):63-64
记得那天心惰很糟,高考的压力让我选挥上网发泄。无意中在聊天室里点击了他的名字,他是一位大学生,而我只是名苦苦挣扎在高考中的女孩。也许因为他的关心和鼓励,那次月考中,我的成绩提高了一大步。他开始给我打电话,说他喜欢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他,然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逃避他要我做他女朋友的要求。我只能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网络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不必当真,况且我们根本就没有见过面。  相似文献   

8.
丁永真 《江苏教育》2007,(13):76-77
一天下午,课间活动时,我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突然,一声“报告”打断了我的思路,只见一名男同学站在办公室门口。我把他刚请进屋。他就气呼呼地说:“校长,我要向您告状!”我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谁欺负你啦?”他说:“我和同学闹矛盾,班主任不问原因就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就是因为我成绩不理想,不喜欢我。”我明白了他生气的缘由。后来,我们又谈了一会儿,大多的时候,我只做听众。他说完以后,气也消了。  相似文献   

9.
沈岚 《教育文汇》2007,(5):10-11
4年前,我第一次做班主任。当时班上有个男孩叫吴宇,上课时特别活跃,时不时冒出什么话而引起哄堂大笑。他的“说功”不赖,但“写功”差矣,打开他的作业本常常是空空如也。一次,他竞谎称“家里有急事”,请假半天溜到了网吧。当时我气炸了,这样下去还得了!于是,我立即向他家长反馈。可没过几天,我听说他又趁父母做生意的空儿,拿家中的钱在外乱花。我真是忍无可忍了,便把他列为重点教育对象。一天,他又犯了错,我把他找到办公室,当着他父母的面,狠狠批评他一顿。我十分生气地说:“你这样做已经失去了老师的信任,以后我还怎么信任你呢?”他什么也没说,在父母和我“恨铁不成钢”的目光中,只是把头垂得低低的。之后的半个学期,他再也没有上网,但成天无精打采,学习亦无起色。一个寒假过后,听说他随做生意的父母转学了。他走时,没有和我告别,以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我呢,心中好像缺失了什么,看着他的空座位,总是有一种涩涩的滋味。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良心     
我上师范时,他正好调来,当了我们的语文老师。 他个子不高,貌不惊人,可文章写得极好,还是省作协的会员呢。由于他知识面广,讲课风趣,因此课堂上常常笑声一片。有一次上课,他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我一急,就用当地方言回答。答后,他笑笑说:“叽里呱啦的,一片鸟语花香。”惹得一教室人都笑了,我也笑了。  相似文献   

11.
陈宁 《广西教育》2013,(25):92-93
一天,我在路上见到毕业了一年的小龙。一年不见,他长高了不少。在跟他聊了一会之后,没想到他在临别时对我说:“陈老师,有机会,我还想再做您的学生!”看着他真诚的表情,我的眼睛湿润了,曾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这番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坚持写班级工作日记,缘于一件事情:我班上一名表现较差的同学,经过我一番帮助,已有转变。我正为之高兴时,却发现他又犯了老毛病———那天竟然旷课一天。我把他的同桌找来了解情况,学生告诉我:“他说你看不起他,学习没意思,就出去打游戏机了。”我一惊,赶紧问原因。学生说:“有一次,你布置的三篇作文,他写好了,你却没看他的,他很失望,认为你眼里没有他,就泄气了。”我这才想起,“五一”节放假前,我向学生布置了三篇作文。开学后,我在课堂上检查,因为时间关系,检查到他前面就没再继续检查。当时想着以后再检查,可后来…  相似文献   

13.
他跟着我走进我的宿舍,还是一副不屈不挠的样子。我友好地请他坐下,倒了一杯开水递给他,他迟疑地站起来疑惑地用双手接过水杯。我拍拍他的肩膀,赞扬他的身体好,适合参军入伍当兵。他顿时有了笑脸,说很想当兵。于是我以当兵为突破口,开始了与我第一位学生的谈话。  相似文献   

14.
那个时候的他,就是我的上帝。他在理科实验班,我在文科实验班,他在我的楼上。他不开心,我把英语报纸撕一个长纸条,把安慰的话写在上面卷起来,包成一颗糖的形状叫人递给他。  相似文献   

15.
王美荣 《教育文汇》2007,(12):32-32
豪是五年级转入我班的。第一眼就觉得他似曾相识,一了解,果真如此。他一年级就读我校,当时,我不代他课,偶然机会,我认识了他。那时候,他还小,6岁的孩子不知哪来的胆子,竟跑到教导处拉开我对面同事的抽屉,摸到一支漂亮的钢笔,正要拿走,被同事逮了个正着。一问,方知他已经几次光顾,总趁课间没人时溜进来……孩子从小没了娘,父亲经商,常年不在家,豪便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少严格的管教,行为习惯差。一上学,他不知道啥叫上课,作业不写,还常常招惹小朋友。  相似文献   

16.
群里的留言     
《当代职校生》2007,(1):62-63
浮声旧梦:建行一同学转送;今天经过一栋大楼门口,门口有一提款机。有一个老伯,一直看着我走过他身边,突然叫住我,他说他不识字,拿一张提款卡要我帮他在大楼门口的自动提款机取钱,我回答我无法帮你取,叫警卫帮你,  相似文献   

17.
阿林,你好!我很苦恼,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喜欢上了一个数学老师。初一的时候,我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马马虎虎,是他指出我上课不专心听讲,让我能够及时改正,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初二时,他不再教我们班,但我在数学上有疑难问题还是去问他。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隐约感觉到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他,说不清楚,只觉得对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我知道这是不对的,我拼命地抑制自己,可还是喜欢上了他。我从来不把这种心情表露出来,我怕那是错的,更怕会因此而失去他,再也不能跟他说话。在他面前,我总是装着和平常一样,总是尽量地…  相似文献   

18.
开学初的一天,远远看见了小Z,于是我放慢了脚步,因为我知道,他天天去教务处报到,却没有班接纳他,他已经联系一个月了。没想到,他竟停下脚步来等我,嗫嚅着:“黄老师,让我到你们班去吧。”我有点不知所措,只好说:“转班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刚接班,也做不了主……”他失望着转过脸,说了声“老师,再见。”又向教务处走去……我心里顿时愧疚的要命,为什么不能给他一次机会呢?虽然他在(11)班人讨厌,但在高一教他语文时,他反应快、读书多,自己不是还很欣赏他吗?可如果收下他,班里岂不是多了一匹“害群之马”?我真的能驯服他吗?我没有足够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韩智昆 《初中生》2008,(3):50-51
在深圳大学的时候,一位来自韩国首尔的初中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用听来的韩语“阿娘喀噻唷”跟他打招呼,他用标准的韩语也向我笑着说“你好”,然后郑重地纠正我的发音,又教我用韩语说“再见”。我们聊了很久,我用汉语,他用韩语,他哥哥为我们当翻译。其实我的大部分话他都能听懂,之所以请他哥哥翻译,是因为他讲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临分别时,我们理所当然地成了忘年交。最近,他给我发来邮件,写他对中国开放城市深圳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20.
除夕,钱志军按惯例给我发来了祝福短信。他是我2004届的学生,这一届的学生就他还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他经常说,没有我的教育,就没有他的今天。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认为我的那次教育,让他彻底改变了,他后来才能考上大学。但随着教育经历的增多和思考的深人,我却没有那么确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