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于现行的阅读教学是一个挑战,它更加注重学生这一阅读的主体,更加注重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如何来认识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呢?一、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全新理念1.阅读就是生活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体悟,因此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生…  相似文献   

2.
陈安恕 《考试周刊》2008,(50):34-34
阅读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阅读能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阅读能发展人的语言。《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如下描述:"它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能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思维和审美的能力。"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没有阅读就没有知识的传承,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没有阅读就没有生命的升华,没有阅读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培养、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是语文阅  相似文献   

4.
华占梅 《快乐阅读》2011,(6):164-164
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活动。它与传统的阅读活动不同,特别重视幼儿自主的提问和参与。通过分享阅读幼儿能与他人进行友好、成功的交流;学习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和观点;能尝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一种愉快、友好的沟通氛围,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我在园内外的分享阅读研讨与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徐颖 《考试周刊》2008,(24):150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得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和体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这对于现行的阅读教学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更加强调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自由的空间,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  相似文献   

6.
黄瑞露 《家教世界》2013,(9X):53-53
<正>读书可以使人知识渊博、学富五车,还能陶冶人的品格,丰富人的精神内涵。《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技能。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人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笔者通过家园携手,从创设环境、开发资源、组织活动等几方面进行尝试,培育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7.
范桂华 《中国德育》2013,(11):58-59
六七岁的孩子从"破门"入学,甚至更早,就和书结了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其实,我们不只是在学生时代需要读书,工作以后还要继续读书,因为读书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读书,不仅是一种职业需要,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乐趣、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校园里才能飘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阅读兴趣,信息筛选、信息加工能力,阅读的评价和再创造能力都将成为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能力。阅读正向影响情商的培养。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阅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孩子在家养成爱读书、爱学习并且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需要老师的引导与鼓励,更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9.
陈瑛 《考试周刊》2010,(22):52-53
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能帮助儿童在畅游书的海洋时认识人性,领悟人类高贵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所以,一个人的童年是需要阅读,需要故事,需要文学的陪伴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它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阅溃的一种能力新时期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呢?阅读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富有朝气。只有渎书,才能够得到人生必需的智慧。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的风味。读书可以寻求心灵愉悦,提高精  相似文献   

11.
大量阅读优秀诗文,能增添我们自身生命的重量;大量阅读中外神话故事,对于开发智力有着重要作用;大量阅读寓言故事,能够获得高尚情操的熏陶;大量阅读民间故事,能熏染我们的气质;大量阅读历史故事,可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双翅膀,它带你飞上天空,走遍世界每个角落;阅读是一种魔力,它带你进入时光隧道,领略几千年的沧桑变化;阅读是沟通,"读一切好的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说话";阅读是体验,感受不同人的不同生活……  相似文献   

12.
陈怡 《四川教育》2008,(5):46-46
有人说读书如交友,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了一个好朋友;多读书让人变得高尚。多读书让人增长见识,多读书让人变得智慧豁达。阅读的魅力就在于有助于阅读者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我们说,阅读是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它应该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试贯穿人的一生。当然,这里所说的阅读。显然不单单是课堂内的阅读,还包含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的课外阅读。怎样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终身习惯,愉悦学生的身心。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种活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无一例外地推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是你精神力量和意志的自我教育。"对于青少年而言,阅读不仅必要而且迫切。"阅读首先能在他们面前展现着他们自身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能使孩子认识到人的精神的伟大,充满对自身的一种尊重感,使他想在充满文化价值的世界里过着有趣、丰富的生活","一个人在少年时期与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知与体验"。  相似文献   

14.
吴慧 《高中生》2013,(10):58
我一直都在读一本书,未来也会继续阅读它。因为没有一本史书比它更荡气回肠,没有一本言情小说像它一样动人心弦,没有一本侦探小说能和它比情节的跌宕。这本书的名字我说不上,但我深知它的主旨——人性、人情、人事。读人如同读书。人有他的历史、背景,有他生活的环境和际遇,也有区别于低等动物的智慧和情感。人与人以各种情感为纽带联系在一起,演绎出万千故事。我敢说,哪怕是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初中生想读书、乐读书、会读书,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品质,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责任、能担当的人,这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注重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注重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生命成长有着怎样的重要性。为让课外阅读能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充实其精神生活,我校开设了校本阅读课程,从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开始,努力营造学校、班级和家庭浓  相似文献   

17.
朱燕芬 《江苏教育》2022,(78):76-77
<正>阅读,可以促进思考;阅读,可以启发进步。对教师来说,不断地阅读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学者”,但是一定能成为“学习者”。正如国家督学李希贵所言:“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为自己的幸福人生点一盏灯1993年,我从中师毕业,回到家乡湖塘这座小镇,做了一名小学老师。1999年,学校启动建设“书香校园”项目,在这期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理念在我心中犹如种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18.
亲子阅读,也被称为亲子共读,是长辈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在家庭中,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能传递给孩子一个重要的信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书,他们很爱我,我们的家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阅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亲子共读则是家庭中一项重要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以书和阅读作桥梁,沟通大人和孩子的心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编按]  相似文献   

1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书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身为教师,应努力营造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与书为伴”“与书交友”的生活方式,把“读书是一种需要”提升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责任”和“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去享受阅读,享受教育,让读书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汤正康 《天津教育》2003,(11):32-34
一、如今谁解书中趣读书是播撒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承袭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靠阅读来传播的,民族的精神、品格、智慧很多时候靠读书的熏陶、濡染和同化,因此,建设书香社会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书又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读书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品质、阅读技巧,定将终身受益。读书还是学习母语的核心。凡境界高远、视野开阔、思维敏锐、学识渊博的人,都爱书,爱读书。在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学校应是构建学习型单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