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上,中国羽毛球队半决赛战胜印尼队后,为了解决赛对手,全体教练和队员又一起观看了在韩国与丹麦之间展开的另一场半决赛。看着丹麦女双老将奥尔森在场上挪不开步、反应迟缓的表现,总教练李永波不禁感叹:“看来,女队员到28岁真的打不动了,该退休了。”这时,坐在他身后的张宁突然发话:“李导,我今年也28岁了。”李永波有些惊讶地回头看了张宁一眼,然后半开玩笑地对她说:“你也28岁了?我以为你才22呢!” 28岁,对一个普通女孩来说,仍然是青春妙龄,但对一名专业运动员而言,绝对算…  相似文献   

2.
春秋纪事     
幼灭 5月16日汤姆斯杯羽毛球团体赛半决赛,实力强劲的马来西亚队凭借着后半程的发威,以3比1战胜中国队,中国队在家门口获得汤姆斯杯冠军的愿望就此破灭。此前的小组赛中,中国队凭借三名男单选手的出色发挥,分别以5比0胜瑞典、3比2胜丹麦、4比1胜韩国。  相似文献   

3.
丹麦羽毛球选手一直是“单家独户”。选手都是个人出钱请教练、找场地,单独训练。当有世界大赛时,国家队选手才集中在一起训练。没有建立起羽毛球人才梯队.汤姆斯杯赛,丹麦队冲击冠军的美梦被中国队击得粉碎。半决赛,丹麦队险胜马来西亚队,决赛中却以0比3的总比分惨败在中国队拍下。6月的新加坡公开赛,盖德和乔纳森分别击败中国双雄鲍春来和陈宏,包揽了冠亚军。4月,盖德击败乔纳森卫冕欧洲锦标赛冠军。年底的丹麦公开赛,盖德与乔纳森在半决赛双双失利于中国选手,使得丹麦队连续6年无缘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小将乔奇姆·佩尔森是丹麦羽毛球今年一大收获,他在汤姆斯杯半决赛击败马来西亚选手关明鸿,帮助丹麦队获得决赛权。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一场始料不及的苦战之后,中国女队在5月18日终以3比1击败韩国队,连续第三次捧起尤伯杯,而这也是中国队历史上的第八次夺杯,同时印尼男队3比2险胜马来西亚队,创纪录地连续第五次夺得汤姆斯杯。小组赛时中韩两队已交过手,当时韩国队将核心主力罗景民、李敬元雪藏,其第一单打金京兰也弃单打双,中国队虽以4比1胜,但年轻女双张洁雯/魏轶力发挥欠佳,负于韩国二双  相似文献   

5.
第13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于2005年9月20至28日在泰国的素攀武里府举行,共有18支队伍参加了比赛。经过小组赛、交叉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的激烈争夺,日本队战胜了中国队,夺得冠军,中国队获得第二名。韩国、印度、泰国、伊朗、卡塔尔和澳大利亚队分列三至八名。  相似文献   

6.
最佳球队:中国队 中国队虽然在决赛中点球4比5惜败于美国队,失去了首次夺冠的机会,但她们6场比赛进19球仅失2球;在半决赛中以5比0大胜卫冕冠军挪威队;具有良好的个人技术和整体作战能力;而且自始至终状态保持最好。  相似文献   

7.
2000年10月 12日至10月 30 8,第 12届亚洲杯足球锦标赛走完了全程。冠军日本队,亚军沙特队,季军韩国队,中国队在半决赛中以2:3负于日本,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以0:1小负韩国。 国人对中国队在亚洲杯的表现较为满意,对西亚球队取得较大优势,对韩国、日本虽然两负一平,但已经具备了抗衡能力。中国队经米卢调教,在技战术素质、整体作战能力、精神面貌方面均有了改观。 没有欧锦赛的花团锦簇 没有欧锦赛的精彩绝伦 却有母亲的球队 牵动我们的神经 幸福充溢全身 因为有中国队比赛 虔诚地等到0:35 睡意被大赛前…  相似文献   

8.
既然知道自己的弱点,那就必须克服。在培养双打选手上.中国队果然培养出一对双打能手.这就是李永波/田秉义。他俩不但在两年后的汤杯赛上一举击败对手为中国队夺回冠军立下功劳,而且在日后,李永波成了中国羽球队的总教头。但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还不够.有勇无谋非英雄,还需要有谋略。  相似文献   

9.
李永波正准备退役时,某国的体育机构多次找永波商谈,请他到该国的国家队去执教,待遇十分优厚,但都被永波谢绝了:“我还是想做一名中国队的教练员。” 对谢颖来说,他认为丈夫的决定总是有道理的,“他打了十几年球都还没打够,干嘛不让他接着干?”在中国羽毛球面临“冰点”的时候,李永波毅然做出挑起重担出任中国队总教练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非常完美     
任丽 《网羽世界》2012,(7):26-29
尽管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一再否认中国队“一家独大”的说法,并且谦虚地说羽毛球队还远远不如中国乒乓球队,但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看,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几乎做到极致,在每一个单项上,中国队都拥有几名或几对选手占据着世界前列的位置。近年几乎所有世界大赛的团体冠军都被中国队收入囊中,单项赛事金牌也很少旁落。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在瑞士举行的第四届羽毛球世锦赛上,中国队以勇猛拼杀的精神夺得苏迪曼杯。李永波认为:虽夺了杯还不足以证明中国队已走出低谷,今后的道路更艰险,还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羽毛球队日前已经正式批准奥运冠军龚智超的退役申请,这位羽坛玉女很有可能在今年走进校园,开始大学生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最近证实,悉尼奥运会女单金牌得主龚智超已正式离开中国队。据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介绍,龚智超是在九运会后向国家队提出退役申请的,她的理由是伤病过多以及希望上学读书。国家队教练组随即进行了挽留,但龚智超去意已决。李永波说:“如果运动员死心不想打了,强留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正是基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2,(9):58-59
中德男团半决赛,准备让马龙打头阵。 今天全队只有一场男团比赛,对手是新加坡队,中国队兵不血刃,以31比0取胜。本来前国手詹健的加盟使新加坡男队在整体实力上有所提高,偏偏抽签碰到了中国队。德国男队同样赢得很轻松,全场比赛只让奥地利队在双打中赢了一局。中国香港男队和韩国男队赢得就很吃力,都是经过五盘苦战才涉险过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队战胜科威特后,对于同沙特队的决战,全队信心很足,我国足球界和新加坡行家们普遍认为中国队战沙特队较战科威特队容易些,中国队夺杯希望占“六成”。但事实上在“一定要夺取冠军”的心理压力下,队员们对赛前介绍和部署,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临场失常:前锋操之过急,急于  相似文献   

15.
第26届汤姆斯杯和第23尤伯杯羽毛球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落下帷幕。中国队喜忧参半,男队实现了汤姆斯杯四连冠;女队则大爆冷门,尤伯杯七连贯就此梦碎。除了比赛使人记忆犹新,中国队主教练李永波的语录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2005年1月6日举行的羽毛球队冬训动员大会上点评了国家队5个项目组,认为从发展眼光看,目前最为堪忧的不是男双,正是此前成绩最为优异的女子单打。李永波说,雅典奥运周期,中国羽毛球队可以说完成了全国人民交给的任务,重大比赛都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好成绩,并夺回分别12年的汤姆斯杯。但他同时指出,中国队辉煌的战绩后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他接着对中国队5个项目组在2004年的表现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7.
年度意外     
年度意外:中国女队遭遇重创,无缘女团,女单决赛,亚洲锦标赛(韩国济州) 入选理由: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是当今中国体坛最名副其实的一支“梦之队”,然而,张怡宁和王楠缺席的中 国女队却在韩国济州岛的亚锦赛上被对手冲得七零八落,丢掉了女团和女单两个把握最大的冠军。女团半决 赛失手韩国队,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后中国女队首遭败仗,同时也是继1990年亚锦赛后(当时的中国队团体 成员是刘伟,乔红、井浚泓和胡小新),中国女队15年间首次无缘洲际大赛的团体决赛。 意外一 ,中国队小组赛3比0完胜韩国队,半决赛却2比3不敌对手;意外二,半决赛韩国队削球手金景娥独 拿两分,中国队头号主力牛剑锋丢掉两分;意外三,全部五名中国女将,仅牛剑锋一人杀入单打四强,世界 冠军郭跃,世乒赛单打亚军郭焱,全国锦标赛女单冠军李晓霞、新星刘诗雯全部落败。一夜之间,小小的亚 锦赛把中国队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女队主教练陆元盛和牛剑锋更因此承受了形形色色的巨大压力。韩 国,也许注定不是中国女队的福地,1986年亚运会,1988年奥运会,2002年亚运会,2005年亚锦赛,姑娘们 已经四度洒下梨花泪。  相似文献   

18.
在第21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韩国男篮虽然以一分之差(94:95)败给黎巴嫩止步于半决赛,但他们全面的个人技术、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如出一辙的投篮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到韩国男篮整齐化一的投篮动作,我不禁想到了中国队,胡卫东、孙军(临时没在队中)肘子外拐、王治郅的没有压腕儿、刘玉栋的头后出手(据说,这是他为了适应比赛后来慢慢形成的),可谓形式多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那几位球员的投篮姿势不好,而是显得不规范。为什么中国队的动作不  相似文献   

19.
期待觉醒     
围棋进亚运,增加了一次展示自身魅力的机会。对于韩国棋手来说,他们此次亚运之行可谓是完美的经历。作为东道主中国队,未能摘金无疑留下了遗憾。仔细分析,这与韩国擅长快棋、充分利用规则、认真备战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的扶桑,汤尤杯赛首次在两个城市举行。中国男队先在仙台以两个5比0的总比分痛击德国和印度队,只能算为汤姆斯杯热身。转战东京后,中国男队击败英格兰队晋级四强。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国队分别擒下宿敌印尼、丹麦,第六度加冕汤姆斯杯冠军。中国女队则没有遇到对手多大抵抗,势如破竹般的击败新加坡、德国、荷兰等队,连续第五度将尤伯杯冠军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