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苔藓植物系统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苔藓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在科属划分、系统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苔藓植物系统分类研究是对经典分类研究的重要补充。应用在苔藓系统分类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DNA序列分析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限翩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和同工酶分析技术等。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苔藓分子系统学与经典分类学相结合,将为苔藓植物系统演化、科属地位划分、物种鉴定等研究提供更多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
DNA技术鉴定动物物种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DNA技术用于动物物种鉴定常用的限制性片段多态(RFLP)、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扩增片段限制性长度多态(PCR—RFLP)、物种特异性引物扩增和直接洲序法等6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研究状况和方法的优链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DNA技术用于动物物种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发晨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原位杂交(ISH)等几种分子标记的原理以及在棉花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可用于建立品种的指纹档案,保护品种专利:对重要农艺形状进行早期鉴定,缩短育种时间;应用分子标记构建棉花的遗传图谱,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利用PCR技术进行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鲇(Silurus asotus)五个地理种群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这五个地理种群是长江上游支流(四川境内的雅砻江、岷江、宜宾、贵州遵义的乌江)和长江中游支流沅江上游的渎阳河。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只有HaeⅢ产生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发现:南方鲇在野生种群和养殖品种间有分子遗传标记;鲇在长江上游支流各野生种群和长江中游支流溴阳河种群间有分子遗传标记;但在该基因片段上没有鉴别南方鲇和鲇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RAPD标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D标记技术是在PCR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运用随机引物扩增,寻找多态性DNA片段遗传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容易发现DNA的多态性和通用性等优点.文章简单介绍了RAPD技术在物种的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DNA指纹和种子纯度的鉴定、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基因定位和数量性状的选择、居群及种系遗传分析和遗传连锁图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及原理,真菌DNA碱基组成的分类鉴定、DNA分子杂交、真菌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态性的分析以及随即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因是细胞内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是不同物种以及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的根本原因,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基因通过DNA复制及细胞分裂把遗传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开发具有种属特异性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物来监测哈茨木霉在其入侵的试验菌群中的定殖和生长,为哈茨木霉应用于生物防治等生态和生物技术中提供支撑。 创新要点:多种木霉属真菌能与各种微观和宏观的生物有机体建立相互作用。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木霉可做为原生种群的入侵物种而用于生物防治。本文通过使用试验菌群为研究模型,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物来监测菌群中哈茨木霉的生长状态。 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6个10聚体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其中1个引物扩增出对应哈茨木霉的条带。对该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设计5个20-23聚体引物。成功利用引物对2F2/2R2和2F2/2R3278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哈茨木霉BpTloa菌株278bp和448bp的DNA片段。同时,用这两个引物对14个哈茨木霉菌株和几种不同的真菌菌株进行特异性对照试验,也只成功扩增出哈茨木霉菌株。此外,使用真菌DNA混合物和试验真菌群的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引物对2F2/2R2进行评估。当仅使用100份SCAR标记物或哈茨木霉仅占整个菌群的0.1%时,仍能检测出哈茨木霉。 重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SCAR分子标记能有效监测菌群中的哈茨木霉的定殖和生长,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它是一种分子,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材料,被人们称为“遗传微粒”。DNA可组成遗传指令,它是制造生命的蓝本。所以,生命的本质就是DNA。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中生物学遗传教学中的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以及基因工程PCR扩增等计算问题,利用模型的建构与分析,化难为易、变繁为简,引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达成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DNARAPD )技术是 1 990年由Williams和Welsh等人建立起来的。它是以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osechainreactionPCR)为基础 ,随机的寡核苷酸为引物和DNA为模板 ,检测经特异扩增后的片段的多态性。RAPD是在PCR中采用短引物对DNA序列进行随机扩增 ,其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出各种片段直接以溴化乙锭染色后即可被检测出来。RAPD技术由于省时、低成本 ,因此它一出现便在遗传多样性、遗传关系、遗传定位、…  相似文献   

12.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原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是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的醇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可靠性较高、但操作烦琐,信息含量低;染色体原位杂交是利用特异性核酸片段作探针,直接同染色体DNA片段杂交,在染色体上显示特异DNA,准确、直观,但技术非常复杂;PCR是模仿DNA在生物体内的自然复制过程来扩增DNA片段,安全性好,快速易行;RAPD是以人工合成的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核苷酸单链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多态性的RAPD片段,可以检测多个基因位点,但不能识别杂合子位点;AFLP指纹技术是在RFLP与RAPD两种指纹技术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基因组纯度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DNA芯片技术是一种以杂交测序基本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生物技术,用于测序、基因表达、疾病诊断等,但造价、探针的密度与纯度还有待完善;小卫星DNA一般与RFLP技术结合以获得小卫星DNA指纹图谱,信息含量高,但它在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微卫星DNA既可用作探针获得指纹图谱,也可通过PCR方法进行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但工作量大;ISSR即内部简单重复序列,也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13.
Development of genic SSR markers from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of pear bu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基于转录组数据开发具有扩增率高和跨物种转移性的基因组编码区内的SSR(genic-SSR)标记,为梨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创新要点:首次利用梨属植物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结合M-13荧光尾巴高效率地开发了104个genic-SSR标记,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梨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研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搜索SSR位点和设计相应引物,结合高效的M-13荧光尾巴的方法筛选多态性高的SSR标记。重要结论:转录组数据能够为梨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新的SSR标记来源。  相似文献   

14.
胡桃楸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胡桃楸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胡桃楸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胡桃楸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Taq酶、Mg~(2+)、dNTP、引物、模板DNA)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胡桃楸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1.0 U,Mg~(2+)2.0 mmol/L,dNTP 0.2 mmol/L,模板DNA 50~250 ng,引物0.4μmol/L。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3条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ISSR引物,并确立了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胡桃楸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以及物种保护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DNA具有突变速度快、重组率低、严格母系遗传、拷贝数多等特点,近年来成为分子考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为了研究古墓群中的血亲关系,可以从古墓葬遗留骨骸、牙齿中提取和扩增mtDNA片断进行分析。通过设计2对部分重叠的引物,扩增线粒体16055-16218区域目标片段,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确认四个样品对应片断在反相柱上的保留时间上存在差异,以此推断扩增片段在序列上可能存在差异。为利用mtDNA分析人类母系血缘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具有简便、可靠、易于测序等优点。主要介绍了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及该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技术,从248个随机寡核苷酸(10bp)中筛选出18个引物能在供试的Ⅱ优系杂交水稻及部分亲本间扩增出51条稳定性较好的多态性片段。其中有6个引物能在供试材料间稳定地扩增出19个强的多态性标记。利用这些标记能有效地区分各组合中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F1,并能看出各组合中不育系与保持系、不育系与恢复系、F1与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低油酸花生的种植、DNA的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再扩增、制胶及差异片段的回收、纯化、克隆等一系列操作,摸索出一套AFLP分子标记下的分子克隆技术,适合于花生,也适合于其他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实验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发展,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生化水平发展到了DNA分子水平。利用这些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研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冬虫夏草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可获取冬虫夏草DNA的遗传标记及检测方法,有效的鉴别其品种和产地,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冬虫夏草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开发具有种属特异性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物来监测哈茨木霉在其入侵的试验菌群中的定殖和生长,为哈茨木霉应用于生物防治等生态和生物技术中提供支撑。创新要点:多种木霉属真菌能与各种微观和宏观的生物有机体建立相互作用。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木霉可做为原生种群的入侵物种而用于生物防治。本文通过使用试验菌群为研究模型,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物来监测菌群中哈茨木霉的生长状态。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6个10聚体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其中1个引物扩增出对应哈茨木霉的条带。对该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设计5个20–23聚体引物。成功利用引物对2F2/2R2和2F2/2R3278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哈茨木霉BpT10a菌株278 bp和448 bp的DNA片段。同时,用这两个引物对14个哈茨木霉菌株和几种不同的真菌菌株进行特异性对照试验,也只成功扩增出哈茨木霉菌株。此外,使用真菌DNA混合物和试验真菌群的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引物对2F2/2R2进行评估。当仅使用100份SCAR标记物或哈茨木霉仅占整个菌群的0.1%时,仍能检测出哈茨木霉。重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SCAR分子标记能有效监测菌群中的哈茨木霉的定殖和生长,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