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外语既是为了掌握其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掌握这一交际工具,同时也需要学习和了解其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语言运用的是否恰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共同提高。本着重论述了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并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建议。这对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交际能力理论,交际途径原则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发展的产物。交际能力理论,交际途径原则促使外语教学研究从以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过程为中心,促使外语教学的重点从句子水平的形式准确上升到语篇水平的意义流利,从而引起了外语教学理论的革命和外语教学实践的飞跃。交际途径是外语教学的一种大纲设计法,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的外语教学原则。交际能力的内涵决定了交际途径可以成为不同外语教学流派的汇合点,可以成为语法词汇大纲与功能意念大纲之间的一种拆衷。探索交际途径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的突破点在于,如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妥善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将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应该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的,个性化的,铃铛样化的,折衷化的。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语言交际共同形成交际的完整过程,深入研究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外语教学,非语言交际与跨化交际,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跨化交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对外语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通过比较交际能力、跨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和分析我国目前外语教学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向,对当前外语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从理想的交际过渡到跨化交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益凤 《教书育人》2001,(12):38-39
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总和。而化背景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并代代相传的实践知识和信念。一种语言的化背景知识是极基物。鉴于外语教学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将所有化背景知识全部传输给学生。这样势必要进行取舍。那么,取舍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内容应该而且必须放在语言教学中,哪些内容可有可无,放在语言教学中?有人把化仅仅看作是有关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等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综合,因而在语言教科书中大量地加以介绍,课成了介绍某一方面常识的专题。化背景知识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我们要分清语言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不同性质,了解什么是知识化,什么是交际化以及它们概念的特点,了解它们在外语教学中的各自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与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传播社会化知识,以培养他们的跨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五种要素,即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社会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宵步提高外语教学中的化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即应培养学生习得语言形式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quistic competence)又要培养他们在社会交际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形式的能力,即交际能力(communicatve competence)语言应在化中教授,语言学习应在化学习中进行。社会化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真正掌握英语化,促进外语学习 。  相似文献   

8.
Presentation在ESL课堂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sentation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课堂交际活动的一种形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作者论述了Presentation应用于第二外语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介绍了它的优势,并且谈到了教师的策划及组织工作。对于Presentation的准备及内容编排也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其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把交际作为外语教学的目的,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应培养的主要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处理好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关系,运用交际法进行语法教学,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语言是思维的基本形式立论,讨论了语言学习中外语与汉语的辩证关系,认为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基础语言,其水平的高下不仅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也会影响外语的应用。强调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不应忽视提高母语修养。  相似文献   

12.
由于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如今,文化语言学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跨文化交流也成为我们英语学习的热点。要用地道的外语与外国人进行交际,避免各种各样的误解和隔阂,不但要理解他们的语言,还必须理解他们的文化。文章拟从习语、谚语角度来探析中荚民族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试议口译能力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从口译的实践特点及口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论述了口译能力的基本构成,认为口译能力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终极能力,旨在强调在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时应以培养他们的口译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不仅应该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导入。目前许多大中专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外语教师在外语授课中仍采用以语言知识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外语教师进行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外语教学时,应注重相关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人才,所以就外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这一问题,本文从社会发展、全人教育和新一代独生子女成长、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教学本身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出发,论证了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定位比较明确、 具体,实用性较强,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都要体现职业倾向性。外语作为一种辅助技能已不仅仅 是求职者的优势,而成为必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外语教学同样应与学生的未来职业联结起来,外语课也应体现 一定的职业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是创造力和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文章从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研究方法和适应异国文化、学习异国文化、采纳异国文化的观点等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两方面,对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创造力,还对于文化心理学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可以采用纵向、质性的方法、神经生理指标等多种手段对于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相关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How can one mak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interesting to boys and girls? They can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much easier, if they go to the country in question. But as this is not possible, we have to find means to conjure up similar circumstances in our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19.
《外国文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审美中得到教育,获得道德的提升,这是目标之所在。针对目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教师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有提升的空间。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以生动的讲解为核心,辅之以双语教学、多媒体、讨论法和比较法,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 tremendously advantageous situation that emerged after the third plenum of the party's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has given foreign languages an especially important role to play. At the present moment, in many areas such as technology, medicine, foreign trade, and social sciences, there is a massive and urgent demand for foreign languages. Quite a few people engage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edical doctors, are anxious that their limited command of foreign languages impedes their ability to play to the best their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professional standards directly affects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in other areas. The new situation impels us and gives us a sense of urgency and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foreign languages will serve not on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spiritual culture but in that of our material civilization as well, and how they can contribute to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