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明  庄洁 《中国教师》2008,(2):39-39
<正>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或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进师生之间积极而愉快地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则会影响学习效率,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心理氛围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气氛。《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对课堂心理氛围的解释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课堂心理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需要自己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  相似文献   

3.
课堂心理气氛,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构成的一种课堂氛围,是师生课堂教学情感状态的综合体现。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呢?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情感与态度,是课堂教学心理效应的总体反映,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一种潜在反映。它可以分为积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的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氛围的营造是物理大餐中的开胃剂 课堂氛围的营造,胜于技术,更像一门艺术.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也能使教师的课讲的更轻松、愉悦.这种师生双方积极的教与学的气氛无疑是双赢的.营造物理课的氛围首先要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基本样式之一,精准地适应和吻合于现代化教学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心理氛围,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情绪状态,而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师生群体心理气氛,就是课堂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的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人格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7.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中国教育大辞典》认为,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论课堂心理气氛及其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 ,心理氛围。《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对课堂心理气氛的解释较容易理解 ,即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教师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 ,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引导的结果。学生沉浸在智力高度紧张、情绪异常愉悦的氛围中 ,代表了师生双方感情的融洽、和睦与流畅。教师不同 ,课程不同 ,班级不同 ,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就不同 ,或严肃活泼 ,或压抑拘谨 ,或轻松愉快 ,或紧张烦闷 ,或民主平等 ,或专制独裁。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出特定的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使其产生参与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课堂氛围也称课堂心理气氛,它是课堂精神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堂活动产生的心理背景,是由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情感、心境等因素交织而成的一种氛围。在英语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尽力去营造一个激发学生兴趣、活力和创造力的和谐英语课堂,使学生达到身心俱受教的效果,从而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氛围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出特定的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使其产生参与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3.
宗亚薇 《成才之路》2022,(7):123-125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一种气氛,它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备"调味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让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互动更充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学习效果更好.文章从语文...  相似文献   

14.
课堂心理氛围是在学习过程中,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心理背景,它作为学生心理活动与其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索高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和形成原因,以及对此采取的应对方法,让学生在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课堂互动、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课堂心理气氛是影响课堂散学效果的软环境,其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心理气氛对师生的主体性具有促进作用,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知识的真正建构者,成为课堂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里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某些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师生双方的心理因素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关键和根本。本重点对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师生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握心理规律,合理调控师生心理,创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具体措施,即:适度唤醒学生心理、控制适宜焦虑、激发教学中的“情”、“趣”因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课前气氛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使整个课堂呈现出高潮而积极的状态,相反不好的课前气氛则会疏远师生间的距离,束缚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使课堂呈现出低落而消极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学会在课前营造和激发专注的竞争气氛,安抚和维护平静的自在气氛,提醒和整顿萎靡的亢奋气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的温馨.营造温馨的课前氛围,是成功实施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效率。教师是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者和维护者,课堂中教师不妨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