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夫妻间赠与和夫妻间财产约定的混淆容易导致对夫妻间赠与的撤销权的质疑。理论解读、法律规定和诉讼实务都清楚表明:夫妻间赠与和夫妻间财产约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夫妻间财产约定是不可随意撤销的,而夫妻间赠与协议中的赠与方应依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和《合同法》享有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  相似文献   

2.
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在中外理论界、司法实践部门众说纷纭。如果将赠与合同无法律依据、人为地视为实践合同,将造成我国《合同法》第189条在司法实践中无法适用的后果。从我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订立的普遍规则来看,赠与合同均应为诺成合同。  相似文献   

3.
对于婚前赠与财产关系,我国法律尚没有明确而直接的规范。因此,探讨研究这些财产关系的法律属性,提出纠纷解决的对策,无疑对司法实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试对婚前赠与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婚前赠与与彩礼相交叉的两种情形,指出男女双方共同出资筹办婚礼之花费不属于婚前赠与,以期于司法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章就《合同法》颁布之后,我国法学界对于赠与合同撤销权问题引发的争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目的性赠与合同以及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之责任承担问题存在的立法缺陷提出了修订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夫妻间赠与,理论界有"一般赠与说"和"夫妻财产约定说"之争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更加剧了此种争论。"一般赠与说"在立论前提、价值考量、法理基础以及形式逻辑上都存有一定的问题,"夫妻财产约定说"更具有合理性与适用性;但不能否认的是,夫妻之间仍然存在一般赠与的例外情形。两种学说的关键区别在于夫妻双方的约定具有直接变动物权的效力,而不需另行公示。在调整身份领域内的财产关系时,《物权法》、《合同法》相较于《婚姻法》应该具备谦抑性。  相似文献   

6.
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的赠与条款在实践中容易引起纠纷.在处理解决此类纠纷时.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商品房销售合同中赠与条款的法律性质。本文认为商品房销售合同中的赠与条款不是附负担的赠与或附条件的赠与.也不是可以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之外独立成立的赠与行为.它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赠与.而是商品房销售合同中的一项销售方的义务条款.应适用我国“合同法”中有关买卖合同的规定.不能适用赠与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大陆法系各国民法中,赠与都是重要的有名合同。由于赠与作为合同及无偿性的特点,使得各国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以优遇赠与人为基础,形成有关赠与合同分类、性质确立、权利义务分配紧密联系的制度体系。尽管立法目的一致,但在制度上却体现了多样性。明确赠与合同制度体系中的逻辑联系,明辨我国《合同法》中赠与合同的制度设计,以利运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赠与的规定入手,着重剖析了被人们普遍忽视了的赠与人的义务问题。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因赠与而导致的法律纠纷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规范赠与行为,明确界定赠与人同受赠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属必要。其中,有关赠与人的义务问题,在《合同法》颁布以前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详细探析它的内容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为使法律昨到妥当的使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本针对赠与合同的标的物的范围、赠与合同的诺成性以及赠与合同的撤销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消除合同法有关条之间的矛盾,补充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10.
赠与合同是典型的无偿诺成合同,合同中赠与人与受赠人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因此《合同法》规定了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出现赠与人滥用此项权利的现象,这就产生了赠与人法定任意撤销权的行使与受赠人信赖利益保护的冲突现象。为了平衡赠与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赠与人行使此项权利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赠与人如果滥用此项权利造成受赠方损失,应当承担信赖责任。  相似文献   

11.
在法律上将婚姻视为契约是可能的。因为现代婚姻具有契约最本质的两大要素:合意和交换。而将婚姻视为契约又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以“婚姻的法律性质是一种民事契约”为原点的婚姻法,能使婚姻关系当事人在契约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而法律又能进行适当地控制。其制度价值在于在契约范围内,让婚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劳动合同法的效力范围,实践中非典型的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会使得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与否存在争议。中国劳动立法在实务中,应确认非法用工主体与劳动者建立关系是事实劳动法律关系;退休人员及实习学生与用人单位关系的认定应视具体情况划分为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而对于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关系的认定则视不同的挂靠关系而做出不同法律关系的认定。  相似文献   

13.
新婚姻法总体上完善了现行婚姻法典,但具体而言仍存欠缺或不当之处。比如法典名称不宜沿用原名;对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情形不应不加区分地一概认定为无效婚姻,对婚龄的规定应作补充性说明,另外,对第三者插足、婚内强奸及婚约等问题,新婚姻法未作任何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委托理财中的"委托"究竟属于合同法上委托还是信托法上委托尚无理论的释明。笼统以"委托抑或信托"之二元论主张存有委托合同定性之尴尬,无名化主张则更为空洞。而否认信托说的三个可商榷之处也致使否认"信托"说无力。基于此得出,"信托"才是委托理财委托之本质。  相似文献   

15.
国际再保险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其法律适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国际再保险合同首先应按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来确定准据法。当事人的选择包括明示的选择和默示的选择。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要受到强制性规则的限制。在缺乏法律选择时,国际再保险合同依与之有最密切联系地法支配。最密切联系地法通常是合同缔结地国法,而非再保险人营业地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婚姻概念的学说颇为不少,争议很多。本文试图以事实状态的婚姻为基础阐释婚姻的本质概念,只有掌握其本质才能把握婚姻法中各相关社会关系的处理原则,使整个婚姻法体系和谐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受赠人的利益,《合同法》将赠与合同定性为诺成性合同,以此来加强对赠与人的约束。同时,法律为实现其公平、正义的价值,平衡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鉴于赠与合同的单务、无偿性,特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和穷困抗辩权,然而赠与人行使上述权利时有可能导致受赠人信赖利益的损失,该项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对此,各国法律均未作出明确规定,需结合案例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华伟 《成人教育》2012,32(2):18-19
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已经正式实施,在一定时期内将发挥其作为上层建筑的巨大影响力——既表现为"强制力"又意味着"说服"。婚姻关系将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女性意识将从依附走向独立;家庭价值也将由从物质导向升华至精神导向。理性的成人当视法律为一种教育,仁义又智慧地处理好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出现的权利、情感、人伦等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刘颖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38-140
与脐带血储存相关的契约以其储存目的为标准,称当事人以自存脐带血干细胞为目的所缔结的为"自存契约",而以他捐为目的者,称之为"捐赠契约"。基于脐带血干细胞所有权归属解释上的差异,比照法律行为之生效要件,检视我国现有的脐带血捐赠与自存契约的效力,并得出结论即宜以母亲为脐带血所有权人以及契约当事人的地位订立契约,借此契约的订立,能让母亲为子女预存脐带血的意志得以完整实现,脐带血干细胞的利用也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婚姻财产契约的效力是法律赋予契约当事人以及有关第三人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者说是婚姻财产契约对当事人的拘束力以及契约义务不履行时法律的保障力。按照效力范围不同婚姻财产契约的效力包括主体效力、客体效力和时间效力。运用契约理论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婚姻财产契约的效力,以期在婚姻财产契约中充分体现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减少法律纠纷,给未来完善婚姻财产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