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初战大草     
郭铁钢 《垂钓》2013,(6):34-35
草鱼又称鲩鱼、草根,属于鲤科,淡水大型鱼类,成鱼最大个体可达30千克以上,被列为四大家鱼之首。每年初夏,草鱼都异常活跃,觅食量大,吃食猛烈,因此就到了垂钓草鱼的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又称草鲩、草棒、草棍、鲩鱼、白鲩等等,民间叫法较多。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本是我国特有的鱼类,现如今已引进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草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暖胃和中之功效。因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常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胆有毒,家庭烹饪时尤其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酸饵钓草鱼     
张乐平 《钓鱼》2008,(19):42-43
草鱼以食草为主而得名,又名鲩,俗称草棍。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垂钓品种之一。草鱼的食量大,生长发育快,星罗棋布的鱼塘、湖泊、水库都是草鱼出没的地方。由于草鱼个体较大,中钩后冲劲足,遛鱼时感觉很爽,因此让很多钓友痴迷。草鱼性温顺,食性杂,除了吃嫩草外,活虾、活蚯蚓及各种香味的面食、糟食它都吃。  相似文献   

4.
徐艳文 《垂钓》2014,(10):38-39
草鱼又名白鲩,俗称草根鱼,生长发育极快,全国各地的鱼塘、湖泊、水库中都有它们的身影。草鱼食量大、食性杂,除了吃嫩草外,还会吃活虾、活蚯蚓及多种香型的面食或糟食。由于草鱼个体较大,中钩后冲劲儿十足,因此成为许多钓友喜爱的对象鱼。很多钓友都认为草鱼主要以草为食,所以在配制草鱼饵料时多在“草”上打主意,选一些清香嫩绿的植物叶子来制作窝料或钓饵。  相似文献   

5.
杨天举 《钓鱼》2011,(9):32-32
草鱼学名鲩。《本草纲目》云:"其性舒缓,故曰鲩。俗称草鱼,因其食草也。江闽畜鱼者,以草饲之焉"。草鱼系鲤科鱼类,体型修长,圆筒状,体色青黄,头部宽平,口大端位,咽部梳状,硬韧,能咬断草茎叶片。草鱼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游弋于中上层或表层觅食,为半洄游性鱼类。  相似文献   

6.
草鱼     
王长工 《钓鱼》2013,(4):17-17
草鱼,古称“鲤”,也称“鲩”“草青”“白鲩”“混子”,淡水可钓鱼种之一,我国四大家鱼之一。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尾部侧扁。体青黄色,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点灰黄色。  相似文献   

7.
草鱼名鲩,又名厚鱼,本性食草,俗称草鱼。由于全国各地钓场环境不同,草鱼为了生存,故所摄取的食物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8.
沈稼青 《钓鱼》2005,(16):37-37
草鱼古称鲩,现称鲩鱼,俗称草包、草根,为大型的草食性鱼,喜食各种水生植物与陆草,且食量较大,范围很广。据有关资料记载草鱼夏季的摄食量为自身体重的10%~20%。苜蓿的叶,芦苇的嫩心、南瓜花、嫩蚕豆、玉米、鱼腥草,等植物都是它喜欢的食物。草鱼因吃钩凶猛,挣扎力强的特点,深受广大钓友所喜爱,正因为如此,很多钓友利用草鱼食草的食性、不耐氧的习性,用浮钩钓取。虽说浮钓草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法,但如不能正确地使用钓组,往往也会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9.
郑博元 《垂钓》2008,8(9):65-65
草鱼,又称鲩鱼,属鲤科,是与青鱼比较相近的鱼种,其体色近似于鲫鱼,常见灰白、草黄、金黄等色。草鱼与青鱼、鳙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淡水鱼,大个体者可达到数十千克。从食性上看,草鱼以草为食,因其饲养成本低,全国各地有很多放养草鱼的池子,同时很多水库出于清除水草兼增收效益的目的,也大量放养草鱼。  相似文献   

10.
草鱼又名鲩,以喜吃水草及陆生草而得名,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食量大,消化力强,生长快,个体大,而且数量多,分布广,是广大钓友垂钓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在水体中它属中上层鱼。草鱼喜欢在水草丛生处活动、觅食。它在水体中行动敏捷,警觉性高,有时会游到崖边或水面觅食,但稍有响动,它便会迅速逃遁。在不同的季节,因受水温的影响,它会活动在不同的水层,对不同的饵料产生兴趣。要想钓获它,我们必须随机应变,还必须选择好相适应的钓具、钓点,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钓法及钓饵,现介绍给钓友们参考。钓具的选择钓草鱼可用手竿和海竿。手竿选择5.4~7.…  相似文献   

11.
刘国信 《钓鱼》2007,(10S):34-35
乌鱼,又名乌鳢,是生活在静水体中和半流动水体中的凶猛肉食鱼类之一。乌鱼适应性强,分布广,繁殖快,生长迅速,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夏钓蒿草丛     
杨武昌 《钓鱼》2010,(12):49-49
夏天一到,湖畔的蒿草、蒲草等杂草长出二三尺高,鲫鱼、草鱼、鳊鱼经常会光顾。在这些草丛中垂钓,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几位钓友常在这些草丛中垂钓,每钓不空,钓获好时可达三五公斤,二三公斤是寻常事,钓获的几乎全是大鲫鱼,有时也会碰到大草鱼。碰到大鱼时,由于草多,不易遛鱼,最好不要收竿,提出鱼头,绷紧钓线,让鱼在原地消耗体力,待其体力耗尽,再往回收竿。当然,主要是钓鲫鱼,  相似文献   

13.
一、择机选时钓高温 1.浮钩钓大鲩。一般环境气温在30℃以上,烈日炎炎的天气外出垂钓,往往人感觉热得气喘吁吁,此时鱼类基本上都从底层游向上层。因为中上层水体含氧充足,草鱼此时表现得尤为活跃,时而在水面上嬉戏打花,时而抢食水面上的水草或浮游生物。此时正是浮钓鲩的大好时机。其方法有二:一是做草窝。因养鱼塘中一般没有水草,可用岸边的青草、菜叶扎一大草窝,草窝直径约0.3~0.5米。将草窝抛距岸边8~9米,越远效果越好。约摸半小时,草鱼便围着草窝拽草。浮钩上可用的钓饵很多,如青菜叶、西红柿、大青虫、嫩毛…  相似文献   

14.
何川 《中国钓鱼》2006,(4):36-37
草鱼在鱼苗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幼鱼期兼食昆虫、蚯蚓、藻类和浮萍等,体长约达10厘米以上时,才转变为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为多。可见,草鱼从小到大要经历食性的转变,由食肉的小家伙逐渐过渡到吃草的大个体。草鱼摄食的植物种类会根据生活环境里食物基础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说白了就是这些家伙不太挑食,附近有什么就吃什么,要不怎么能闯遍大江南北,甚至远渡重洋呢。据解剖统计,草鱼不仅吃水中的黑藻、苦草、黄丝草、马来眼子菜、凤眼莲、聚草等水生植物,而且陆生植物中的黑麦草、稗草、苣荬菜、紫花苜蓿、苏丹草等也成为上佳选择,就连各种瓜叶、菜叶和甘薯叶等也常常拿来果腹。  相似文献   

15.
鱼类图谱     
三角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俗名鲂、鳊、三角鳊、乌鳊、花边、火烧鳊、平胸鳊、法罗鱼。鲤科。体高,侧扁,全体呈菱形。口裂钭,两颌具角质层。栖于淤泥或石砾底质的敞水区,为淡水中下层鱼类。杂食性,以物性为主。成鱼主食苦草、轮叶里藻、淡水壳菜及水生昆虫、和小鱼等。产卵期在4月中~6月底。3冬龄性成熟,亲鱼体具星。怀卵量约3.5~17万粒。产卵场在湖泊具流水或静水但有花的浅滩,水温为19~28℃。卵径1.2~1.4毫米,稍带粘性。长较快,个体较大,一般2~2.5公斤,最大达5公斤。在我国布极广,为较大型的经济鱼类,产量较高,是重要捕捞对象一。由于颇受欢迎,目前已作为人工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6.
河南南阳钓友王江在水库中钓获一条重6512千克的大鱼。据说是一种名叫“小头鲩”的草鱼。消息传开,轰动了钓鱼界。当地和外地的几家新闻媒体,甚至互联网都登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徐艳文 《垂钓》2013,(1):30-31
草鱼属于中下层鱼类,因为个体大、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成为多数钓友喜欢的对象鱼之一。众所周知,草鱼爱吃草,但是一年四季,草鱼并不是一直以草为食的,它们也会随着季节、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口味。比如,春季草木发芽时,草鱼主要以草为食,钓取它可用嫩芽、嫩草、时鲜菜叶以及稻秧等,用荤饵则不尽人意。到了夏季,草木芳菲、繁花竞放,  相似文献   

18.
周国昌 《垂钓》2014,(5):33-33
本文将介绍一款自制特效鲤鱼钓饵,一般情况下,我用这款钓饵在自然水域施钓,一天可钓15~30斤鲤鱼,多时可达50斤以上,钓获最大个体可达十几千克以上:此外,用该钓饵在养殖池钓草鱼、青鱼的效果也不错。现将制作方法分享给广大钓友,愿大家享受更多垂钓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小钓船钉     
李博 《垂钓》2001,(8):39-39
船钉又叫麦穗、罗汉鱼,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小型鱼类,全国各地的大小水系几乎都有分布,成鱼体长一般为4厘米~6厘米,最大个体不超过10厘米。  相似文献   

20.
贺建成 《钓鱼》2011,(18):28-29
青鱼又名乌青,外型极像草鱼,但嘴的口吻部较长,体色呈青色或灰黑色,青鱼是底层鱼,很少到水面来。青鱼有发达的咽齿,能把蚌螺类坚硬的外壳压碎、吃食时有啃咬动作,也有边吃边走的习惯,青鱼属大鱼,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