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目前高等学校存在的腐败现象,并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论述了遏制高校消极腐败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益德  杨玉珍 《广西教育》2011,(36):53+55-53,55
分析高校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等方面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如安 《高教论坛》2004,(2):140-142,156
近几年高等学校的腐败现象呈现高发势头,如何有效地遏制高校的腐败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以教育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监督为关键,不断地创新体制,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创新高校反腐倡廉机制提升高校反腐倡廉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作用,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反腐倡廉体系,才能提升高校反腐倡廉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遏制高校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使腐败现象严重化,但腐败现象并不是市场经济实行的必然结果.腐败现象仍然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而且成熟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可以遏制腐败,反腐败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而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高校同样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以及监控措施不力等。遏制高校中存在的某些腐败现象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大反腐败工作机制的力度;严格执纪执法,强化打击力度;加强纪检专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校中发生腐败案件呈上升势头。如何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蔓延趋势,维护高校稳定,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联系当前高校实际,从源头上研究和探讨预防和解决高校中存在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基本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基建领域的消极腐败现象也在数量上、程度上和范围上呈现上升、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对高校基建领域的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通过教育、制度和监督的互动和综合效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反腐倡廉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一项治本性措施.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党委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作举措更为理性,形成了浓厚的反腐倡廉工作氛围,有效遏制了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财务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杨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2):419+422-419,422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务信息的公开,有利于社会公众监督高校的财务状况,防范其财务风险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本文从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以此为我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弊与贷款不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两大诚信危机。大学生考试作弊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考试方式,减少大学生作弊机会,从源头上防止作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使其自觉地远离作弊。  相似文献   

12.
腐败一直以来是人们所痛恶的社会现象,是我国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整治腐败是我国政府长年来的首要任务,在长时间的反腐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了有效的对策。作者通过对国外腐败犯罪擎的研究,从犯罪学视角分析了我国的腐败行为特征,也提出了相应的惩治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腐败被国际社会称为"全球性灰色瘟疫"。如何预防控制职务犯罪,不断健全完善反腐败机制,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日本和新加坡是社会清廉程度较高的代表国家,其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在预防控制职务犯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立法、设立机构和完善措施几个方面向它们借鉴经验,取其精华,努力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目标,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防腐机制。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一直以来是人们所痛恶的社会现象,是我国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整治腐败是我国政府长年来的首要任务,在长时间的反腐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了有效的对策。作者通过对国外腐败犯罪学的研究,从犯罪学视角分析了我国的腐败行为特征,也提出了相应的惩治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英语四级听写中出现的“误用词”这一“合理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心理语言学理论角度探讨了这种现象的本质,即它是—个需要排除负迁移而又无法摆脱负迁移的心理运算过程;文章还论述了“误用语”对教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克服这一语言习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危害极大:丧失自我、伤害情感、败坏风气,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警觉。消除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文明交往观教育;教育者成为文明交往的示范者;开展文明交往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一些高中学校学生、家长及这些学校的老师就体育优胜者高考加分这一政策及实施相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认为:学生参与体育高考加分比较普遍,学生体育高考加分的组织形式以学校老师和校外人员联合形式为主,学生加分训练所选项目以武术为最多,其次是三大球和健美操;周训练次数以3—4次为主,体育加分训练能促进绝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心理和学习的良好发展;体育高考加分政策及实施过程中有诸如钱权交易、冒名顶替等现象,大多数人认为应通过法律、媒体及多部门联合监督等方法来抑制不法行为,同时应完善体育高考加分政策;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和教育系统举办的运动会所获加分资格得到承认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组织作为正式组织的伴生物,不可避免地、客观地存在于学生之中,尤其是在90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更是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正确缓解90后大学生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9.
当前,腐败犯罪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腐败官员潜逃境外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危害社会经济、政治与法制,为民众所诟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腐败官员外逃问题,大力开展境外追逃工作,通过引渡、非法移民遣返、劝返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腐败官员境外追逃存在诸多障碍,因此,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家属移居海外报告和备案等制度,建立预防腐败官员外逃的长效机制,同时,灵活运用量刑、不判处死刑等承诺,进一步加强腐败官员境外追逃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益普遍,尽管各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收效甚微。考试作弊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破坏了考风考纪,还败坏了学风。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