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看了新编课本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三册以后,觉得的确是一本质量较高的教科书。现在把个人看到的一些优点提出来简单地谈一谈,以供将要教这本书的同志们参考。先从全书的系统来看。这一册的内容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八十年间的历史。编者基本上采用按照年代次序叙述的方法,把八十年的历史事实分成四编。当然,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在科学上尚有争论,但是慎重地选择一种说法,原是编教科书的唯一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是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教授根据他2013年8月在韩国成均馆大学主办的“中韩历史教育的现状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改写而成。朱汉国教授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编,对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民族观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文就表达了他的一些见解,值得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3.
著名学者葛兆光说:“我对现在大学教师不教书深恶痛绝。”近年来,他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教书上。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也深感现行的教科书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以他开课的中国思想史为例,他认为现行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缺点是:一、都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二、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三、没有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4.
周全 《华章》2013,(28)
夏朝的奴隶制国家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从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到春秋、战国的封建国家以及现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形成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民族发展历史,这是从民族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历史的发展态势,也是比较普遍的历史分析方式,本文将拟从历史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以“龄记版”和“人教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为“蓝本,以秦汉史为例,比较香港与内地中国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的异同,分析各自在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上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资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空的教师们在集体编写“中国历史纲要”这部讲义的过程中,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曾经发生过激烈的学术争论。争论中的一方——他们的意见集中反映在现在出版的“中国历史纲要”内,而另一方,包括我自己在内,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意见。1955年一月到三月,我曾把我个人的一些意见,主要是对该书后半部的不同意见写出来,希望继续争论下去。现在“教学与研究”准备发表我去年所写的这篇稿子。由于个人的意见到现在仍无变更,并为保持当日争论的本来面目起见,此次对原稿除在文字上有所删节外,内容上未予改动。这些意见只是个人的不同意见,并不是我对该书的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越南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叙事模式进行分析、解读和归纳。教科书世界史部分展现出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英勇抗击列强侵略的近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中国。为了迎合越南民族主义发展的需要,教科书越南史部分在对古代中国的书写过程中,将中国描绘成“北方侵略者”的负面形象。通过梳理教科书的中国书写与形象建构方式,以期展现当代越南青少年“中国观”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为今后如何增进中越两国人民的沟通与理解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蒙古国是中国北方重要邻国,而对蒙古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蒙古国现行6—8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从夏朝到清朝的中国古代历史。总体上看,蒙古国现行历史教科书展现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且作为定居的农业文明中心存在的文明古国。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蒙古国历史教科书在记述古代中国的历史时尤为重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对元朝的历史定位、清朝在外蒙古地区的政策的负面评价等,显然是蒙古国国家意志的体现,这对于蒙古国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形成对中国的认知会产生根本性的持久影响。中蒙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应考虑到历史教科书对青少年形成他国认知的深刻影响,展开有关历史教科书的交流合作,在聚同化异的基础上达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倡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如此。由于历史教科书的语言高度凝练、言简意赅,在新授课阶段历史教师必须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补充,以使历史课堂生动风趣且充实饱满,是为“由薄到厚”;复习阶段时教师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是为“由厚到薄”。但是增加历史的“厚度”,对课本的历史知识进行拓展补充总要有依据。巧妙利用课本或历史地图册中的地图进行拓展补充,不失为增加历史“厚度”的好办法。下面我就以《中国历史》(人教版)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科书肩负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其他的教育使命,是一个国家史学界主流研究成果的精华。在中韩两国人文领域的合作中,历史教科书的交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记录在韩国初中和高中教科书里的中国历史内容作参考,探讨韩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叙述特点,在洞察韩国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韩国人的中国观的同时,希望也能探求解决两国历史和文化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历史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反映了日本当前的主流历史观,也预示着日本在将来对于本国历史和他国认识的导向趋势。为使我们能够对日本教科书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本课题对日本教科书涉及中国的内容按事件顺序以主题形式逐一整理、归纳,并在客观立场上对其分析.从中考察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中国观。由于日本教科书的编排体例是以日本的发展为主线.世界史只选取和日本相关的史实作为理解日本的背景而出现。通过这一线索,可以探究日本人是如何审视他们的国家和中国所共同走过的那么多年的历史的.找寻日本教科书问题的根源所在.起到促进中日沟通的桥梁作用,达到双方坦诚相待、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与内地的政治制度不同 ,所实行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差异 ,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方面亦有异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编发自由 ,选用自由香港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采用“自由制” ,即历史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完全自由 ;同时 ,历史教科书的使用也完全由学校自行决定 ,无须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认可。这与内地长期采取“固定制”是完全不同的。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历史课程纲要》 ,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 ,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作为编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指南。各出版机构可约请作者数人 ,根据这…  相似文献   

13.
我最近看了一套新编的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书名为History in Progress(发展的历史),是英国海涅曼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这套教科书竟然罕见地提到了中国。第一册里有4页介绍中国,第二册有8页。  相似文献   

14.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历史教科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历史教科书发展史、历史教科书的宏观和微观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推进历史教科书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开拓选题,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加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 ,其中随着教科书多样化和发行渠道多元化的推行 ,教科书出版发行的长期垄断局面将被打破。教科书出版发行出现竞争的局面 ,这无疑已成为 2 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闪光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几家实力不俗的教育出版社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教科书 ,投入教育市场 ,的确令人鼓舞。然而最令我们关注的却是历史教科书 ,曾经满城风雨的历史教科书风波 ,现在想起来依然让我们心有余悸。正所谓“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那么在如今教科书编写和出版发行基本“放开”的背景下 ,如何避…  相似文献   

16.
王斯德、王家范先生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上册 ,初中一年级使用 ) ,由华东师大出版社于 2 0 0 1年 8月出版。这部教材是在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推出来的 ,在内容和形式上 ,反映出推陈出新的独创精神 ,对建构适合素质教育的教材体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历史》在内容和历史分期方面 ,避开了中国古代史社会性质和历史分期这一敏感、繁杂的问题。在近四、五十年中国大陆上出版的各种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 ,是第一次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 ,其与众不同之处 ,于此可见一斑。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和…  相似文献   

17.
扶桑社历史教科书给我们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斌 《历史教学问题》2006,(3):111-112,13
2001年,由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协会”组织编写的《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由扶桑社出版并获文部省审查通过,这部历史教科书由于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历史,受到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激烈批评。但是,2005年,这部历史教科书仍然再次获得审查通过。据征订统计,2006年,日本将有0.4%左右的初中学生使用这部历史教科书,虽然绝对数不大,但这比起2002年这部历史教科书初次使用时0.038%的市场占有率,数量的增加是很明显的。了解这部教科书,分析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扶桑社的新历史教科书体现了错误历史观:第一,顽…  相似文献   

18.
孙智昌 《学科教育》2000,(7):30-34,41
历史科学书中如何认识和描写“南京大屠杀”,关系到如何认识历史,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大问题。中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各家教科书对这一事件都有详细描述,都配有插图,都设计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习题,由此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日本历史教科书把重点放在这一事件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上,描写这一事件的分量也很少,同时还存在着史实错误。我们希望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教育好下一代,让中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二战前和战争中实施“国定教科书”制度,推行“皇国史观”教育。战后“国定教科书”逐渐向“审定教科书”转变。这一趋势遭到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三次大的攻击,日本的教科书也相应出现了总体上的“改善”或总体上的“改恶”的三次大的动荡局面。我们应在了解两种倾向斗争中的力量对比和把握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最新动向后,确定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如《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老师所说,“课改过程中的问题很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好的教材不但可以教育学生而且可以引导老师,不好的教材会扼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且可能造成错误的情感价值观。网上“愤青”的言论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广东已经使用了三年,据我调查,教师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