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问题颇多,近年来语文教学也倍受争议,批评的重点之一是语文教学效率太低效果不佳,其实这个问题语文教学界的老前辈吕淑湘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提出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花时最多,但是依然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追求有效,而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亟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
巢宗祺先生在<谈谈"语文素养">的讲话中指出"提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是非同小可的."这确是关系语文教学成败的重大问题,值得语文教育界关注研讨.  相似文献   

3.
张玉新:张翼健先生生前主张语文教学要走民族化的道路,有人误解为语文就是民族的,怎么还要再"化"呢?其实是把"语文教学"偷换成了"语文".在翼健先生的语文教学走民族化之路的主张中,语文教学要启迪学生的灵性则是核心的理念.十多年前他曾召集一次关于灵性启迪的研讨会,大家对这个问题展开过广泛的讨论.今天我们就此问题再进行探讨,目的不在表明我们已经对此有多深刻的认识或者多么重要的建树,而是在于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共同探讨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当然,同时也是对翼健先生的缅怀.  相似文献   

4.
三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语文教学研究者针对叶老提出的"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多次进行了改革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看,语文教学效果不彰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正>"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经是今日语文教学的一种共识,因为只有把"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才有讨论价值。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写道:"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1]。"这里的"语文意识"其实就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少、慢、费、差"等高耗低效问题,究其原因除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尚存争议外,一些教师教学思想落后,态度不端、教法陈旧、单一等也是造成低效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提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志公先生是"语文三老"之一,在语言学界、语文教育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在二十世纪我国历次的语文教育改革中,能够独具慧眼,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在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教学等方面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充分说明了张志公先生在不断深入和不懈努力地钻研语文教育,这些见解也是当今语文教育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国当今的语文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清 《湖南教育》2013,(6):46-47
我读了程少堂先生的文章《"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初中语文教与学》2009年第8期下半月刊),还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语文味"这个概念有了一些了解。读完了相关的文章后,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真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指程少堂先生所说的真正的"语文味",的确是太美了:能够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动之一.同时电是语文教师们所认为最棘手的教学问题。因为这一领域存在着许多争议:深不得,浅不得,碰不得。在各种语文测试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很好,往往丢分于作文,但这种情况常常被视为正常现象,殊不知这是教师们逃脱责任的一种说法,那如何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探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探索着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也总算摸到了一点门道,就当建议与大家聊聊吧!  相似文献   

10.
王荣生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入手,从教学内容入手.崔峦先生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要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为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实现这两个"变为",关键在于开发课文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芳芳 《教育》2014,(6):36
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传承着文化和思想,是一门有灵性的艺术。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现代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也提出:"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要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因此,笔者理解为,"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有语文味:有了这个味道,你的语文课才美。听你的语文课如同在品尝一道佳肴,品一杯美酒。因为你的课堂浓缩了语文的精华,让人真正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依然严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提出过严厉批评:"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而这2700多课时达到了当时总课时数的30%。时至今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恐怕答案依旧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发表的《金山宣言》坦承:"更让我们感到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什么,什么不教;文本解读止于何处;学生应学什么,什么不做要求……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存在广泛争议。围绕"语文"教,应当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4.
唐香萍 《现代语文》2007,(10):123-123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说出了语文教材的实质。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学校语文教育"究竟应该教"什么样的语文",培养具有"何种言语态度和言语能力"的人,实现"什么价值",是语文教育的本原问题。本原问题不清,是现代语文教育始终处于争议、摇摆之中的根本原因。近十余年来,一些语文教育研究者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思想方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语文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致使语文教育正在失去"信度"。澄清语文教育的本原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立定宗旨,逐步形成教学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语感"这个话题,对于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并不陌生,它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成了语文教学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良好的语感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既然语感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以大量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如若要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到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即教师一味进行繁琐的语文知识传授这一类陈旧地教学模式。而是应当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建立亲近教学课本、感知课本内容的条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要在"做"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进而深化自身的语文水平与实践能力。而课  相似文献   

18.
苏培成 《现代语文》2005,(10):95-96
<现代语文>2005年第5期发表了余昊东先生写的<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学现代化>,余先生认为"语文现代化包括四大方面:1.语言文字本体的现代化;2.语言文字应用的现代化;3.语言文字研究的现代化;4.语言文字理论的现代化".余文把这四大方面一股脑儿都装进了语文现代化这个筐子里,本文拟就什么是语文现代化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记得著名语文教育大师吕叔湘先生曾在1978年就尖锐的提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近30年过去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状况如何呢?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  相似文献   

20.
张萍  戴林东 《语文天地》2013,(18):53-56
关于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雒晓春称:"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和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包蕴的丰富内涵。"(参见《语文教学应凸显语文的个性》《教育探索》2006年第7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在坚持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育要培养与弘扬"语文精神"这个重要命题。郑逸农先生在新课改发轫之初就振臂高呼,要"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