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课标》明确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不仅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训练,更是表情达意的思维训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训练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口语训练;第二步,写话训练;第三步,作文训练。其中,第三步作文训练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间进行,这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教师应重视作文的指导,对学生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轻松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想使学生的文章生动形象,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就必须要不断加强作文训练。要真正达到作文训练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毛病:学生往往将作文抄上作文本后就万事大吉。教师批改后发给学生,可学生常常只看看分数,不看批改,或者看而不思,思而不明,一次作文训练就这样草草收场。这影响了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每次作文训练,我尝试要求学生作后———小组批改———誊正———老师批改———学生再改的训练程序进行训练。现谈谈小组批改的体会。小组批改的好处是:1人们常常看自己的文章发现不了毛病,而读别人的文章能指出许多…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文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想使学生的文章生动形象,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就必须要不断加强作文训练。要真正达到作文训练的效果,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采取集中教学的方法,即一单元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教师在作文课上集中训练,这已成为教师作文教学的模式。这样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需要的时间长、速度慢、效率低。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了课堂作文训练的方法.通过多次实践证明,课堂作文训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将课堂作文训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许多学校在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能力。可是从农村实际情况来看,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写作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阅读量的减少使作文训练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②教材中作文训练的系统性与比例的失调使作文训练缺乏针对性;③作文评价手段的缺失使作文训练缺乏积极性;④学生写作兴趣的的下降使作文训练缺乏动力。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生作文不仅是遣词造句的技巧训练,还是表情达意的思维训练。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试谈作文教学中的过关训练广德排州中学叶清瑞从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悟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训练好学生的基本功。根据这个设想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作文过关训练。从初一新生开始,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的写作基本功。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是“书写关”。书...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从小进行培养。本文认为,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二是启发想象、联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长期的训练就会取得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证明,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实施快速作文教学,虽然比传统作文教学有优越性,但与预期效果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作文分项训练时间不足,训练量不够,根本无法夯实学生各项快速作文的基本功,从而制约着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综合提高。本人在快速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从中发现对学生进行日记训练,恰好能弥补快速作文教学中训练不足的缺点。可以说,写日记能够为快速作文教学添上奋飞的翅膀。   1快速作文“分项训练”的重任可分散在日记训练中。如图: 快速作文分项训练内容日记训练和它的对应内容积累素材(景、事、…  相似文献   

12.
栗巧 《成才之路》2011,(6):38-38
有人说: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作文是否也能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作文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宁同玉 《湖南教育》2002,(12):25-25
作文训练,是训练学生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运用各种手段(包括“教”的手法和作文内容对作者的触动等)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能动性,才能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1.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手段,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作文是个体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与他人交流情感的功能。作文训练时教师应创设情境,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最终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应从正面引导学生,善于从每一篇作文中发现值得表扬的地方,并大力表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内心想法。如:利…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作文教学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单靠训练一个方面是不行的;要从多方面入手,我认为:模仿写作训练,差生写作自信心训练,作文综合训练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训练。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些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机械的,是有血有肉的,认识到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多方面去调动作文的积极性。这样,水平一定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但在学校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普遍重阅读而轻写作,作文训练限于条件,效率低下,这是长期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老问题。虽然近年来作文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构建作文训练的科学体系还有待继续努力。本文就作文训练中的命题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作文系属练习,势不能不由教师命题。学生见题而知的,审题而立意,此其程序与实际作文异。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少不了作文训练,作文训练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它是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中心环节。因此,做好作文训练指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一环。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中学生的作文训练指导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在作文教学中,假如忽视了口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难以提高。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次口语训练也是一次作文训练,而且是无需动笔的作文训练。因为如果学生口语表达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形象生动.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所以口语表达不仅能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也是书面语言形成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造成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部分原因,一是教师用教阅读的思想方法教作文。二是作文课堂上学生口语训练多,书面训练少。教师言传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真正用于学生训练(听、说、读、写)特别是书面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少。三是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被忽视,被误认为读得好,就一定能写得好。四是作文教学缺乏两个程序:即教学程序和训练程序(中央教科所王晓霞语)。于是。我们尝试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形成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张迎东 《文教资料》2010,(14):74-75
学生作文程式化产生与日常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指导中过于强调技巧,轻视自由写作:写作方法指导过于单一,训练过程随意;学生的生活视野狭窄.感悟不深。学生作文思路有效拓展的主要途径是:充实生活,创新思维,敢于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