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2002,(Z1)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个孩子已读初二的大人了,也是《初中生》的忠实读者。我爱爬格子,但深感写作水平低,贵刊中的“写作窍门”“阅读走廊”等栏目顺理成章成了我的辅导老师。例如《切人要创新》《“一笔双写”的美妙笔法》《避免感情表达中的“硬伤”》等经验之谈,使我受益匪浅。另外,“名人随笔”也是我爱看的一个栏目。该栏目使我对久仰大名的作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是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总发现他们要么取料陈旧刻板,要么华彩词语堆砌而成,没有感情,没有真实的自己。作文成了负担,写作也只是在完成任务,那种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美妙早已不复存在。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并写出具有生命力的作文呢?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也是丰富的,只要学生拥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感情充沛,真挚亲切,本文试从诗歌的写作动机、外在表现形式以及理性思索三方面对这首诗的情感体现作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尤其是考场作文,"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几乎成了所有考场作文不可或缺的具体要求。而众所周知日记本身就是叙真事,说真话,抒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者》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感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目前作文考试的现状很令人担忧,许多中学生作文内容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有的竟人为制造"家庭悲剧",让自己的父母在作文中"壮烈牺牲",灰色作文、虚假作文也很普遍,其中虽有作文技巧方面的原因,但关键是缺少感情的投入。《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即作文要表达  相似文献   

6.
感谢你,朋友     
是你,《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悄悄走进我的生活中,和我手拉着手,为我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是你慢慢地指导我写作,让我在通往文学的路上,找到一盏照亮前进之路的灯,这盏灯是那样的明亮。是你走进我的内心世界,让我不再孤独,陪伴着我到黎明,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将永存着。是你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向我展示着美丽的校园生活、社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写作的意义,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家有很多高论。《左传》上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杜甫在《偶题》诗中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说的都是写作的重大。初学写作者往往还未动笔,就先望而生畏。也有鼓舞人心的。博尔赫斯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巴金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相似文献   

8.
陈明珠 《考试周刊》2012,(19):40-4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写作常提出这样一条要求: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要求与《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在教学中,我认为不能狭隘地来理解这种真实,把写作内容与现实生活完全等同,“认为理想的艺术是一种与现实完全等同的艺术,这是对真实性的误解.是受直观反映论影响的结果”,否则,写作教学就会受束缚.学生的写作也会带上沉重的枷锁。机械地复制现实,就没有了艺术创作可言,绝非《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作文写作的真实本意,且恰恰与《课标》倡导的创造性、想象性和情感性等基本理念相悖。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部分第二条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我们不妨将《课标》的这一表述,理解为《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文章的要求。过去,过分注重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写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体验、个性表达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写作部分第二条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我们不妨将《课标》的这一表述,理解为《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文章的要求。过去,过分注重习作知识、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写作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体验、个性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不知何时,写作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当在我的身边发生了有意义的事情,引起我的感动时,我就会把那些有意义的事作为我的写作题材,去酝酿,去构思,大胆地把它写下来。 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语言的丰富,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生活的体验。在父母和语文老师的引导下,我的生活常常有着新的乐趣──读书,在我的眼前常常有着柳暗花明的境界。在小学,我利用课余时间读过《格林童话》,读过冰心的《致小读者》;进入初中,我又利用课余时间读过《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唐诗三百首》……这些中外名著…  相似文献   

12.
安琪信箱     
我狂热地喜爱《篮球飞人》里的樱木、三井寿,明明是两个梦幻中的人,我对他们投入那么多的感情,或许太不值得,可是我没有任何抵抗力地被吸引住了。对一名中学生来说,生活空间真的是太小了,而心中渴望的空间又太大。这样近似于荒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对事物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思考和创造的动力。作文评语如果缺乏感情投入,就不能完全达到评改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我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注重情感投入,努力做到让情感占胜“理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用饱含激情的作文评语鼓励学生,让他们增强写作信心。  相似文献   

14.
各位GGJ(J哥哥姐姐)、DDM(M弟弟妹妹),大家儿童节快乐!我叫姚阳,来自重庆市渝北区多宝完小,是本期的特邀小坛主。我活泼开朗,喜欢旅游、看书、弹琴、写作。其实写作也不是那么难,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发现并积累新颖的素材,饱含感情地写出来,你也会尝到写作的快乐。不信,我们一起去观赏本期“的五彩笔坛”吧!在《“嗝儿”交响乐》中,我们可以尽情体味《写作带给我快乐》,畅想《未来的学校》,欣赏《精灵小蛐蛐》绝妙的跳跃神功,探寻《改变心情的手表》中的秘密!OK,出发!“哈哈哈……”“哈哈哈……”是谁笑得那么欢呢?哈哈哈!我也要笑颠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批改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有喜人的经验,也有事倍功半的苦恼。我们这些年来将感情投入作文批改,用感情杠杆启动学生的作文兴趣、情感,积极开发非智力因素,收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效果。我们的方法是:在批改作文中留作业引爆学生作文感情,用写《再读后记》架起感情桥梁,通过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生作文热情;开展精当的课外活动,巩固学生作文激情,并将感情热情激情煅成作文的感情链条。 一、引爆感情 引爆感情是教师投入感情的前提和接收站。我们不用精批细改法,也不用多批少改法,更不用学生互改教师抽查法。因为这些方法很容易因了老师的一厢情愿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至少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忽视了内因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我们采取的是“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诱发性批改法,在作文批改中适时适量地留一两道思考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诱发性作业。作业的措词充分考虑诱发性与鼓动性。如一个学生在一篇《面对七月》的结尾处写  相似文献   

16.
《草房子》写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生活。是我对一段已经逝去生活的回忆。在中国.那段生活也许是平静的,尤其是在农村。但那段生活却依然是难以忘却的。它成了我写作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7.
记得笔者在思考写作心理学问题时,曾经翻阅过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论创作丛书》,在读过《鲁迅论创作》、《郭沫若论创作》和《巴金论创作》三本书后,记下了好多张卡片。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作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郭沫若曾经提出:“激情是艺术创作的‘酵母’。巴金则说:“创作是一种感情的燃烧。”他在谈及长篇小说《家》的创作体验时,还曾明确提出:“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象在挖开我记忆的坟墓,我又看到了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他们的不同论述,都触及到创作激情在文学作品建构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高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她相识,从那以后,我们俩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是她开启了我写作灵感的大门,引导我在写作这片充满诗情的天地里一步步由稚嫩走向成熟,这位朋友便是《作文成功之路》! 考入师专,自由读的时间多了,在阅览室里读有关专业性的资料之余,我总是喜欢捧上一本《作文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说马正平教授在提倡一种非构思写作,也拜读过他的大作《非构思写作学宣言》[1],但毕竟因为了解不深,仅凭一些粗浅的印象和“非线性、非稳态”之类的概念,很容易让我联想起“后新潮诗人”的《非非主义宣言》之类的高论。等到我最近读了他主编的“高等写作教程系列”[2]教材之后,才不能不正视:他的这一主张和见解之于这个系列教材的研究成果,包括他的其他一些相关论著,是对长期以来流行的写作学研究的一个革命性的尝试。写作活动,作为人类表现自我和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人类个体的生命活动、生存活动和群体的交往活动、实践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个性化的体现,可在教学过程中,最让我叹息不已的是,学生的作文空洞无味,把自己置身于自己的地盘(作文)之外,冷眼观看,毫无自己的情感所在,更别谈以情动人了。我一直思考着,怎样让学生的作文传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