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田贞 《职大学报》2014,(6):53-55
《我的未来不是梦》是一首经典的励志歌曲,词作者在歌中塑造了接地气的追梦人形象,发出了鼓舞人心的青春宣言,展示了青年一代为梦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此外,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与言约旨远的语言风格也使作品极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同名歌曲《在异乡》(In der Fremde)选自舒曼的声乐套曲《艾申多夫歌曲集》(NO.39)又名<歌曲一束>,是舒曼艺术歌曲创作成熟时期的声乐作品,舒曼用音乐敏感地抓住诗歌中复杂的内在情感,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表现出深刻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两首同名歌曲二度创作的研究,试图挖掘舒曼在创作中的理念和创作特点,通过对艺术歌曲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探讨掌握其歌曲的演唱技巧,把握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特点、音乐风格、情感内涵,以致能够达到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李娟 《职大学报》2012,(6):50-52
《蓝色的蒙古高原》是一首浓烈的思乡歌曲,2002年被定为巴林右旗旗歌,其中的蓝色情感内涵令人唏嘘,蓝色文化内涵值得探究,蓝色艺术美感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以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来称赏《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充分肯定了《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抒情诗歌中的崇高地位.情感真挚、婉曲深幽、语短情长是《古诗十九首》显著的美感特征.作为五言诗的典范,在《古诗十九首》中,情与景的融合可以说达到了妙合无垠的境界.善于写哀感,擅长抒忧伤之情是《古诗十九首》不同于其他抒情诗歌的地方;抒情隽永,意味深长是《古诗十九首》高超的审美意蕴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依亦吐芳词”的优秀古典抒情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刚一柔,一阴一阳,互相交辉映衬,成为代表南北朝乐府民歌不同风格的典型作品;同时,又由于《西洲曲》的抒情主体在艺术表现上所特有的模糊性,历代学者的训释也各不相同,莫衷一是。因此,它和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一起被称作六朝文学中的两个“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可见,该诗在中国文学上确实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的发展如同一条河流,有源有泉,所谓的“西洲远音”,是指《西洲曲》在主情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趣味上对前  相似文献   

6.
由民歌手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是一首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极具特色并获得巨大反响的作品。该作品具有诙谐幽默的"喜剧美",呈现出强烈的戏剧色彩。在歌曲表演中多种"表情动作"带来的艺术表现力,促使当代音乐朝视觉化方向发展与延伸。视觉与听觉在感知上的互通是音乐视听结合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情感宣泄的需要,则使音乐"视听联袂"成为了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半个月亮爬上来》是我国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该曲曲调舒缓、旋律优美、起伏有致,是一首动听的爱情歌曲。此曲不但是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之一,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传唱,深受人民喜爱。后改编成无伴奏的混声四部合唱。四部和声的魅力更为此曲增色不少,但如果不了解该作品的结构、声部特点,那么在排练上则必然不能准确到位地反映出作品的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分析该作品的结构与声部,以及应如何处理、指挥歌曲。  相似文献   

8.
《阿妹出嫁》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同时又掺杂着时代气息的新民歌,是新时期优秀民族声乐曲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号召力。本文将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到演唱方面的表现来对其进行分析,从多种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家族民歌根源的探索,寻找同本曲相同又相异的地方。从剖析外部结构到细节展现,最后探求情感的升华,可以使歌曲的脉络变得更清晰,能让歌唱者从感性认识提高到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堪称其代表作,可是在古代,评论此诗者却不多见,今人评论,则多是鉴赏。五言古诗《蓟丘览古》七首是陈子昂在遭遇了最无奈的政治打击之后对其怀才不遇之悲的一次集中的宣泄,《登幽州台歌》作于这组诗之后不久,是其悲愤情怀的高潮终曲。《登幽州台歌》中的孤独和悲凉,其实也是所有有大襟抱大才能者共同的人生悲哀,而传统文化中登高神伤的文化心理则更加重了这种孤独感。就风格而言,《登幽州台歌》悲壮慷慨,是上承建安风骨,下启盛唐之音的初唐诗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历来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丫鬟一般都是附属物、附属品。《红楼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曹雪芹先生的思想的伟大,在他的这本著作中充分体现了他是尊重女性的。在曹雪芹的笔下,他把很多大丫鬟如袭人、晴雯、紫鹃、平儿等的性格写得有血有肉,非常立体,风采丝毫不逊色于主子小姐们。  相似文献   

11.
《露营之歌》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抗联歌曲之灵魂,歌词不但优美凝练,而且是东北抗联同日寇艰苦卓绝奋战的历史缩影,它必将在中国的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部里程碑式的黑人文学作品——《土生子》《看不见的人》《所罗门之歌》——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分析,比较三部作品中黑人为寻求自我本质所作出的努力,揭示存在主义哲学对黑人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子夜》与《家》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双璧的两部重要作品。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很有价值。两部作品在艺术视角、艺术结构、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30年代文坛的两种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应体现在对作品基调风格的把握、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和歌唱家的二度创作、对歌曲艺术处理的不同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声传情,情声并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漠深处》是根据歌曲《马兰谣》所改编,由著名词作家阎肃、贺东久填词,国家一级作曲家印青作曲,呈现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第三章。本文主要从词曲作者、创作背景、歌词内涵、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解析,以供演唱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更完美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16.
赵晓强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1):144+152-144,152
本文对传统筝曲《高山流水》三大流派进行比较,阐述了传统河南、山东、浙江三大流派的特点及其流派《高山流水》艺术特征。通过对不同流派《高山流水》的特点及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深刻的延伸了其内在的地方筝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舒伯特歌曲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1.精神情感上独特的艺术个性的自由展现,强调对个人情感的表达;2.通过作品表现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3.在音乐手法上借用文学里的意境来描绘作品;4.通过钢琴给歌曲的伴奏部分赋予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余华的《活着》其教育意义远大于艺术价值。从《活着》作品结构来看,该部作品以男主人公人生故事为背景,在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及人生磨难等多个维度,推进多元化艺术视角,通过艺术信息传递引发读者反思,从而,传播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正是由于余华的《活着》在文学特征、叙事策略上更贴近现实生活,加之该部作品与同时期文学著作在艺术刻画、人物塑造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使其能更好地被读者所接受,并提高读者沉浸感受,为该作品更好地在新时代多样性文化视角中更好地发挥余温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音乐创作可以分为声乐作品创作与器乐作品创作两大类.声乐作品中的独唱歌曲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技巧,演唱作品时所表达的情绪来感染、影响欣赏者而成为声乐表现形式.演唱者所获得的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动人肺腑、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实际上就是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20.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正在于它不仅仅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还同时描写和歌颂了敢于反抗的许多被压迫者的形象。晴雯,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身为下贱”的晴雯。却“心比天高”。在曹雪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晴雯是一个胸怀坦荡、嫉恶如仇、敢爱敢恨、敢笑敢骂的天真、勇敢的女孩子。她的这种性格特质,经常表现在她的尖刻的讽刺中。生活在大观园这个所谓的“乐园”中,她的眼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