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手持技术仪器测量过氧化氢分解时所引起的压强变化.通过实验比较了二氧化锰、马铃薯或干酵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分解反应的速率,增大H2O2溶液的浓度也会加快分解反应速率.对反应速率进行了线性拟合,建立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先进的DIS实验系统,通过压强传感器实时测量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放出氧气的气压,利用气压变化快慢与氧气放出速率大小成正相的关系,绘制在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两种情况下的"p-t"曲线,外显出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过程,揭示出该分解反应速率曲线的数学规律和反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CVD法制备ZnO时双管管式炉内流场的分布。研究了在无化学反应发生时,重力对Zn蒸汽分布的影响,以及在有化学反应发生时,保持进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O_2含量对ZnO质量分布和反应速率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重力有利于Zn蒸汽由内管向外管的扩散及Zn蒸汽与O_2的充分接触;当有化学反应时,保持进气总量不变,最大反应速率及对应的ZnO质量分数随着O_2含量减小而增大;反应生成的ZnO主要均匀分布在管式炉外管的下游区域。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锰,并研究了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锰对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MnO2(K2CO3)的催化活性最好.温度和用量对β-MnO2(K2CO3)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反应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和用量的增加,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速率也不断增加.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1.考查反应原理和药品 例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_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氯酸钾中加人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后产生氧气的速率也会加快,高锰酸钾_(填“是”或“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加热氯酸钾时,为加快反应速率,需要加人Mno:作催化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KC103MnOZ △ZKCI+302卞,它属于分解反应.氯酸钾中加人高锰酸钾,加热后氯酸钾分解的速率加快,其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MnO: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高锰酸钾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所以高锰酸钾不是…  相似文献   

6.
一、反应速率的计算考点解读:此考点通常考查:运用基本公式计算反应速率,或根据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进行判断.例1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相似文献   

7.
溴乙烷消去反应的实验条件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反应的机理人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反应物的剂量、加热速率、反应温度及不同碱的影响等方面对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比较了新鲜土豆、辣椒、苦荬菜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以及H2O2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H2O2分解制氧气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重/差热同步测量仪在不同升温速率(5,10,20,30℃/min)和氮气气氛下对HDPE、LLDPE、LDPE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三种聚乙烯的热分解只有一个分解过程,均为一级反应,热分解温度随升温速率β呈线性增加,并用Coats-Redfern、Kissinger及Ozawa法计算了HDPE、LLDPE、LDPE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反应级数n及频率因子A。  相似文献   

10.
指出高中化学教材中用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式在化学平衡的建立、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推导和有关反应机理甄别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原因之一可能是定义本身的局限性和相关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为解决水溶液中离子反应速率问题,根据IUPAC推荐的关于化学反应速率最基本定义,从“反应进度”出发,基于热力学视角,将任一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视为“广义氧化还原反应”,导出一个化学反应速率与电动势、电导(率)等相关的新定义式。实例分析了电动势大小、方向的改变以及电导(率)对反应速率(度)的影响,评价了I-催化H2O2分解的两种机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COSMOL Muhiphysic为工具,建立了二维对称的管式反应器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二级可逆放热反应过程,考察了反应器的温度分布和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和反应物的转化率均在壁面处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紫外光源在制备金属薄膜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金属钯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首先在各种衬底上面淀积靶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薄膜,通过紫外分解钯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成数埃到几十埃的色膜,然后再利用钯的催化效应,在无电极电镀中淀积出几十纳米到几微米厚的各种金属薄膜(如Cu、Au、Ni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 CO2(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后,若再增加CO的用量,CO的平衡转化率是否提高这个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结果表明,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了,同时说明了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起始状态有关,要想提高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用增加另一反应物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彭荣  代剑红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5):31-33,47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56的层状液晶为模板,以HAuCl4和H2PtCl6的混合水溶液作为体系的反应物,在Au丝的工作电极表面电沉积制备Au/Pt合金.研究表明、反应物的浓度、液晶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时间都将影响产物的形貌.适当条件下得到直径约为30nm的纳米合金孔状结构,用循环伏安法对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甲醇的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流变相合成了水杨酸钐。通过热重分析(TG/DTG/DTA)技术确定了固体物质的组成,同时研究了水杨酸钐晶体Sm2(C7H5O3)6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Sm2(C7H5O3)6的热分解过程为多步分解进行,其实验失重率与理论计算失重率相符。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Due to its high oxidability, high reaction rate and absence of any secondary pollution, ozonolysis tech-nique has increasingly been used in the sanitization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in biological oxidation processes. Its low dispersion rate and high cost, however, im-pede it from wider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ozone, se…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反应物在取合物膜中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对于聚合物修饰电极上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a systemic survey,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arent kinetics of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 MSW)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researched using a special pyrolysis reactor, which could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ur of MSW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rmo-gravimetric ( TG ) analysis at rates of 4.8,6.6,8.4, 12.0 and 13. 2 K/min. The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MSW were also studied in different function districts. The pyrolysis of MSW is a complex reaction process and three main stages are fou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first stage represents the degradation of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with the maximum degradation rate occuring at 150℃ -200 ℃: the second stage represents dehydrochlorination and depolymerization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 and the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 ( DTG ) curves have shoulder peaks at about 300℃: the third stage is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residual big 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 and lignin at 400 ℃- 600 ℃. Within the range of give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of non-linear fitting algorithm and experiment are in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over0. 99. The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material component and heating rate.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reac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heating rate.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硫酸钛为催化剂,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冰乙酸质量的10.2%,醇酸摩尔比为1.8:1,反应时间为60min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达69%以上。结论:硫酸钛比浓硫酸作催化剂,酯化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分簇式WSNs结构,提出基于免疫原理的簇内任务分解的WSNs轻量级入侵检测机制,建立簇内和簇头的双层相互协作的入侵检测模型。在簇内节点采用免疫遗传否定选择加速生成成熟免疫细胞集合;簇头采用粗糙集属性约简,建立入侵检测特征库,对数据包进一步入侵检测,并将新特征库更新簇内节点记忆免疫细胞集合。仿真结果证明本机制可提高检测率,节约了节点能耗,降低了误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