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运会单打最难预测中国队在本届亚运会上能夺得女双冠军吗? 答:我们会尽力争取夺冠。由于李菊、杨影、张莹莹离队,参加46届世乒赛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5,(4):58-59
中国 瑞典 中国 韩国 孔令辉 刘国梁 邓亚萍 乔红 王涛 吕林 普里莫拉茨 萨姆索诺夫 邓亚萍 乔红 刘伟 乔云萍 王涛 刘伟 孔令辉 邓亚萍 解放荤一 上海一队 江苏一队 湖北一队 丁松 王励勤 邓亚萍 李菊 王涛 张雷 李静 高礼泽 邓亚萍 乔红 又lJ伟 王楠 王涛 刘伟 张英杰 李宏 广东 黑龙江 江苏 河南 张勇 秦志戮 王辉 杨影 孔令辉 汕头乒乓球学校队 北京解象囊从 福建三明大红王队 马林- 秦志戮 王飞 林志刚 李静 朱芳 曹冬梅 李菊 乌仔娜 熊柯 王晨 秦志散 杨影 悠 鱿奥 熬 赢 嘟 一) l 整 募 巍 熟黔 馨 鬓 l 鬓 嘿赣蒸 翼 ) 鬓 纂 纂 黝…  相似文献   

3.
5月18日—21日,中国公开赛在长春举行,中国运动员王励勤、李菊分获男女单打冠军,闫森/王励勤、杨影/孙晋分获男女双打冠军。中国男队教练韩华和女队教练施之皓向记者介绍了这次比赛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春秋纪事     
烽火卷 6月16日 拥有国手李菊、杨影和张莹莹的中国江苏无锡山禾俱乐部队,在浙江萧山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女子乒乓球俱乐部锦标赛决赛中,以3比2击败河北六通队,首次捧得冠军杯。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市乒乓球协会、北京国际乒乓球交流中心主办的1994年“鸿翔杯”北京乒乓球公开赛于2月20日至2月24日在北京国际乒乓球交流中心举行。来自11个省市、加上解放军、国家队,以及日本、俄罗斯、香港、台湾在内的近200名运动员参加了这一赛事。比赛共设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四个比赛项目。最终,获得男子单打冠军的是孔令辉(国家队),亚军刘松(国家队);李菊(国家队)、王晨(北京联汇丰)分获女子单打冠、亚军;男子双打冠军被孔令辉/冯喆(国家队)夺走,王飞/张勇(国家队)获得亚军;女子双打冠军获得者为国家队的李菊/杨影,  相似文献   

6.
遥远处,第44届世乒赛激战正酣。本次曼彻斯特会战,中国女队老将神威仍在,而以往被称作“新秀”的诸员实力派战将,则也纷纷成了担纲之人。 今特绘“星相”几幅,将赛前诸星之形神点画勾描一番,以佐读者观赛。 李菊、杨影—— 两员杀手,一番雄心 21岁的李菊与20岁的杨影多有相似之处:当初在江苏队时,二人一直是同龄运动员中最拔尖的;进入国家队后,她们又双双成了新手里的风云人物。单从外形上看,她俩也颇与众不同,身上少有女孩儿的文静秀气,行神举止倒像小伙子,站在球台前更是威猛无比!人都说,她俩天生就是当运动员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7.
第一场1997年6月7日上海刘国梁3:1冯哲(-19,IO,22,19)李菊2O成红霞(2,17)第二场1997年6月14日徐州杨影2:0张辉(15,19)阎森3:2刘国梁(18,-19,一17,18,18第三场1997年6月28日兰州王涛3:1刘国正(16.20,-23,15)唐娜2:1王晨(-16,20,19)第四场1997年7月5日宁波李菊2:0唐娜(12,18)冯哲3:1王飞(15,-18,14,18第五场1997年7月间日江西冯哲3:1孔令辉(14,-17,20,23)李菊Z:0王辉(19,11)第六场1997年9月6日深圳王涛3:1阎森(-16,一厂,1叫杨影2:1成红霞门6,一门,1…第七场1997年9月12日北…  相似文献   

8.
跨越本世纪的新一届“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1999~2000”将于8月21日在上海重燃战火。本届赛事将历时9个月,跨越中国的20多个城市,云集了刘国梁、孔令辉、马琳、王励勤、王楠、李菊、张怡宁、杨影、张莹莹等众多世界级顶尖高手。  相似文献   

9.
1月24日晚上七点半,小鱼儿网站(www.fishtt.com聊天室来了一位贵宾——李菊。告别国家队后,李菊在球迷为她制作的个人网页“李菊在线”上看到了好多球迷给她的留言,虽然大家都为她的退役感到遗憾,但所有人都那么理解她,那么真诚地为她祝福。这些素不  相似文献   

10.
安安 《乒乓世界》2003,(3):22-23
新闻背景 2003年2月7日中午,李菊在身兼中国乒协副主席的南京体院院长华洪兴的陪同下,登上了从南京开往厦门的班机,与已在厦门训练两天的国家队大部队会合——在离开国家队一年后,27岁的李菊重新披上了国字号战袍! 2001年12月,李菊申请离开了国家队;14个月后,她又重新成为国家队的一员。这一戏剧性变化连李菊本人也称“这恐怕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的首例”。 据华洪兴介绍,李菊重回国家队是江苏体育局的意愿,也是李菊的个人选择。自从李菊、杨影和张莹莹先后离开国家队后,江苏女乒出现了断层,这支曾经辉煌一时的队伍在2002年乒超联赛中勉强保级。为重现江苏女乒的风采,同时考虑到江苏省是十运会的东道主,江苏体育决策层希望李菊能坚持打到2005年。“李菊当初离开国家队时,蔡振华曾经表示过,国家队的大门随时向李菊敞开着。”华洪兴说。 离开国家队后不久,李菊曾代表浙江华峰氨纶俱乐部参加全国甲级联赛,先后击败了帖雅娜、柳絮飞等名将,为浙江跻身乒超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重返国家队,李菊思考了近一个月。“训练几个月后,我认为球技会基本恢复。但我长时间没有进行系统训练,体能下降了,刚恢复训练的一段时间里身体反映肯定不小,但我既然选择了回来,就不会打退堂鼓。能参加雅典奥运会并取得佳绩是我重返国  相似文献   

11.
隆冬的岁月,本是乒坛 休战练兵的时候。但 是,一年一度的亚洲 女子明星赛在上海的开战,一下吸引了乒坛圈内圈外人士的关注目光。元月29日在上海静安体育馆举行的这一赛事,中国小将再次出尽风头,被称为中国乒坛后起之秀的横拍小将李菊身手不凡,横扫群英,成为’97年度这项赛事的新皇后。 今年的亚洲女子明星赛,共有8位女将参战。她们是杨影、李菊、陈静、齐宝华、井浚泓、佐藤利香、朴海晶和柳智慧。在最新的世界排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2,(3):8-9
1月24日晚上七点半,小鱼儿网站fuww.fishtt.com)聊天室来了一位贵宾——李菊.告别国家队后,李菊在球迷为她制作的个人网页“李菊在线”上看到了好多球迷给她的留言.虽然大家都为她的退役感到遗憾,但所有人都那么理解她,那么真诚地为她祝福一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给了李菊一次又一次感动。她趁来北京办事的机会,跟本刊编辑晏学宁商量想跟网友们聊聊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队这次派出了孙晋、杨影、林菱、李楠、成红霞5人参加第15届亚洲锦标赛,连同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女子项目共有16支队伍参赛。除了中国队王楠、李菊和中国台北队的陈静之外,韩国、新加坡、中国台北、香港等强队的主力选手都参加了本次比赛,小山智丽参加了单项角逐。最后中国女队获得了团体、女单和混双项目的冠军,女双冠军则再次被韩国选手获得,与上届亚乒赛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4.
粱慧敏  夏娃 《乒乓世界》2005,(11):33-33
“我要把这个拍子珍藏起来,因为拿它赢了张怡宁,而且以后她也没有机会再跟我打了。”在单打第二轮被淘汰之后,李菊跟朋友开玩笑说,此时,李菊结束了她的全运会之行,这也意味着她乒乓生涯的结束。  相似文献   

15.
叶楠  超景 《新体育》2003,(4):18-19
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李菊回来了。她的复出就像当年的离开一样突然。如同一位曾经沧海的水手,明知道风浪险恶,却还是要踏入激流。她可以有很多选择,却仍然选择用羸弱的身体挑起了重担;她心中有无数梦想,最渴望的却依旧是让国旗在赛场飞扬。带着一身的风霜,英雄的归来注定了新的传奇。 上班族的快乐 2001年12月,李菊因为身体原因退役曾令许多人惋惜不已。就此前不久,李菊还表示要打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菊的离别如此决绝,一如她刚毅的性格。其实,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心中对乒乓球有多么恋恋不舍。而除了…  相似文献   

16.
期待明天     
中国乒乓球几十年长盛不衰,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新人的不断涌现,两年前男队有了孔令辉,刘国梁,今年世乒赛上,李菊、王楠、杨影又成了女队的主力,八运会中张怡宁和马琳的出色表现,预示着下一个年龄层也已在崭露头角。 去年17岁的马琳原籍为辽宁,现属广东汕头乒协。去年在亚洲杯比赛中为中国队获得了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时隔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技术水平已有相当大的提高,在  相似文献   

17.
7月8日,一个难得的凉爽天气,正定乒乓球基地训练馆里队员们的球衣还是湿透了.扣杀声、加油叫好声在馆中此起彼伏.训练馆的一隅,杨影被总教练蔡振华叫到了一边谈话,足足有10分钟的工夫.杨影低着头,有些沮丧.蔡指导的批评,她理解.和秦志戬配对打双打,两个人都是直板,总有些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她太急躁.  相似文献   

18.
一路珍重     
冬天最适合朋友相聚。一杯红茶,几位知己,围炉而坐,不亦快哉。冬天,又是送别的季节。不久之前,国家队传来了这样一个多少有些突然的消息:深受广大球迷喜爱的世界冠军李菊、杨影,离开了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中国乒乓球队。虽然新老交替是必然的规律,但我们还是不能不感到伤感。我们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相见不如怀念,让我们回忆她们在世界乒坛搏杀的英姿;我们只能这样祝福她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一路走好,万事如意。 主持人/巴力  相似文献   

19.
安安 《乒乓世界》2004,(1):i008-i009
1997年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李菊VS王楠,出场时,灯光恰 到好处地打在李菊染过的发上,溢彩流光,加上她清秀的面容、简洁自信的谈吐、大刀阔斧的击球,仿若惊鸿一瞥,从此在我心里扎下了根……英气勃勃的李菊对柔弱的我有种慕名的吸引。时间转到2000  相似文献   

20.
爱菊者说     
安安 《新体育》2004,(1):21-21
1997年的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李菊决战王楠。灯光恰到好处地打在她染过的发上,溢彩流光,简直是惊鸿一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