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8年至2001年夏季高考,连续四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令人耳目一新。这个类似“说开去”的题型,中学的复习训练已经多年没有重视。长期以来,一般性供材料议论一统天下,程式化的写作训练,使高考作文几百万人写“同一篇”文章——开头引述材料,再提炼观点,接着联系现实,最后作结。此类文章老套俗套,它已严重束缚了考生  相似文献   

2.
2005年高考(湖北卷)写作题由供料、提示和要求三部分组成。这种形式的作文,一改前几年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实际上属供料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话题作文,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较广,有诸如“所写内容在话题之内即符合要求”、“材料可用可不用”之类的要求;而根据供料作文,审题的难度加大了,考生对供料的立意把握怎样,直接影响到作文的立意如何,从而关系到作文成败。那么如何提炼好所供材料的主题呢?笔者认为,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供料的限制作用供料就像一堆矿石,在冶炼中提出我们要写文章的“主脑”,供料是提炼主题的惟一依…  相似文献   

3.
一、观点型话题观点型话题由于“话题”本身就是论点,写作时在立意上就不必要花费太多心思,将“话题”作为文章中心就可以了。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的材料和叙述的故事能够体现这个观点就行;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就将“话题”作为文章的论点,只要在写作中围绕这个“话题”选取材料进行议论就可以了。这类话题的材料本身就是写作中的一个典型论据。二、范围型话题这种话题只给出了一个写作范围,至于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和中心,完全可以因人而异,具体写法和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在话题范围内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对于这种类型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2002年的我区高考阅卷工作结束了,至此笔者已连续参加了三年届作文评审工作。纵观3年内蒙考生的答卷情况,可以发现,学生作文正走向“成熟”。无论是从主旨的提炼和反映的内容上,还是从作文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表现了这一点。一、主旨提炼较为深刻2002年高考作文采用的仍是话题式。话题作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写作范围广泛,开放性强,所以可选择的“写作点”很多。那么是否善于选点,就成了决定文章优劣的一大因素。如果缺乏选点意识,把话题当作铁板一块,就很难达到《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中,“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见…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根据材料提炼观点。2.学习写简短的议论片断或讲演稿。【教学设想】1.确立的两个教学目标均为教学重点,目标1同时也是教学难点。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组幻灯片放映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3.在多边互动过程中充分加强多种思维训练。【教学演进】一、导入1.由生活实际切入课堂话题,让学生就“怎样看待……”进行自由发言。2.教师就同学们关于“怎样看待……”的发言进行点拨,明确课题《我的观点是……——提炼观点及其简短议论写作》(幻灯片出示),进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牵引1.回顾并借鉴刚刚学过的《创造学思想录…  相似文献   

6.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是高考说明对“写作”的首要要求。可见,审题准否的确关系到考场作文的成败。其实,议论文无非是立论、驳论两大类,而提供的文题也无非是论点型、关系型、范围型、寓意型和选择型五种。供料作文先要读懂材料,然后“由此及彼”提炼观点作文。要求一般是:据料提炼观点成文;“引用”所供材料成文。要写好供料作文,必须紧扣“要求”。选准了入题角度,展开合理思路,就能把整篇文章构思出来。无论起承转合多么复杂,成功的议论文也脱不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8.
纵观2002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占据绝对地位的话题作文试题中,至少出现三种命题方式:直陈话题式、“供料+话题”式、“供料+自寻话题”式。其中第三种方式,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最新成果。由于它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具有限制性的特点,又保留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优点,因而这种方式得到了命题人的广泛青睐,其供料选择也丰富多彩。以2002年中考作文题为例,有出示小故事的,如青海省、云南省昆明市;有出示名人名言的,如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有出示哲理语段的,如江苏省南京市;有出示图片,要求以图片景致为着眼点的,如海南省。由于自寻话题式…  相似文献   

9.
纵观2002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占据绝对地位的话题作文试题中,至少出现三种命题方式:“直陈话题”式、“供料+话题”式、“供料+自寻话题”式。其中第三种方式,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最新成果。由于它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具有限制性的特点,又保留了话题  相似文献   

10.
【能力定位】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写议论文要做到“发表自己的看法 ,用一定的根据做一些简要分析”。这里所指的“看法” ,也就是议论文的“观点”。观点是从某一角度或立场出发对事物的看法。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 ,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观点形式上应该是明确的判断 ,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观点要言之有理。提炼观点就是将所议论的事情或现象或材料用心琢磨 ,使其精练 ,提取出自己的正确的见解和主张。提炼论点是写议论文的最根本的一项能力。初中学生在评价事理、观察现象、分析材料中提炼观点的…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高考中时有出现,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话题作文的一个特点是自拟题目,但在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并未真正重视文章的拟题,有的同学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也确实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用来作标题,有些“…  相似文献   

12.
“写作训练"之一一、训练重点学习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议论文命题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以企议论时放得开,收得拢,站得高,揭得深,从而提高议论文的思辩能力。二、训练难点共四个训练项,从命题看,均属“关系议论文”的范畴。学会分析命题中概念或判断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训练的难点。三、训练方法 1.搞清一个概念什么叫关系议论文?叩其议论的对象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或判断(包括一个复合判断中两个或两个  相似文献   

13.
中学高年级的议论文教学,是写作教学中一个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学生议论能力的提高,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而且对他们日后从事各种工作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二和高三应着重培养学生”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使学生“写文章做到观点鲜明,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词句流畅。”为了使学生具有这种较为复杂的议论能力,在提供材料作文的写作教学中,我们重点进行了提炼观点、展开联想、阐述事理等三个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刘士杰 《学语文》2003,(1):32-32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均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背景材料,第二,写作要求,第三,注意事项。从审题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应该是第二部分,而许多考生恰恰忽略了它,将目光聚焦到了第一部分的背景材料上。我们知道,话题作文和过去的供料作文,命题者都预设了材料。但在实际写作时,两者对背景材料的处理是不一样的。供料作文的所供材料,不仅是立意的主要基础,而且是写作的由头和证明观点的依  相似文献   

15.
漫话『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直是关于师生关系的话题。至于它到底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却难以断定,不过按照常理,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它才不再成为普遍议论的话题:一是师生之间事实上已普遍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一是人们对“民主”、“平等”理念已经不感兴趣。现在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故它仍是经常议论的话题。议论归议论,既然客观上仍然存在这方面问题,就是该考虑如何议论了。如单以“民主”、“平等”理念硬套“师生关系”,虽也合乎逻辑,未必能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故须从“师生关系”特点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是提供写作范围不提供其它内容的作文形式。它的写作范围相当宽泛,要求写作者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如我布置给学生参加“新作文杯”全国中学师生话题作文擂台赛的话题是“时间”,写作范围也就是“时间”,相当宽泛,文体也没有作任何限制。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要“大题小作”。也就是要将话题的范围缩小到话题的某一点上或某一方面。如以“时间”为话题,就可写与时间有关的人或事;也可写对时间的情或悟;还可写对时间的爱或恨,等等。二、要拟好标题。话题作文最好不要把话题当作题目,那样会太大而无法操作;题…  相似文献   

17.
顾名思义,“话题”大致可以说是谈话的题目,是和谈话这一言语形式相联系的。但谈话的题目和作的题目还是有区别的,作的题目有时候直接就是作的主旨,而谈话的题目只表明你谈话的范围、谈论的对象,并不意味就是你的观点和主张。换句话说,“话题”和你在这一“话题”上所要表明的思想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吕嘉兴 《作文》2024,(15):27-29
<正>单元要求1.分析思考,提出观点。2.科学构筑,明确观点。3.简明扼要,凸显观点。写作指导“观点要明确”写作训练是进入九年级后学生的第一次议论文写作训练,与第三单元的“议论要言之有据”和第五单元的“论证要合理”形成一个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  相似文献   

19.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对怎样“摆事实”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有很多讨论. 这实际上涉及“好的论证和坏的论证”①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学生在写作议论类文章时,只是罗列事例,把需要论证的观点当成无需论证的结论,仅在现象层面去说明“观点就是观点”,结果无法让读者明白“为何观点是正确的”,而使文章的说服力变弱.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已成为作文训练的热点。话题作文有什么特点,写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从广义上说,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它具有材料作文的一般特征,即以供料为依据,有限制性,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