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港口运输和港口建设也得到了实质性的飞跃,港口吞吐能力大幅增加,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国家建设以及参与世界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目前港口的建设仍难以满足港口物流、客流的需求。因此加大对港口的基础建设与合理规划布局,仍然是发展港口经济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港口规划编制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为港口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港口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在数字口岸构架下,分析了港口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协同平台功能和需求,为港口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港口市场及不同港口群市场的结构、集中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对现有港口行业的结构与集中度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港口产业按区域划分集中度普遍较高,港口产业整体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物流提升港口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开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60-161
分析我国港口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提出港口企业通过发展现代物流提升港口能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港口的竞争,供应链思想被应用到港口研究中,港口供应链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阐述了港口供应链的产生的背景,综述了学者们对港口供应链概念和港口供应链结构的理解,为港口供应链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未来港口供应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港口的功能和定位也逐步发生着变化,亟需基于快速反应、适应和改变环境的柔性思想,实施港口服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根据柔性思想理念和港口服务内容,分析港口柔性服务创新的内涵,研究了港口柔性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及其驱动机理。提出港口柔性服务创新源于港口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驱动,其内生机理包括港口企业服务特性的激励以及现代技术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触动;其外生机理是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竞争和客户特殊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与港口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德 《大众科技》2005,(3):90-90,78
港口是为多种运输方式的连接点,是物流服务的关键一环,作为物流服务提供者的港口企业如何适应物流系统的发展,如何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港口管理者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主要论述了港口企业如何在国内物流业的起步时期,抓住机会,通过引入物流战略来实现港口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杜宏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102-102,262
针对津冀港口群的现状,提出了津冀地区港口的战略联盟方案,旨在对津冀地区的港口群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首先分析了津冀港口群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指出如果将津冀港口群作为一个整体,其外部竞争日益激烈,而港口群内部竞争也存在着腹地交叉、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本文进而采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津冀地区各港口进行了竞争力分析,对各港口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进而结合各港口的实际情况,对各港口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有效分析。最后,针对津冀港口群如何进行有益的联盟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港口现代化进程地加快,港口装卸工艺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对目前港口装卸工艺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港口装卸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港口的装卸工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进一步加快港口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谭钧 《大众科技》2011,(12):227-228
港口间由于腹地的交叉而形成港口群。在航运发展过程中,港口群内的港口,因共同业务、共同利益而联系,又因各自利益而竞争。珠三角港口群背后有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作为支撑,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为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及高速发展三个典型时期,成为了世界港口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及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我国沿海港口也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考虑我国经济形势及环境制约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沿海港口在以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我国港口的转型升级和一体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将是我国沿海港口今后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据此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港口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作为港口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港口企业和船公司在推动绿色港口的构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考虑到全球碳税政策的背景,同时兼顾客户群体的绿色偏好,分别探讨分析集中、分散两种决策情形下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的碳减排决策,其中分散决策下主要考虑以下情况:港口企业为主导Stackelberg博弈、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的Nash博弈、船公司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探究四种博弈情况下港航企业在碳减排方面的抉择。最后得出在集中决策情形下港航企业以及客户群体可以达到最优目标。其次分析不同参数对于关键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对港区征收碳税以及客户群体绿色意识的提高都会促进港口方和船方的减排力度。上述得出的相关性结论能够帮助政府制定合适的碳税条例以及为港口方、船舶方的决策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港口的飞速发展不断产生货物吞吐量亿吨以上的大港,但这些大港的综合实力并不是单纯以吞吐量作为依据,港口城市航运综合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围绕着航运活动中船舶、货物、港口三大基本要素展开,分析了航运服务的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从要素基础、要素产出、配套服务三个方面选取航运服务评价指标,运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指标评价模型,选取上海、广州、宁波等8个典型港口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周炳中  辛太康 《资源科学》2008,30(2):177-184
本文在阐述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7个主要港口城市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分析比较国内国际主要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港口城市在港口生产能力上的评价值为0.055—0.645之间,上海等城市与国际大港差距较小;但在经济发展能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等方面,评价均值分别为0.278、0.529、0.255,仅相当于国际港口城市同类评价值的50.3%、79.1%和33%。因此,可持续发展整体能力评价值在0.239~0.465之间,只及国际城市的50%,国内港口城市与国际差距较大。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间变化看,国内港口城市在经济支持和港口生产能力方面的提升速度相对略快,但智力支持、社会支持能力的增速变化远不及国际城市。为此,应通过发展智力支持系统、港口城市制度创新、港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延伸和腹地建设与扩张等战略,提升国内港口城市的发展能力,带动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Economic policy in Hong Kong is frequently cited as a shining example of the laissez‐faire model for development, with minim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owever, the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bigger role in the economy than is often recognized, responding to market failures,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needs of the business commun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policy in Hong Kong has mirrored the colony's laissez‐faire economic strategy, with little government effort to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r use of IT products and services. Hong Kong has become an advanced user of IT in several economic sectors and an assembly site for personal computer hardware. However, like much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computer industry is moving much of its production to China, causing concern about the future of Hong Kong's economy. While some people feel that Hong Kong can flourish as a financial and business services center, others feel that this role will be diminished as the Chinese economy liberalizes and other centers develop in mainland China. They argue that Hong Kong needs to upgrade it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develop technology‐intensive activities such as R&D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complement China's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The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respond with limited measures to encourage R&D, train more scientists, engineers, and managers, and support technology start‐ups. Hong Kong has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dustries to serve the Chinese market. It also can apply IT to other sectors to maintain its leadership as a financial, business services,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center.  相似文献   

17.
郭建科  郭姝  秦娅风  梁木新 《资源科学》2020,42(11):2145-2157
中非海运网络既是国际航运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保障中非贸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8年、2008年和2018年3个时间断面的中非航运集装箱数据, 深入探讨“海上丝路”背景下中非航运网络格局和其演化特征并揭示中非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看网络复杂性增强,中非港口联系广度与强度明显提高,“小世界”和无标度特征明显。网络呈现“纺锤形”结构,网络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轴-辐结构;②从网络节点发育及功能分化看,国内港口较为稳定,上海、宁波和深圳始终处于中非联系的前三位;新加坡、巴生港在中转港中占据主导地位;非洲港口出现明显的迁移,南非、北非、东非、西非各形成了区域性枢纽港,但没有形成具有大洲层面整合作用的枢纽港;③航运中间性是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重要推动力,航运邻近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作用显著,航运直达性对中国与非洲地缘经济联系的作用有限。中非友好互助历史悠久,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非地缘经济联系的加强,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与优化海运结构以提高对经济合作与联系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设立的自贸区港口对经济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本文围绕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体系,对上海等自贸区港口和典型自由贸易港进行系统的调查、设计和实施,获取丰富的资料及数据,进行持续的开放性译码、主轴性译码与选择性译码,提炼出典型自由贸易港发展过程的信息编码,并和自贸区港口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港发展模式,并给出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拓展了自由贸易港的相关理论及管理策略,探讨了扎根理论在港口规划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亚洲地区学科研究相对优弱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相对科学推动力为衡量基础,以学科研究“相对优势系数”为新指标,以ESI1996~2006为数据来源, 采用线图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聚类、相似性比较等方法,对亚洲地区论文产出七强进行了学科研究质量相对优弱势等级评价, 数据用SPSS处理。结果表明,除香港的大部分学科超出世界水平外,绝大多数亚洲学科研究质量都低于世界水平,而中国的学科研究质量属于亚洲七强中的弱势。  相似文献   

20.
梁华山 《资源科学》1997,19(2):10-15
香港1995年人口为6307900人,比上一年增长2.6%。香港地少人多,1995年的平均人口密度为5776人/km2,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香港经济自60年代以来持续增长,保持繁荣,主要归功于丰富且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对香港的移民对香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香港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热口迅速增加,其所占比重1995年达到77%,而同期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则下降到13.3%。香港重视发展教育,开发智利资源,保证了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新移民一般教育水平偏低,政府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