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对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患者康复情况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选取行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服务,通过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Ba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可以促进人工全髋关节臵换术患者的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8名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便利抽样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开展HIIT,共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显著降低。患者CDSS 、IPROS评分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可以改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对策与方法。方法:所有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进行护理指导与康复锻炼,出院健康宣教,并进行随访。结果:经临床评定、出院随访,所有膝关节置换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负重疼痛缓解,膝内外翻畸形矫正,膝关节屈曲达到90°。结论:由于膝关节功能主要体现在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所以康复的主要内容是受累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锻炼[1]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增强锻炼。  相似文献   

5.
选取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试验组.在入院48 h内、试验6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的FMA评分、MRS评分、BI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48 h内3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6个月后,两组FMA评分、BI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MR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干预后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健康教育通过提高脑卒中照护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运动功能康复技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促使患者早日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知信行(KAP)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知信行问卷的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知信行功能康复起到治疗作用,纠正不当的生活行为,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联合跌倒教育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6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跌倒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肢肌力[5次坐立试验(FTSTS)时间]、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分析干预6个月时两组运动情况[老年糖尿病特异性运动锻炼问卷(SEQ-SDM)]及跌倒率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FPG、HbA1c水平及FTSTS时间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BB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EQ-SDM运动知识、运动意愿、运动行为、专业支持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支持维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内,观察组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干预联合跌倒教育可有效减少老年T2DM患者跌倒率并改善其运动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周刊C版》2017,(21):93-9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本院行关节镜治疗的1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在经过各自康复治疗后的VAS、肌力测试(MMT)评分、HSS、Barthel评分等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护理后,研究组HSS评分的优良率、MMT恢复级数、VAS评分、Barthel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微骨折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配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恢复患肢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知信行(KAP)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4.6%,观察组为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DL评分为(66.5±18.3),对照组为(46.4±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的理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起到了疗效作用,可以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实施的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6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效果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1)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HS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2)两组干预前组间比较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干预措施的实施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且在干预实施后的不同时段均效果显著(P均〈0.05).结论:我院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患者所采用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7,(16):112-113
目的: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ONFH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37例采用活血通络汤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前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NFH患者予以活血通络汤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促进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属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门诊或出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性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康复组接受系统的家庭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采用Fugl-Meyer积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初、中、末三期评价。结果:初期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个月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家属介入早期康复治疗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日益成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多,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进行护理指导,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发生,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使病人基本了解有关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行走辅助器,并进行预习,进行自我护理,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减轻了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的思想包袱,也激发了病人对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能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我院骨科从2013年至今,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共52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一共收治了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30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0例.对照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qw、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gbid,膝关节短波、蜡疗1次/日.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JOA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集束化延续性护理模式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68例,均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集束化延续性护理组35例(观察组),常规护理组患者28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57.1%vs 32.1%,P=0.04),且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较好(P<0.05)。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前3天的各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的各个维度及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对策与方法.经临床评定、出院随访,所有膝关节置换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负重疼痛缓解,膝内、外翻畸形矫正,膝关节屈曲达到90°,是安全有效的.康复的主要内容是ROM锻炼及股四头肌、月国绳肌肌力增强锻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近年来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双膝晚期骨性关节炎(KOA)手术治疗和康复护理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发现,分期置换或同期置换以及分期置换的时间间隔存在争议,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护理方法无明显差异;TKA 术后非术侧的肢体复健可能与降低该侧关节 TKA 手术的风险存在相关性。这为促进 TKA术后患者关节复健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PDCA管理的Teach-back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将接受基于PDCA管理的Teach-back模式健康宣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透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HAMA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与同组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知识掌握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在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护理舒适度、护理态度、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依从性评分和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依从性评分和对照组同时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PDCA管理的Teach-back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种模式联合镇痛与单纯术后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入院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多种模式联合镇痛组(A组)及单纯术后镇痛组(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静息痛的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与B组患者术后72 h内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种模式联合镇痛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及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主动活动是有效、安全的。具有使用安全、副作用少、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