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古往中外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是以其独特完美艺术作品而文明于世。实际上艺术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创作是艺术家审视内心世界、探求与思索的过程。是艺术家心灵的写照、内心情感的剖白。创作促使我们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与所需的形式法则加以艺术提炼和升华,使之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化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使我们自己不断得以熔炼,最终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并不断完善着自我。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新安画派"中的两位主将渐江和查士标,在书法风格上迥然有别.渐江走"复古"的路径,行书学颜鲁公,楷书学倪云林,形成自己"苍老天然,简淡高古"的艺术风格;查士标跟随"崇董"的时风,兼学米芾、"二王",形成自己"俊逸潇散,气韵高远"的艺术特色.究其根源主要有三:其一,二人的人生遭遇和经历不同;其二,二人的性格不同;其三,二人的艺术取向不同.然而,不论二人的书法风格如何,他们的书法都能触及艺术的真谛:表达个人精神境界和人格追求."新安画派"的艺术家们在"师古"与"创新"的关系上开创了一条宝贵的经验之路.  相似文献   

3.
艺术,通常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人们把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特色,叫做艺术的风格。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有风格。这风格,就是一个教师在他的教学中表现出来的特色。比如:有人上课,条分缕析;有人上课,探幽入微;有人上课,妙趣横生。教学风格是教师精心独创的结果,它只能来自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来自教师长期的修养和渊博的知识,还来自教师善于抓住教材的特色,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相似文献   

4.
古元的《赶车传》插图作于1960年,对于这样一个特定年代的文学插图作品,它不仅仅是艺术家艺术道路上的一个创作体现,而且与当时的历史、文学背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对于这样一部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文学插图作品,又将艺术家一生的创作风格联系起来。故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分析,可贴近艺术家的视点体会一个艺术家创作道路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智孝 《阅读》2023,(74):64-65
<正>比利时艺术家文森特·巴尔偶然发现可以在物体阴影上进行创作。不同物体经过不同角度的阳光、灯光的照射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子形状,这些形状造型多变,非常具有趣味性。<正>比利时艺术家文森特·巴尔偶然发现可以在物体阴影上进行创作。不同物体经过不同角度的阳光、灯光的照射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子形状,这些形状造型多变,非常具有趣味性。影子艺术极具创意,风格多元又不失幽默气息,是一种全新的涂鸦艺术。  相似文献   

6.
胶东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语言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民间,是齐鲁文化和外来文化历史积淀的产物,体现着广大民间艺术家的审美观念、造型思维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都使胶东剪纸艺术彰显着独特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7.
哥雅被称作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班牙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创作的主要题材是战争与暴政.他用隐喻的手法、纪实的风格描绘了一幅幅传世的历史画卷.他的作品无论是描写平民日常生活的小品、逼真传神的人物肖像,或令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都让人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哥雅的艺术是近代西班牙时代精神的艺术表现,对欧洲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设计艺术中风格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它的地域因素,也有它的社会因素,受时代的制约、环境的制约以及意志品格的制约。在一定条件下,设计艺术风格也会发生演变。每一种风格的形成与演变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客观性,这就是艺术的法则。任何缺乏风格的艺术都是不能长久的,都是不能得到认同的。  相似文献   

9.
汤克兵 《美育学刊》2021,(2):107-112
艺术的真实应该是媒介的真实,即媒介的可见性与真诚性的统一。绘画的平面性或雕塑的三维性既是某种可见的感知物,同时也是一种令人揣测的亚媒介空间。艺术家通过对艺术媒介的巧妙操纵,凸显媒介的物性力量,开拓了审美想象空间,并以全然不同的方式来重构主体与真实的关系,这正是现代主义艺术将对媒介表现力的探索视为一种新的实践范式与审美意涵的原因所在。最后,检索现代主义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化逻辑发现,各类绘画艺术的主题即是媒介的符号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艺术中,人们最看不懂和最不易接受的是抽象主义,抽象艺术的欣赏需要必要的引导.形成抽象艺术欣赏主要障碍的原因不在艺术家,也不在艺术作品,而在于欣赏者旧有的知识结构及审美观念.欣赏抽象艺术首先必须摆脱传统艺术审美的框架,以新的视角审视抽象艺术,用现代精神体验抽象艺术的形式美.通过抽象艺术理论的了解,将揭示抽象艺术的精...  相似文献   

11.
钟锦的《词学抉微》把词体美感特质作为词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以康德哲学作为基准,融会其他哲学之后,确定了一个关于美感研究的基础,认为“士大夫们在小词中迷恋的并不是言志载道不予许诺的色情魅力,而是言志载道不能给予的作为完全自由愉悦的超越性美感”。他以先验研究作为基础,尝试从关感的基本心灵机能出发对词体美感特质进行剖析,认为词体表现的是超越性的美感,在词中则具体表现为艺术关、自然美和德善之美,其中德善之美是《词学抉微》在词学上最重要的创获。作者不仅区分了“益善之美”和“德善之美”,在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的基础上提出了“德善之美”,并且重新解读了“诗言志”的内涵,认为词上接了先秦儒家的诗教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学角度借“线”来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解读武术的线性之美.认为,武术的线性表达并不仅仅是身体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还是“武术精神”的表达与传承,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武术的线性之美主要表现为含有技击意义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构成多样化套路风格的流动之美、表现武术文化张力的中和之美,以及体现“天人合一”人文内涵的意蕴之美.武术技术动作长短、节奏、方向的线性变化,不仅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实践需要,也是当代武术向艺术武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表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广告音乐精华部分的音乐LOGO(标志性音乐),它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音乐的特征;比较和谐悦耳,能给人美的感受,能陶冶情操,是听觉的艺术.同时它也具有广告音乐的特质,有音乐美的特性,也有音乐促销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音乐LOGO出于广告音乐而又胜于广告音乐,它闪耀着创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谈谈《诗经》语言的"三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伟大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创作方法、章法结构、表现手段等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精湛的语言艺术上.本文从解读<诗经>作品入手,进一步探究<诗经>的语言艺术规律,以证明<诗经>语言具有鲜明的音韵美、形式美和风格美,即"三美"特征.这"三美"特征,充分体现于<诗经>各篇作品之中,成为展示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从而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语言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5.
旋律、和声以及音韵的民族化是体现手风琴民族音乐风格的基本途径。以群众歌曲、民歌、民间器乐曲以及传统古曲的曲调为素材,是中国手风琴音乐旋律发展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在传统和声的基础上融入民族和声因素,以替代或削弱西洋和声的功能性,使和声音响适应民族审美习惯和旋律调式特点.是手风琴民族风格的有效体现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一诗以悲伤的笔调叙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作者既采用了以哀景、哀事写哀情的手法,也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段,营造了浓烈的悲剧氛围,体现了此诗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从美学的角度,对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主题演出所体现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自然美、"敢为天下先"的社会美、中国风点火仪式的形式美、绿色行动与体育诠释的艺术美、舞台与视听的科技美五个方面的美学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剖析,并对口号与主题,主题表达的深度,音乐的选择,文化符号的筛选四个美学瑕疵问题进行评析。重新审视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有助于规避瑕疵,为以后再次承办大型体育盛会的构思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发现,体育舞蹈正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体育舞蹈对场地器材要求条件不高,动作富有美感,在高职院校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不仅起到了增强高职学生体质的目的,同时对提高艺术修养、完善个性心理,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主体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逸飞的绘画技法纯熟、风格独特,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浓郁的东方神韵。几组系列组画体现了他的艺术探索,并且都在中国和世界画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领悟到了油画创作的关轮关奂,还体会到了他对关和生命的眷爱。  相似文献   

20.
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