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闪亮五分钟     
我们要在这天高云淡的时节追逐那个梦,追逐那个"明德"(《大学》语)在吾怀的梦。老师一句带有方言特色的普通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学生们对答:"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诗句),语文课便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正自发现黄耀新老师的博客以后,我又上了一年语文课。我不是黄老师的粉丝,是黄老师货真价实的学生,一个已然被黄老师影响一生的学生。虽然黄老师当年教我语文,我的专业是英语,如今也是一名英语老师。如果没有黄老师当年的口传心授,我恐怕用一年的时间也体会不到汉语是制约翻译水平的重要因素,乃至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明天上学去吧这学期新转来的高云已经三天没有来上学了,老师问和高云住得很近的黄文龙,“你知道高云怎么了吗?”黄文龙的脑袋摇得像一个拨浪鼓。老师决定给高云的家长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4.
明天上学去吧   这学期新转来的高云已经三天没有来上学了,老师问和高云住得很近的黄文龙,“你知道高云怎么了吗?“黄文龙的脑袋摇得像一个拨浪鼓.老师决定给高云的家长打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5.
宋秋彩 《河南教育》2007,(12):26-27
前不久,我校杨艳老师在博客上记录了她和学生之间差点发生但最终没有发生的一次"冲突":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节外枝",我们语文老师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大多是"火冒三丈",有时甚至课也不上,非找出"凶手"不可。而下面故事中的语文老师,面对飞来事件,没有训斥,没有说教,也没有置之不管。他们牢记自己是语文老师,课堂是语文课,他们巧妙运用"语文的方式",或"顺其所好",或"独辟蹊径",既"化干戈为玉帛",又使"节外枝"开  相似文献   

7.
校园幽默     
笨鸟先飞语文课,老师对同学们说道:知道自己比别入差不要紧,只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站起来反驳道:“不一定吧。昨天的校运会百米跑比赛中,我就是因为屡屡‘笨乌光飞’被取消参赛资格的,”误杀开学伊始的历史摸底测验,其中有一道题是“《论衡》的作者是谁/高云提笔写下“王允”,其实正确答案应该是王充。老师阅卷后批道:“王充何罪,将其斯首?”高云一看,明白自己写错了,便在老师的批语后写道:“暑假睡觉未醒.结果导致误杀。”长时间缺席“早上好!小李。”历史老师和蔼可亲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8.
本刊在2008年第3期"行走博客"栏目中刊载了一篇《回家——静子老师的个人BLOG》,感人的故事,深邃的教育思想,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今天,静子老师又带给我们这样一篇博客,没有来访者的回复,只有她自己的反思。让我们一同打开这封特殊的信,共同体验静子老师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暗示无痕     
徐新星 《教育艺术》2007,(10):40-40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教师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发现一个男孩没有带书,男孩说他忘了带.同学们笑起来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她笑笑,没有再说话.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情感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会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材中,那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他的语文课就干巴巴,没有一丝趣味,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的课,他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失败的,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1.
正清晨七点半,清华园里的自行车流开始涌动。八点,第一节课的铃声在各大教学楼准时响起。航天航空学院N402的教室里,一堂清华大学里别开生面的课正在进行。这堂课没有公式和笔记,没有课本和讲义,连坐着听课的机会都很少。这门名日"趣味力学实验与制作"的选修课在2012年成为清华首批4门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之一,任课老师高云峰是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黑边框眼镜、淡蓝色衬衫和西装裤,高云峰看起来与清华多数老师并没有区别。但他还有着多个身份,中国力学学会科普  相似文献   

12.
没有哪一间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摒弃"虚假的完美",在"真实的缺憾"中带给心灵最真实的"回归"。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与否,重要的不是质朴还是华丽,关键的是思想和底蕴。一堂语文课有一堂语文课的风采,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是一个导演,面对同样的文本,可以幻化出不同的神韵。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进行《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引导学生将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临近下课时,老师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麦苗是什么东西?它长什么样儿?"老师一时愣住,没想到学生把课文读得这么美,居然不知道麦苗为何物。为什么语文课会出现"书声琅琅,读者昏昏"的现象?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结果教师眼中的"小坡"成了学生面前不可逾越的"大山"。如何立足学生视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翻越  相似文献   

14.
那天,她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发现一个男生没有带书。她问他为什么不带书,是不是不知道今天有语文课?男生说忘带了。同学们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快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她笑笑,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扫了一眼课堂,发现那个男生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平静地宣布"上课"。同学们喊"老师好",她回礼说"同学们好"。要讲课了,她却突然发现眼镜没有带。衣兜  相似文献   

15.
正有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课难上,一些思路相对比较清晰的课文还好说,一旦遇上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散的课文,简直无从下手。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文中也颇有感触:"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不要说我们这些普通教师会对语文课感到为难,即便是特级教师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上好语文课最难了,学生对语文课意见往往最多。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有课无效,甚至"不听倒好,听了更糊涂"。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悲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更应敢于反问自己:我们的课有实效吗?  相似文献   

17.
杨悦敏 《快乐阅读》2011,(17):88-89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拓展"便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教材进行拓展,成为许多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定开展的内容,"拓展"几乎成为评价一堂课有没有遵循新课改理念的一个标志。但是不少老师只是流于形式,对语文课  相似文献   

18.
本色语文课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提山语文课要扎实、朴实、厚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课要简约,却又包涵了浓浓的语文味;以生为本,体现暖暖的人情味;以教师为主导,充满悠悠的书卷味。一.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入情入境的读;恰到好处的写;深入地品味。古人把学习称为"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  相似文献   

19.
开学已经三周了。我们还一次语文课也没有上过。老师说,教我们语文的老师病了,在住院。暂时先把语文课换成别的课,等到老师的病好了,再把语文课换回来。除英语外,我的其他功课虽然不算拔尖,但都还过得去。老师讲的课我都听得懂,布置的作业都会做。  相似文献   

20.
用事实说话     
常生龙 《上海教育》2013,(18):65-65
信任是开展学习的基础,怀疑则是提升孩子的能力以及创新的关键。如果只有信任没有怀疑,就有可能失去自我。桃桃的妈妈在博客中讲述了孩子在语文课上的一个故事,内容如下:课文的内容是《乌鸦喝水》。老师在最后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乌鸦的周围没有小石子,它用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桃桃想的办法是:往瓶子里装沙子。他说以前他做过这个实验,沙子放在水里也会沉下去。老师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