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秦代“狱计”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论决狱案和案情清楚的已决狱案之间的比率大小、已论决狱案中罪犯统计数字和郡向廷尉上谳狱案中涉案人员统计数字的比率大小,以及郡县上报囚犯因严刑拷打等非正常死亡的数字等。“狱计”文书是在狱吏处理的狱簿基础上汇总制作而成。上计时县廷所呈送的“狱校”,性质可视为“计偕”类簿籍,主要起核校“狱计”文书的作用。除了实行“狱计”考核外,秦代还建立起了从中央御史、廷史,到郡级监御史、执法、卒史,再到县廷之覆狱狱史、狱佐的覆狱机制,以应对狱吏在治狱时可能出现的“不直”或“纵囚”等问题。秦代为保证治狱活动在基层的有效运行,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司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的京师和郡县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监狱组织,狱所通常设在行政长官的官署“寺”内,狱外筑有圜墙,栽植丛棘,建置狱楼,或修造地牢,供奉狱神皋陶。监狱的规模有小中大之分,其容量分别约为囚禁数十、数百或千人以上。  相似文献   

3.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今年夏天.我也去了美丽的黄山。  相似文献   

4.
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小说《深牢大狱》是一部全面反映监狱工作生活的作品,其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荣誉和使命感以及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美好表达。  相似文献   

5.
李琼 《文教资料》2009,(2):89-91
谈论黄山、新安画派、黄山画派,目的在于认识黄山画派、新安画派对中国山水画的重要影响,认识黄山文化在我国山水画中的重要地位,更在于认识黄山画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以及其在当代世界绘画艺术多元格局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山天下秀     
自古以来,我们黄山就像一个女子“天生丽质”,“养在深闺人未识”。虽说古往今来赞美黄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也曾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相似文献   

7.
阿云之狱作为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阿云之狱的研究成果突飞猛进,虽然相关论著的数量偏少,但学术价值极高,按照研究的方向可大致分为阿云之狱相关史实研究、敕律之争及党争研究、自首问题研究及影响启示研究等四大方面,这些成果将阿云之狱的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史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空间有待拓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阿云之狱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加以整理综述,有利于学术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黄山日出     
在我的已忆里,黄山日出是最壮美的景象。记得那年在黄山,凌晨五点,我们一行人穿着大棉袄,手拿照相机等待日出。虽然正值盛夏,但山里依然十分寒冷。  相似文献   

9.
清朝“字狱”是我国封建时代思想专制统治发展的鼎峰时期。乾隆朝末期发生的《一柱楼》诗案,使得当时与乾隆帝以“诗友”相称的沈德潜亦未能幸免,但沈德潜在“字”上的遭灾并非只是受到《一柱楼》诗案的牵连,而是由于他所选辑的《国朝诗别裁集》已不符合当时统治政策的变化,所以沈德潜身陷“网”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柱楼》诗案加重了对他的惩罚。  相似文献   

10.
瞿同祖提出"法律儒家化"命题时,以晋律"准五服以制罪"为标志。这包含两层基本意义:一是晋泰始律之前的秦汉律令条文与决狱定谳是非儒学性的,尤其是未曾引入五服制;二是泰始律"准五服以制罪"才将刑无等级的法家律令改造为维护等级的儒家律令。通过对东汉时期典型案例"何侍搏姑案"的细致分析,可证汉代已存在以丧服决狱,并且,这一决狱方式颠覆了传统礼俗,使丧服由亲疏程度的表征,被异化为行为规范。于是,礼所原有的双向性原则被摧毁,代之以法的单向性原则。对于以服制入律的准确评价,不是欺骗性的"法律儒家化",而是"儒学暴力化"。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生命周期实质是在诸多外部因素影响下的旅游产品结构持续调整的过程,旅游产品结构调整贯穿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实证研究表明,黄山市已走过探索阶段、参与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今后理想演进阶段,黄山市旅游产品结构演化与调整验证、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查继佐与明史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浙江海宁查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中,查继佐因与明史案和吴六奇的关系而颇具传奇色彩。对于查继佐与庄氏史案,多数史料的记载倾向于他是此案的参与者,并受牵连入狱。但是,在了解此案的始末后,可知查继佐并不是明史案的告发者。而流传甚广的与吴六奇之事也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还这位历史人物以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黄山文明与历史的徽州文化存在本质的区别和形态的不同,但是深刻揭示并且自觉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现代的文明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康熙五年(1666),黄山慈光寺住持释弘眉编辑完成《黄山志》。该书刻成后多次被修改重印,加之历百年时光,如今已较为稀见。四川省图书馆藏有一部释弘眉辑《黄山志》,曾为李一氓藏书,书上有李一氓考证和题跋。题跋涉及以下问题:一是康熙时期出现的黄山志种类和程弘志辑《黄山志》的刊刻时间;二是书中黄山图的“缺帧”问题;三是释弘眉辑《黄山志》与闵麟嗣辑《黄山志定本》之间的“公案”;四是释弘眉辑《黄山志》的版本;五是李一氓收藏这部书的原因。文章将介绍基本情况,并对上述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的缺位,造成人们对黄山文化认识的混乱与错误。加强黄山文化的研究是黄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黄山文化的研究应厘清基本概念、分清文化类别、找出特性,走多学科综合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两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先后视察黄山,为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黄山人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两代领导人的旅游经济思想对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其指导下,黄山旅游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山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华东地区最荟萃的地区。已知高等植物有222科,826属,1807种。本文记叙了以黄山命名和冠名的高等植物32种以及其在黄山的分布现状,这些植物要么是只产黄山,要么是模式标本采自黄山.要么是首次在黄山发现。  相似文献   

18.
民间体育发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是历史的沉淀,具有强烈的民俗性,尤其是原生态的民间体育,更是民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研究黄山市民间体育旅游开发可以满足民众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旅游业的开发,有利于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皖南古村落黄山市千村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皖南古村落已于2000年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县的西递、宏村两个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类似西递、宏村的古村落在今黄山市所辖范围有5000村之多,在"徽州文化圈"的周边地区也多有遗存。这些古村落如群星拱月围着世界名山黄山,在中国中部形成世人瞩目的中国最美的乡村。黄山市人民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采取强力措施,对1022个古村落、6709幢古民宅、13027棵古树及其他遗存进行抢救性保护,简称"千村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20.
黄山是徽州文化构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结合的板块,在新兴显学——徽学研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关于黄山名称的由来,历来沿用“黄帝炼丹”说。本文从许承尧设疑发端,例举《旧唐书》、唐诗和道家学说,质疑传统说法,提出黄山名称是源于《易·坤卦》:“天玄而地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