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在教学中,通过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罪行和傀儡政权的卖国行径,进行国耻教育;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历史,歌颂爱国志士事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阐述近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爱党教育;通过展现新中国建设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革命史课的基本任务是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理论教育。在反和平演变斗争日益严竣的形势下,更要注重研究这门课程的作用。 1.注重突出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教育,帮助学员认清国际帝国主义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真面目。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首先,要列举帝国主义侵华的大量史实,揭露帝国主义的反动罪行。通过对这些侵华罪行立体化、形象化的叙述,使学员了解帝国主义是近百年来阻碍中国进步与发展的元凶,是反对中国革命的罪魁。其次,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侵华目的。通过事实及说理,揭示侵略是帝国主义的本性,其侵华是由这一本性所决定的,险恶目的就是要  相似文献   

3.
大豆为中国东北特产,并且早期大豆买卖是由粮栈资本经营的,但随着东北的开港通商(以营口港的开放为标志),大豆买卖也随之走上商品化的道路。东北大豆的 商品化过程是东北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的一个反映,更是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历史见证。章通过满铁与东北大豆商品化、满铁与大豆殖民贸易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的“满铁开发论”。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李鹏总理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围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在学生中开展揭露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历史传统的教育,提高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警惕性。”为此,本刊编写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供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小学地理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多形式、多层次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使其立志成为“四有”新人。一、注意运用对比,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对比法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把祖国辽阔的海域、壮丽的山川、丰富的资源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通过中外和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例如,在讲述我国领土辽阔时,我用对比法使学生对祖国国土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指出:“通过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感情;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广大学生应将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当作爱国主义更深层次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接受国民政府委托,承担佛教外交重任,组建佛教代表团,访问缅甸、印度、锡兰、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联络佛教感情,宣讲中国抗战真相,反击日本欺骗言论。乐观等青年僧人成立国际佛教宣传队,赴缅甸拜访佛教高僧,揭露日本侵华罪行,唤起缅人同情,呼吁中缅佛教联合起来抵抗侵略,实践爱国护教的国民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在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之中。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爱祖国,不仅是要热爱祖国的丰富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那些使祖国从水深火热中得到解放和使祖国不断  相似文献   

10.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近代史有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是要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却要讲究一下方法。本文谈谈我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运用对比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对比清朝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清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行,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者反侵略的革命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回顾我国近代八十年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五次大的侵略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向苦难的深渊。面对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形式。中学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最能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历史课的意义重大。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这种感情,就是以祖国千百年来的历史事实作为依据的,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王黎冰 《新读写》2011,(1):32-32
《国耻事典》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详尽记载国耻事件的典籍它汇集了1840年~1949年百余年间中国丧权辱国及受侮辱遭压迫的事件,内容包括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惨案、侵华战争暴行、中外借款合同等,它既是中国的“国耻录”,也是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录。  相似文献   

13.
李鹏总理在七届五次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重视和改进德育工作,对学生认真进行我国历史和国情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两史一情”教育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事例,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反动政府的腐败卖国;  相似文献   

14.
小学地理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环境、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在不断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突出爱国主义教学这一主题,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多系列多形式地滲透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激发孩子们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树立争做“四有”新人的理想。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把中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山川、丰富的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成就,通过中外和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启迪学生的爱国之情。如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医学生而言,要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该课的参与意识,以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在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立志实现四化的有用人才,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去年下半年开始,我校着重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要选择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呢?主要是由学生的思想状况决定的。我校的绝大多数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向往四化,刻苦学习。但也确有一些学生胸无大志,讲求“实惠”,怕苦畏难,意志脆弱,对社会主义缺乏坚定信念,对社会义主祖国缺乏深厚的感情。我们分析,这些学生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多种原因。十年浩劫,林彪、“四人帮”鼓吹民族虚无主义,把祖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全都丢掉了,学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高勤 《大理师专学报》2000,(1):82-84,88
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又是爱国主义阵地。本文通过历史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历史课教学中用历史来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报国之志、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中国、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五个方面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国家教委决定,以鸦片战争150周年为题,在全国大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揭开了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历史。国家教委要求各地和学校对大中小学生进行鸦片战争史实和中国近代史教育,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鲜明的国家观念;进行新旧对比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学习;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逐步弄清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此基础上,认识国际上敌对势力通过多种渠道把中国演变为附庸的图谋,逐步树立起反对“和平演变”的观念。为配合这一教育活动深入广泛的开展,我们转载了《中国教育报》刊发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指示精神,国家教委颁发了《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纲要》指出:这个纲要“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感情,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紧迫感;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历史的初步知识。通过历史事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憎恨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从而培养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如何进一步改进历史教学,本刊曾约请几位历史教师发表意见、交流心得。现选一部分发表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