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求:(略) 教具准备: 1.录像片《五彩池》 2.灯片一张(五彩池水)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读题后启发质疑: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你想了解五彩池的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一、欣赏课件,提炼主线1.给课题《五彩池》加一个修饰词:“摇摇摇的五彩池”。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五彩池”有了一个整体感知。现在,老师请你根据自己的初读理解,给课题填空。(请学生板书)2.欣赏“五彩池”的奇异风光。这么多词儿,到底哪一个能最全面、最恰当地体现五彩池的美呢?别忙着下结论,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欣赏欣赏“五彩池”吧!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产生更真切的感受。(课件出示)3.确定最能体现五彩池美的词语。你从刚才的欣赏中发现了什么,能给大家说说吗?五彩池的美是一种异常的美,是一种不同一般的美,你认为哪个词最能体现…  相似文献   

3.
《五彩池》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描绘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五彩池是四川松潘优美的旅游景点.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思考:1、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形状的?池水都有哪些颜色?2、课文哪几句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4.
炼词·入景·生情———《五彩池》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叶重庆这一自然段的特点是:用词贴切,语句生动简洁,句式整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之情。教学本自然段,可抓住训练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词句,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想象五彩池的绚丽景色。...  相似文献   

5.
《五彩池》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把五彩池描写得异常美丽神奇。五彩池的形状美、颜色美,给人以美的感受;水本无色而五彩池水却五颜六色,又使人生发探秘的欲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悟美,在议中探秘。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如下: 一、理清文路,感受结构美 第一步,从课题入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可这样引导,读完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把学生带到课后思考和练习1的第(1)(2)两小题上去: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样子?池水有哪些颜色?池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然后围绕以上四个问题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划出有关句子。  相似文献   

6.
《五彩池》(五年制第六册第27课)是篇描写形象、文字优美的新选课文,生动地描述了五彩池极富神奇色彩的景色。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多种方法讲读,在突出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板书课题后,教师先紧扣题目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彩池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由此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并划出有关句子。在此基础上,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然后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培养学生想像力。教学策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选择学习伙伴。教学目的:抓住五彩池的“神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段的理解,朗读感悟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把在本课学到的好词、好句用到做“小小播音员”与设计广告词上。教学过程:一、浏览全文,寻觅焦点师:五彩池既没有大海的深不可测,也没有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省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省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   ……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完《五彩池》(人教版第七册),我让学生为“五彩池”写份广告词,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我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模仿“脑白金”广告笑着念道:“今年国庆不出游,要游就游五彩池”。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创意,请同学们就怎么写好这份广告词,发表意见。学生纷纷发言:“广告词里应写明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有什么美景?”“广告词里应该说明,如果碰上阴雨天,千万不要到五彩池,否则会白跑一趟。”我明知故问:“为什么阴雨天不要去呢?”“阴雨天,没有阳光,池里的石笋就不能折射出各种不同的色彩,五彩池也就没有瑰丽多彩…  相似文献   

11.
《五彩池》是大家熟悉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本文以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文中处处蕴含着美。教学中我紧扣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教材中的美育功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创设情境,引发美五彩池绚烂多姿,瑰丽无比。为了让学生亲自领略这一美丽的景观,教学开始,让学生边看电视录像边听配乐朗读。那一幅幅流动着的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饱览了五彩池的五光十色和神奇之美;那娓娓柔美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五彩池美的神韵,充分感受到了大…  相似文献   

12.
《五彩池》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松潘藏龙山上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给课文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陶冶他们爱美的情感。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理解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段落,体会五彩池的形状美和  相似文献   

13.
蒋岭 《辽宁教育》2000,(8):63-64
[教学说明] 《五彩池》一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句,对五彩池的数量、形状、颜色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描写,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作者通过对五彩池的仔细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语言,将五彩池色彩纷呈的美丽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设计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读书时间、  相似文献   

14.
课文中的“课题研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引导提出研究课题鉴于对研读专题的功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因而不能随便拿一个问题或质疑便可以充当。研读专题是师生纵横捭阖 ,凝聚了课文精髓的产物 ,自然应当是教学智慧的结晶 ,所以 ,在教师的引导下来提出研读专题是一般状态下的专题研成机制。如读解《五彩池》这篇课文 ,在第二教时深读阶段 ,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大家听写“玲珑多姿、鲜艳多彩、镰刀、漫山遍野、石笋、凝结、细腻、变幻、格外神奇”等 9个词语 ,校正后要学生找出哪些词语是直接描写五彩池的美的 ?五彩池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 ?学生找出了直接描写五彩池美的词语 ,并得…  相似文献   

15.
《五彩池》以“神奇”统摄全文,景奇意远,引人入胜;结构严谨,文字精妙,堪称典范。教学中,紧扣文眼“神奇”,强化语文基本功训练,结合以发展认识,体悟美感。陶冶性情。使训练与施教互涵互助,可收到阅读教学整体优化之效果。一、巧于解题,设置悬念,暗示“神奇” 1.用白色粉笔板书“池”,让学生组词。2.同学们见过的水池,池水都是什么样的?3.在“池”前用彩笔板书“五彩”。“五彩”什么意思?你见过五彩的水池吗?请你根据“五彩”二字进行想象,说出想象中的五彩池的样子。4.作者笔下的五彩池又是怎样的奇观呢? 二、整体感知,以问促思,捕捉“神奇”设问:1.五彩池在什么地方?2.世上竟然有五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五彩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省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先介绍小时侯向往的瑶池,然后说见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彩池呈现各种美丽色彩的原因;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结束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是作者的赞叹,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呼应,意味深长,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课文运用大量打比方的句子,描写生动形象,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读罢“朱老师骗人”这个案例 ,我首先是一声叹息———唉 ,现在的语文课 ,越来越难上了 !朱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转告” ,精心创设了情境 ,可谓用心良苦。可学生却大呼上当受骗。唉 ,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接着 ,很自然地回想起我曾经执教过的几堂语文公开教学课。在《五彩池》的教学中 ,我对学生说 :“老师有一个朋友 ,是专门负责宣传五彩池旅游的 ,他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五彩池》这篇课文 ,想请我们帮一个忙 ,帮助他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 ,你们乐意吗 ?”在《智能鼠捕鼠》想像作文教学课中 ,我对学生说 :“最近 ,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lt;五彩池&;gt;,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老师有一个旅行社的朋友,想开辟五彩池旅游线,他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lt;五彩池&;gt;这篇课文,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风光的广告语,同学们有兴趣帮这个忙吗?……  相似文献   

19.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关系;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重点,可按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质疑,教师确定教学的起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评读正音。 2.讨论分段,说说段落大意。(可分四段,也可以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说明]《五彩池》一文 ,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 ,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 ,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句 ,对五彩池的数量、形状、颜色及形成原因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描写 ,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作者通过对五彩池的仔细观察、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语言 ,将五彩池色彩纷呈的美丽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设计教学时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组织语言的时间和交流的时间 ,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 ,让学生积极地学 ,主动地学 ,独立地学 ,尽量让学生自读 ,自悟 ,自得 ,最终达到自能读书。[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