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而长期与子女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此显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同样存在留守儿童群体。经济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是由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福利保障及随迁子女进城就学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集中教育管理。此外,还应建立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面对家庭缺失的留守儿童,学校决不能无动于衷!学校必须采取应对的关怀策略。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成为众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中地。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从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三个优先"真情关爱、采用特殊教育等方面去关爱留守儿童,真正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已引起政府部门、学者、舆论界与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现状 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学校实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等,可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责任,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张续林 《甘肃教育》2014,(12):36-36
正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在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这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应从学校做起。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扩大,这一特殊群体日益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隔代教育的作用下,祖父母对这些留守儿童过分溺爱,加之祖父母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令人担忧,而学习问题是其重要的一面。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微课促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改善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在农村中大规模出现。家庭监管缺失、学校教育不足以及社会关注不够等原因导致一些未成年犯罪问题在这一群体中发生。本文通过探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特点,并分析成因和防治措施,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控制这一现象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7,(14):214-215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是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是随着“农村留守”的数量与日俱增,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解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孙正祥  陈利明 《考试周刊》2014,(66):174-174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将长期存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自卑、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叛逆等是他们心理问题的显著表现。因此,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农村教育事业和关爱下一代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而进入青春期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健康状况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所关注,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叛逆心理做出了新的阐释,并以内江市部分中学为例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叛逆心理进行了现状分析,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社会大众媒体、农村地区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方面进行了成因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0-13
农村留守儿童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催生出的一个群体,他们艰难的生活现状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重点介绍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基本理念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和成因,并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路径做出深入探讨,提出从建立中长期介入策略、完善学校教育政策、协调经济发展以及支持家庭等方法上解决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朱万民 《考试周刊》2009,(52):205-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打工赚钱,将孩子留在家中,形成"留守一族",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学生总数中占的比重逾半数.这些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及教育者的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了一只只"孤雁".这一新生特殊群体的教育似乎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劳动力作为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逐渐转移到城市,使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现阶段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健康成长。以宜宾市江安县井口镇幼儿园中一班20名留守儿童为观察对象,探讨家庭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对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扶贫是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域5县32所乡村学校105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但同时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学校需要整合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方法和创新帮扶实践体系,以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刘崇 《辽宁教育》2014,(11):5-7
现阶段,随着农村教育的逐渐完善与发展,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受到国家教育机构与社会的关注。面对这些留守儿童,笔者结合农村教育实际,从心理、教育、行为等方面分析这些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一套新的教育方式:"用不同的方式改变相同的心灵,让相同的心灵带动不同的孩子。"希望为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