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竞争的程度不断加剧,电视新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创新不仅是电视新闻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本身的特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求“新”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是新闻永远不变的追求,是电视节目永葆活力的“法宝”。新闻只有创新,才能反映出客观事实发展变化,才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和传播的突出作用,才能提高竞争实力,才能获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2.
新闻图像网络传播现状的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璞  朱学芳  常艳丽 《情报杂志》2005,24(10):122-124
随着网络成为新闻传播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多的新闻图像网站相继建立,促进了新闻图像的网络传播。通过比较分析五家国内外知名新闻图像网站的发展现状,从图像信息的存储、检索、传播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现今新闻图像的网络传播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有待改进的部分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媒体”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外来词汇,最初的时候是和新闻有关的,所以一直和“新闻”一词搭配使用,也就是常说的“新闻媒体”。长久以来,“新闻”和“媒体”也被划了等号,认为媒体的任务就是为了传播新闻,新闻也就是媒体的惟一特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柳春 《大众科技》2008,(1):183-184
信息时代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关系广泛而深远。探析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关系,有利于实现科技开发通过新闻传播延伸其产业链,在社会资源最大化的配置中,提升其信息资源的集约整合概率,实现科技开发与新闻传播有机结合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高欣 《科教文汇》2009,(21):262-263
纵观历史,中西方新闻传播事业都是从各自的社会体系中诞生和发展的。经历过王朝更迭和社会变迁,各自都保留下了较为稳定的新闻传播传统,同时二者特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也因此而显不同。本文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借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主要从社会结构根源出发,对中西新闻传播功能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段京肃自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国际影响日益增强,出于各种目的关心中国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样,作为中国人民代言人的中国传播事业初中国政府的传播政策也成为国际社会关心、注目的重要对象。在许多国...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新闻舆论活动的逐步深入,新闻舆论效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受众利益是其关键要素,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效果的成败,所以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新闻舆论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是当今世界最具典型意义的战争模式,但战争中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更是引人瞩目:参与战争报道的媒体数量和记者数量,全程直播战争的媒体数量,美军采取的“嵌入式”的媒体管理形式,全球接受媒体宣传的受众数量,包括移动短信和互联网传播在内的传播形式之多,对战争现场的传播速度之快,“伪事件”新闻发布数量,强弱势媒体的持久对抗等等.介绍美军战时新闻传播的定位,分析当代新闻媒体的特点,探讨伊拉克战争美军战时新闻传播的运用特点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张雯暄 《百科知识》2023,(15):30-31
<正>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的媒介方式在不断变化,从过去相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纸媒,逐渐发展到以各类新媒体为主的互联网传播渠道,并在不断扩散。新闻传播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传播品质、传播效率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地促使新闻传播过程实现“精、准、快”的目标,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融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的路径,以“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作为传播理念,为新闻传播品质化发展和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现阶段,融媒体可以看作是多元性媒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连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笔者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近年来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我国新闻的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要有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传播事业建设与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翟杰全 《科学学研究》2002,20(2):167-171
科技传播对知识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必须把科技传播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本文认为 ,发展科技传播事业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建立有效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 ,建设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发展科技传播产业 ,在科技传播中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 ;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 ,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科技传播事业应该选取一些重点发展方向 ,建立“公益—产业”双驱动的科技传播事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业界对科技新闻的存疑,围绕“科技新闻该向社会传播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这一主题,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几方面进行阐述,回答了科技新闻应坚持什么样的传播立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海虹  梁淋淋 《内江科技》2011,32(2):52-52,41
本文通过阐述公共新闻理论,梳理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实践,认为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播状况对建构传媒角色——“公共领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手段的革新,“微信、微薄、微视”以直接快速的传播而使得人人都可以是记者、是传媒。“微时代”带给传统媒体电视强烈的冲击,如何在传播飞速的“微时代”增强电视媒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讲好故事无疑是一种好的新闻传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势、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网络媒体”? 在中国,1995年网络向社会公众开放接入服务后的两年多时间中,并没有人将网络与媒体联系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使用人口的数量很少,网站也没有大规模地进行新闻传播所致。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1997年已开始将互联网比作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对此作过这样一段注释:“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8.
气象宣传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基层气象部门要遵循气象工作和新闻传播规律,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服务,探索更好地搭建弘扬气象精神、传播气象文化的阵地,把气象亮点、信息、文化等融入到新媒体主流宣传中,全方位展现气象部门软实力,为气象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9.
1978~1987年是改革开放的头十年,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经历了“文革”时期的低潮后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报刊作为一种史料,它所描述和记录的“新闻事实”是观察和审视一个时代的重要文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主流报纸具有密切的关系。报纸不但是发布学术成果、激荡学术思潮的重要平台,而且,由于报纸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贴近普通读者的特点,因此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思潮,往往首先由报纸传播开来。通过分析主流报纸中与学术相关的各类报道,可以了解一个历史时期内学术流变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视听新闻传播在随着技术和社会进步而变革,受众的需求口味也在多样性,因此,新闻应视节目形式当说则说,当播则播。对“说新闻”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目前“说新闻”应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