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GIS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缘起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时序与空间是学生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前提,是学生理解历史的必备条件。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考试反馈中发现学生反复出现"历史时序不清、空间分布不明"等问题,尤其是学生的空间感,较时间感更为薄弱。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历史现象都发生于特定、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能对史实有准确的把握。脱离特定历史时空去看待史实,如同缘木求鱼。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它却是部分教师忽略的要点,这也使许多初中生仅能机械的记忆或孤立的认识历史事物,无法形成宏观认识,更无从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前后因果关系。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3.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和本质体现。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意识。时空观念意识是历史学科特定的学科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要想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就要深究时空观念的呈现方式,了解其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其培养路径就可以更加多样化。下面就以《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为例,谈谈初中历史课堂时空观念培养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方面,其中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中考查时空观念素养的试题非常多。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时空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能力,其能让学生将特定的历史发生时间与发生的空间相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深入,时空观念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1]据此可知,"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表时序的纪年、断代、时间轴、大事年表和表空间的历史地图,更重要的是从时代特征及地理环境(尤其是其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的视角,也就是一种社会环境的视角)来解释史事。  相似文献   

9.
<正>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史实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掌握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时序性和空间上的序列性,成为历史学科学习的最基础、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学生认识历史必须具备的重要观念。但由于对"时空观念"历史学内涵认识模糊,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泛化"和"窄化"现象。"泛化"主要表现在将"时空观念"概念复杂化、繁琐化,从而使其脱离了课堂教学;"窄化"主要表现为将"时空观念"理解为"简单的线性序列",仅将历史中时间和空间理解为物理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与培养路径是当下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时空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认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等素养。在《抗日战争》一课中,授课教师对时空观念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采用了"核心素养—核心目标—核心问题—重要时空(大事)—特殊时空(事例)"的设计思路,首先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目标,其次立足核心素养提出核心问题,再次依托核心问题选择重要时空节点,同时注意到了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正>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在历史教学中的直接呈现就是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既是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同时,课程标准也对时空观念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水平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与分层。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相互交织,构成历史学的“直角坐标系”,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将时空观念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即思维意识和思维方式。有专家认为,初中阶段以训练思维意识为主。思维意识主要指反映、感觉,属于浅层思维,主要包括时序思维意识和空间思维意识。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形成具象化的历史认知,这是最基本的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是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怎样的时空观念才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这需要我们不仅仅思考"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而且应当进一步思考"怎样的时空联系才更有价值"。本文拟以"时空观念"为例,谈谈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历史教学落点。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高中历史教材是以专题(模块)编写,无形中割裂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尤其历史时空概念不够明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础——即联系事物特定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本文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进行寓"时空观念"于史料实证教学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因此,进行历史学习时,我们要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时空观念”。历史教科书中每一课包含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7.
<正>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中指出:“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如筑屋而拔其础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其中,关于时空观念学业质量水平4的要求是“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8.
<正>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学科素养,需要在深刻理解时空观念内涵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自觉运用时空观念,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时空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时空观念理解历史的学科能力。美国史学家怀特认为,历史叙事中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未被加工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编年史;通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将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写入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观察和认识,认清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史学产生后,人们把时间脉络认同为历史的基本特征[1]。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现象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时空观念是必要且必须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搭建起事物纵向和横向的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西周分封制的讲解为例,论述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