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人们在写文章时,往往会引用一些警句格言、诗词联语。这样既可用词简练,又可表达完美,增强文章感染力,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有的作者在引用诗词联句时,稍不留心就容易把引用部分弄得似是而非,编辑如不认真核对,开了绿灯,就会以讹传讹。例如: 一:“《水浒》中白胜唱道:赤日炎似火烧,田野禾稻半枯焦……”(《人民日报》1990年7月2日第八版《扇文化琐谈》) 二:“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瞭望》周刊1991年第41期《〈何海霞画集〉序》)  相似文献   

2.
事类     
《事类》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八篇。“事类”就是把事件归类,像《太平御览》就是把事件归类编排的类书。对作者说,把事件归类是一种积累资料的工作。刘勰在这里把事类分成事和言,讲文中引事引言的问题。作者要说明一个意义,引用同类的事来作证,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作者有了很好的命意,很深的感情,写出来的文章,可能写得很充实有力,也可能写得很单薄,缺乏力量,这就跟“事类”有关。学问浅薄的人,即使命意很好,感情很深,他把意思说出来时,既不会引用有力的事例,又不会引用经典的话,用来证明他的意思是正确的;他表达感情时,既不会引用感人的事来比拟,又不会引用感人  相似文献   

3.
书架     
——·文学艺术·——《冒犯书》作者:陈希我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定价:26.00元提要:陈希我对存在的书写,在当代作家中首屈一指。书中的九篇故事,像是打开了九层地狱。作者就像但丁,把读者引进去,步步深入,一层比一层更不堪更恐怖,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不但是卓越的文学家,而且是第一流的新闻记者。十月革命前,他担任过《萨马拉日报》、《下新城小报》、《敖德萨新闻》的记者,参加过列宁创办的《火星报》、《斗争报》的编辑工作。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主办、参加和指导了十三种报刊,把报刊工作看作是自己切身的事业。他的新闻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是在苏联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他自己就说过,他是个“老报人”。卢那察尔斯基称他为“伟大的工人通讯员”。高尔基非常尊敬报纸的编辑和记者,因为他知道“办报工作不知要付出多大心血!”他说,办报工作是“为真理和正义事业服务的真正危险的行业”,“我要终生为报纸而工作”。高尔基丰富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极其珍贵的遗产。这里发表的他同报纸编辑同志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新闻工作者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对他们的教诲是多么诚恳,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么严格。这篇讲话没有收入《高尔基全集》俄文版,这篇译文在我国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5.
编辑絮语     
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干瘦老人,一个因恐惧噪音不得不远离闹市“流亡”在江海的古怪病人,一个视书如命、把遥控他的报社作为人生主题的狂人,在他的豪华游艇专舱里,电示他的《世界报》主编哈维:“每天晚上,当你上床就寝时,你一定要有这样的感觉:你至少已经压缩了一个版面,如果不是两个版的话。”  相似文献   

6.
写文章,是苦差事;当好报刊编辑,替人作嫁衣裳,更要劳神费力。因而赞颂编辑同志的辛劳及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完全应该。这里,我要从另一角度谈一个问题:编辑的知识要更广博,鉴赏水平要更高超。否则,编稿中很可能把对的改错,弄不好,还会闹出一些笑话来。这几年,我接触到好几件事,不妨说说。一次,写了一篇题为《“梦”与“做”》的杂文,寄给某月刊。原稿引用了鲁迅先生在《听说梦》里的话:有梦想“大家有饭吃”的,有梦想“无阶级社会”的。刊出来时,竟变成“有梦想‘无产阶级社会’的”了。大约编辑同志是好心,以为作者粗心大意写掉了字,就信笔给添上了。殊不知,这一  相似文献   

7.
我在中国作协组联科审读作家作品时,就知道了参与编辑“三红”(即《红日》、《红岩》和《红旗谱》)的黄伊,可直到1989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长篇小说《来自地狱的报告》讨论会上,我才认识了他.并知道了他是广西钦州的壮族人。此时,由于我已调到广西工作,双方便有一种亲近感。1995年他和卢万成创作的写爱国老将冯子材抗法侵略的长篇小说《南疆血》问世后,他让我写篇评论,以表示对壮乡的热爱,于是我不辞重托,写了篇《爱国精神的赞歌——读长篇历史小说〈南疆血〉》,在广西日报发表。  相似文献   

8.
盖棺未必论定。对墨索里尼的评价就是这样。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在2003年就说,墨索里尼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坏。而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理查德·博斯沃思在传记《墨索里尼》里则称墨索里尼"是一个暴君,但是还没有罪大恶极到需要在历史上把他打入并冻结在但丁所描述的地狱的最底层的地步"。也就是说,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配称魔王的话,"专制魔王"这个称号还轮不到墨索里尼。在二十世纪所有暴君里面,墨索里  相似文献   

9.
阅报,得知《四库全书》即将全部影印发行。这是今日出版界之一盛事,值得我们在大事记中记上一笔的。提到《四库全书》,就想起了鲁迅先生对此书的评论。他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他还把这同“明人好刻古书”、“今人标点古书”并列,说“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鲁迅的话是很激烈的。今天可能有人会认为他极左,但我觉得他讲的有道理。假如有这样一位自以为很高明的艺术家,他看见了一尊唐人雕塑的佛像,觉得不够美,于是拿起刀子在上面大刻一通,改变了佛像的原来面貌,我们是该赞扬他作了“艺术加工”,还是应该骂他破坏了文物?  相似文献   

10.
生 意人最重要的是原始资本积累的第一桶金 ,文化人最看重的则是变成铅字的第一篇文。不一定有多么高的水平 ,仅仅是小荷初露尖尖角 ,但这自己才华的“牛刀小试”却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定向和奠基。这里 ,编辑的作用非同小可 ,甚至可以说 ,是编辑笔下钦定的人生乾坤。为文难忘处女作1978年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周立波病重住院 ,临终前念念不忘他数十年前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东西”《买菜》。他说 :“我开始写作是在上海劳动大学读书的时候 ,那时我21岁 ,写了一篇题目叫《买菜》的小文 ,寄到上海《申报》馆 ,很快被登了出来。”他叮嘱儿女们 …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在论著《飨宴》里,曾就诗歌发表这样的见解:“诗不是别的,只是按照音乐的道理去安排的词章虚构。”因此,但丁以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文艺理论批评大家克罗齐,也持类似的观点。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则发表了这样精彩而绝妙的见解,他说:“什么是诗?诗就是翻译中失去的。”这么说来,我们不能不承认,诗是最难获得广泛传播的文学品种。同时,我们又不由得想起清朝诗人袁枚,他曾说过这样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诗如鼓琴,声声见心。”(《续诗品·斋心》)而英国诗人拜伦则说道:“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  相似文献   

12.
求疵小集     
韩泽 《视听界》2001,(6):56-56
乐非乐2001年9月16日,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前晚,南京五台山举办了《南京之夜》庆典晚会。众星云集,精彩纷呈,主持人也都是大腕。可惜大家露出破绽,让人遗憾。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引用了《论语》里的一名话:“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认乎其真地把“乐”读成了“yue”。音乐的“乐”字安在这里怎么解释呢?话的原意  相似文献   

13.
近来新闻导语模式化有了一些突破,引用的导语就是新出现的一种。引用恰当,既简洁又说明问题,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一是引用古诗句。例如,1986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上的《中国女排教练班子产生》的导语: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女排的教练员班子悬了两个多月之后,终于产生了。李耀先任主教练,董传强和程蜀琦做他的助手。这里引用了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诗,突出了广大读者对女排新教练人选急切关注的心情,通俗易懂,恰到好处,使导语如一块磁铁,  相似文献   

14.
顾颉刚先生在为《崔东壁遗书》写的序言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小故事: 乔松年的《萝摩亭扎记》载着一段笑话。《穆天于传》中有一句“封膜昼于河水之阳”,“膜昼”是人名,“封”是封建。不意有一本“昼”字误书作“画”,作《历代名画记》的张彦远白以为找到一段画史的材料了,就在他的书内写道:“封膜,周时人,善作画。”张彦远是唐代人,那时刻印本恐怕还没有流行,他见到的《穆天子传》,只是手抄本。繁体字的“昼”与“画”,仅一笔之差;抄书人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失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面对千差万异的作品和作者 ,从事着严格的科学性和独到的创造性劳动 ,编辑工作中的闪失是不容回避的问题。编辑得当与失当在编辑活动中并存 :有编辑得当的惬意 ,也会有编辑失当的遗憾。据报载“赵兰英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出版曾经历了一番磨难 :书稿先是被一家出版社拿去 ,不料编辑左删右改 ,被弄得不像样子。余秋雨赶快追回 ,伤心至极。……”(见《报刊文摘》1997年1月2日)另 ,潘知常在《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50页注解中特别指出了他的《实践美学的本体论之误》一文原标题发表时被编辑改…  相似文献   

16.
亨利·卢斯是20世纪美国出版界的传奇人物,他成功地创办了《时代》、《生活》、《财富》三本杂志。 他认为:“在公共问题和重要新闻上保持完全的不偏不倚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在新闻报道上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偏见。”在他眼中,新闻不只有知晓功能,还有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7.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这里引用了孔夫子的话,可是抄错了一个字。 您说对啦!孔夫子的原话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他说的那个“礼”,在后世差不多成为封建礼教的简称,而他说的“君子”,也多少含有封建礼教卫道士的味道,用于今天,恐怕不太合适了。  相似文献   

18.
但丁构想和创作的《神曲》,源于对“善”与“爱”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时间打入空间,构造了《神曲》独特的艺术结构,打造了一种人类灵魂存在的和谐秩序和走向复活的穿越。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杂志副总编、青年评论家张正宪近年来以“苏北”等笔名,在《半月谈》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他的评论以其“谈得新、谈得深、谈得准、谈得活”的特色,引起广大读者和新闻界的瞩目。《论快》、《论放》、《土政策评说》、《先富后富,天平的支点在哪里?》等篇章是他大量评论文章中的得意之作,读者纷纷来信表扬。当我探问他撰写评论的心得,从他嘴里立刻跳出三个关键词:“睿智、情感、文采”。  相似文献   

20.
编辑要勤于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先生曾撰文呼吁编辑要多写文章。在《希望编辑多写文章》一文中说:“我向来非常支持和赞赏编辑们也能多写写文章。我的不少老编辑朋友写出的文章都很有特色,其结果让读者和编辑自己都会收益不浅。”在这里,季先生表达了他对当今的编辑不写或少写文章的现状的担忧以及呼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