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情报科学》创刊30年来(1980-2009年)载文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创刊以来,共发文6141篇,被引文章4077篇,平均被引率66.4%,被引25319次,平均单篇被引4.12次,被引文章平均单篇被引6.21次。回归分析表明,被引文章总篇数,被引率(%),被引总次数,及平均单篇被引次数随年份的线性变化趋势明显,各指标都随年份而增大。在统计意义上,被引文章总篇数,被引率(%),被引总次数,及平均单篇被引次数分别每年增加11篇,1.23%,75篇,及0.13次。结果表明,《情报科学》文献被引逐渐增多,引文分析型,综述型,及方法型的文章被引频次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国内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与国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医药大学学报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5位的期刊,选取2008—2017年各期刊在CNKI中的高被引论文共512篇及WoS中高被引论文共486篇,统计分析所选文献的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结果】 5种期刊的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小,而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远高于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外,CNKI/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CNKI中的被引频次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5种国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医药大学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均较低,这些期刊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国外/内的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国内外对5种期刊的引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学术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指标进行改进和结合分析,了解新时期图情档领域期刊自引特征,为其他领域期刊自引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设计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等指标,结合自引率与自被引率提出期刊四分类模型(独立型、普通型、开放型、权威型);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2—2021年图情档CSSCI来源期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12—2021年,图情档领域发文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自(被)引率逐年增加,两年自(被)引率相对稳定。整体上,各期刊的两年自(被)引率要高于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较高。图书馆学期刊自(被)引率相对较低,情报学期刊自(被)引率较高,2种档案学期刊的自(被)引率最高。通过绘制期刊自引率与自被引率坐标图,可将期刊归为四大类。【结论】期刊两年自(被)引率、两年自(被)引比、四分类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深入揭示期刊自引特征。大部分图情档领域期刊属于独立型和开放型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础学科期刊论文被引的分布特点,探究低被引论文区间的界定和评价方法。【方法】 以科学引文索引(WoS)收录的65种凝聚态物理学期刊(CMJ)的被引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原理和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h指数核心区、被引频次小于篇均被引次数论文,以及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频次为期刊总被引频次的5%,10%和20%区域内论文的被引特性,以此确定CMJ最合理的低被引区。【结果】 CMJ整体零被引率仅为10%,可视为高质量的期刊集合。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达到总被引频次20%的区域和被引小于篇均被引次数的区域具有被界定为低被引区的统计学依据。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与传统评价指标IF、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以及可被引论文数、总被引频次不存在强相关性,满足作为独立评价指标的充分条件。【结论】 由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构成复合指标Evel {rN0,rN x,rTci x}用于描述期刊的低被引特性;由h指数和特定区域内的篇均被引次数构成另一个复合指标Evel {h,Ci 20%,Ci cipp,Ci h}用于比较期刊的被引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期刊被引结构可以构形分类,而评价参数在不同被引区域有可能存在竞争优势;因此评价期刊的低被引情况要以分析被引结构为前提。期刊的综合评价应该使用多参数多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的学者被引统计作为数据来源,分析了各学科核心著者的被引与自引情况及其产生原因,并总蛄了各学科的特点.总的来说,发展历史长、应用性强的社会科学学科的论著被引量高、自引比例高而自引率较低;偏重理论研究、应用性不强的人文科学学科的论著被引量低、自引比例低而自引率较高;而且,人文社会科学著者自引率比自然科学要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有效地检测期刊过度自引,更好地遏制操纵影响因子的行为。【方法】以食品科技SCI来源期刊为例,运用SPSS作箱形图筛选出过度自引的期刊,采用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法,探讨了2年自被引率作为期刊过度自引检测指标所具有的优势。【结果】与自被引率相比,2年自被引率的离散程度更大,更利于识别过度自引,对过度自引更加敏感、反应速度更快,更利于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到过度自引的期刊。【结论】2年自被引率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定量指标用于检测期刊过度自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厘清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专业期刊的自引率应在20%左右”中的自引率是自引证率还是自被引率,消除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引用混乱现象。【方法】 分析了国内研究人员引用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混乱现象,采用追溯法和直接法等文献检索方法来寻找原始文献,并直接和间接地考证了原始文献。【结果】在1975年的《期刊引证报告》的前言中找到了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的英文语句,经初步考证,认为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中所说的自引率应为自被引率。【结论】 在进行期刊自引率研究时,只能用期刊的自被引率与加菲尔德的期刊自引率论断相比较,由此得出的结论对期刊的编辑出版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零被引和低被引是与高被引相对称的现象,在科技文献中很常见.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零被引文献的潜在价值,关注“睡美人”的唤醒,关注低被引作为引用分布的“尾部”可能发挥的作用.零被引问题的研究历程主要可以分为探讨阶段和建模定量阶段两个重要阶段.目前的研究在内容上包括了零被引论文比例、首次被引等角度,在方法上从常规的统计分析到数学建模不一而足,还将零被引与期刊评价、科技评价联系了起来.但相关研究尤其我国的研究仍然较少,并且存在着零被引定义不清、自引难处理、数学模型亟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 Scopus 数据库中的8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零被引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从期刊零被引论文分布、统计当年前三年的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可引用论文数量等指标的相关系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时间变化,期刊整体的零被引论文数量在不断下降,但是较为稳定的状态;大部分期刊的零被引论文数量与其发文量和可被引论文数量成正相关,少数期刊的相关性不强;零被引论文数量与篇均被引、自引论文数量、总被引次数等指标间整体上的相关性较低,甚至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朱年翠 《知识窗》2012,(2X):55-55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以奇引趣、以问引趣、以变引趣、以美引趣,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丽敏  王平 《情报杂志》2012,31(7):61-65
网络引文引证的可追溯性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通过获取CSSCI 2010年收录的情报学期刊论文被科研人员引证的网络引文作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情报学科研人员引证网络引文的总体可追溯情况,不同域名、网页类型网络引文与可追溯性以及URLs深度与可追溯性之间的关系,并最终针对可追溯性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来提高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付中静 《现代情报》2016,36(6):79-86
以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范围,在2年影响因子时间窗口内,实证分析非可被引文献(Non-citable Document,NCD)的引证特征。结果发现,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发文数量、被引频次百分比较高的NCD类型是述评、信稿,2种文献引证效率也较高;NCD不仅可被引而且还对文献进行施引,NCD的被引量和NCD对可被引文献引用的引用量在影响因子被引量中占很大一部分;部分期刊NCD对影响因子的贡献率不容忽视。本研究有利于国内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科研工作人员了解国际相关领域期刊的文献特征,有意识调整办刊方式、办刊理念和办刊技巧,加强选题策划,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对密码学文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仁铃 《情报科学》2006,24(11):1737-1742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到1945~2004年有关密码学主题的文献,并对检索结果从文献量、著者、期刊、主题以及引文等角度作了大量的定量分析。并讨论了该领域研究方向的某些趋势和特点,为业内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Web is revolutionizing the entir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changing the way that researchers exchange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wo view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use in computer-related research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 of PDF and Postcript formatted publications on the Web using autonomous citation indexing (ACI), and a parallel 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literature indexed by 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in SCISEARCH. Our goal is to establish a baseline profile of computer science “literature” as it appears in the published journals and as it appears on the publicly available Web. From this starting point, we hope to identify additional research areas dealing with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citation practic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he utility of autonomous citation indexing on the Web as an adjunct to commercial indexing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情报科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家伟  张素杰 《情报科学》2008,26(10):1518-1521
<情报科学>是我国情报学核心期刊,利用CNKI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从该刊的栽文量、引文信息、基金资助发文、被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情报科学>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引文分析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引文分析从4个角度进行了分类。在对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现状进行归纳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研究中存在着引文分析不深入,地理信息作用没有完全体现等问题,指出开展结合地理信息的引文分析研究要面临的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及可视化层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技术轨道理论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数据库,利用Python编程语言获取专利引用数据,以智能手机技术颠覆传统手机技术等为例,分析了专利量、专利引用量和专利引用率等随时间变化的JΛL型曲线,从而揭示了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轨道,建立了颠覆性技术演化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专利影响因子"这一计量指标,提高了对颠覆性技术进行早期识别的准确性,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技术接受模型是当前信息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采用引文分析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与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识别出该研究领域中的核心文献、重要学者和发展脉络,揭示了技术接受模型领域的理论发展的主要过程,并就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共引分析:研究学科及其文献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赵党志 《情报杂志》1993,12(2):36-42
利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技术对1987年农业科学文献进行了文章共引分析,即按被引次数及共引情况选出28篇文章作为分析对象,用多维标度技术把高维引文空间中的28个文献点以二维散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把这些点通过聚类分析圈成点群,根据这样的圈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讨论了农业科学及其文献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Mining linkage information from the citation graph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identifying important literatures. However, the question of how to utilize linkage information from the citation graph to facilitate literature retrieval still remains largely unanswered. In this paper, given the context of bio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we first conduct a case study in order to find out whether applying PageRank and HITS algorithms directly to the citation graph is the best way of utilizing citation linkage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bio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 Second, we propose a probabilistic combination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citation information into the content-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weighting model.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case study, we present two strategies for modeling the linkag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itation graph. The proposed framework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ontent and linkage information. Under this framework, exhaustive parameter tuning can be avoid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three TREC Genomics collections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and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