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命运的灯盏     
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13岁时就到一位贵夫人家做了一名小杂工。一天深夜,他为贵夫人熨一件高贵的礼服时,由于实在太困,不小心将煤油灯打翻,灯里的煤油滴在贵夫人的礼服上。贵夫人知道后,硬要孩子赔偿,孩子哪有那么多钱,便只好答应帮贵夫人白打一年工。为避免自己再犯错误,孩子把这件被煤油弄脏了的礼服挂在自己的床头作为警示。一天,孩子突然发现,那件礼服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将原有的污渍清除了。这个发现令他眼前一亮,通过在煤油里添加其他一些化学原料和无数次反复试验,他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一年后,孩子离开了贵夫人家,自己开…  相似文献   

2.
命运的灯盏     
晓平 《阳光搜索》2005,(11):21-21
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13岁时就到一家贵夫人家做了一名小杂工。一天深夜,他为贵夫人熨一件高贵的礼服时,由于实在太困,不小心将煤油灯打翻,灯里的煤油滴在贵夫人的礼服上。贵夫人知道后,硬要孩子赔偿,孩子哪有那么多钱,便只好答应帮贵夫人白打一年工。为避免自己再犯错误,孩子把这件被煤油弄脏了的礼服挂在自己的床头作为警示。  相似文献   

3.
心灯不灭     
佚名 《中学教育》2006,(11):63-63
有一个孩子,13岁时到一个贵夫人家里做小杂工。一天深夜,他为贵夫人熨一件高贵的礼服。由于实在太困,不小心将油灯打翻,灯里的煤油洒到礼服上。贵夫人硬要孩子赔偿,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只好答应帮贵夫人白打一年工。为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孩子把那件被煤油弄脏的礼服挂在自己的床头作为警示。  相似文献   

4.
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他13岁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苦苦哀求那家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几乎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一天最少要干12个小时,而所得的工资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但乔利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他总是省吃俭用地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养活自己贫困的家。就是这样紧巴巴的日子也不长久,一天半夜,乔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贵夫人第二天一早要去赴一个约会,要求乔利立即将她的衣服熨一下。因为实在太困了,他…  相似文献   

5.
老师,您变了     
上小学五年级的侄儿放学回家对他妈妈说,在学校里捡到100元钱。他妈妈问都没问就抱着孩子亲了一下说:“我儿真能!”就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第二天侄儿放学,又捡了100元钱交给他妈妈,他妈妈二话没说,领着孩子就去了商场,拿着孩子捡来的钱给孩子买了一双鞋,算是对孩子的奖励。第三天,学校老师通知召见家长,也许是孩子的父母预感到不是什么好事,就推说有事让孩子的爷爷代劳去了学校,不知根底的爷爷到学校挨了老师的批评,还退还了200元钱。原来孩子班上的同学,偷了自己家的1000多元钱,给四五个要好的同学分了,被家长发现后…  相似文献   

6.
河马的礼物     
森林里要开一个盛大的晚会,河马正在缝纫机上为自己赶制参加晚会的礼服,小松鼠也在一旁帮忙。到了开晚会的前一天,礼服终于做好了。“多么漂亮的礼服呀!”河马自豪地说,他高兴地穿上礼服,到镜子前一照,呀,礼服太短了,可如果重做礼服,已经来不及了。“这怎么办呢?”河马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小松鼠在一边想了想,说:“我有一个办法,你等着。”她拿了一只小竹  相似文献   

7.
父母心     
这是一艘大型的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当轮船驶出濑户内海到了志摩海面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年近40岁,衣着华丽的高贵夫人非常引人注目。一位老女佣和一位侍人陪伴在她身边。离贵夫人不远,有位40岁左右的穷人,他也很引人注目:他带了3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不知为什么,贵夫人总看着这群父子。后来,她在女佣的耳边嘀咕了一阵,女佣就走到那个穷人身旁搭讪起来“:孩子多,真快乐啊!”“哪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日子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俩已没法子养育这4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6口才会去北海道找工作啊。”“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的大富翁,年过40,可是没有孩子。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养子?如果行,会给你们一大笔钱作酬谢。”“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还是和孩子们的母亲商量商量再决定吧。”傍晚,那个男人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贵夫人的舱房。“请夫人收下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吧!”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舱房。第二天清晨,当船刚驶过房总半岛,父亲便拉着5...  相似文献   

8.
家豪是个聪明、讨人喜欢的小男孩。在预入园的活动中,他很快被幼儿园的新环境所吸引,一会儿搭积木,一会儿抱娃娃,一会儿看图书,在听故事时还能主动提问,情绪十分愉快。我很高兴有这样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开学第一天,家豪入园能与老师问好,主动与妈妈说“再见”。由于哭闹孩子较多,我便让家豪自己选喜欢的活动。中午吃饭时,我正忙着喂几个不愿自己吃的孩子,抬头一看,发现家豪的饭菜一口未动,我忙鼓励他:“家豪最能干了,会自己  相似文献   

9.
我有个同事,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连一首完整的歌也学不会。每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唱唱跳跳,自己的孩子象个哑巴,他心里就不愉快,于是经常训斥孩子,骂他是“黄鱼脑袋”,越骂孩子越自卑,甚至连最简单的儿歌也忘得一干二净。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私拿了一只苹果,邻居的孩子告诉了他的爸爸,做爸爸的不进行正面教育,把孩子劈劈拍拍地打了一顿。第二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把邻居的孩子也打了一顿。这事让他爸爸知道了,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相似文献   

10.
代梦从五岁起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同:别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住在一起,可他的爸爸妈妈一人一个家。代梦天天盼周末,只有这一天才能看到妈妈。妈妈给代梦做好吃的,从头到脚把他的脏衣服换成干净的,他可以在妈妈家住到周一。但这两天里,常看到妈妈家的叔叔不高兴,而妈妈家的那个小妹妹也常在一旁生气。每当爸爸身边有了新阿姨,家里就有了生气,代梦知道,他的幸福是和爸爸的幸福紧密相连的,他忙前忙后当起了小服务员。可没几天,阿姨都因为爸爸是一个带小孩的男人而宣告恋爱结束,为了爸爸的幸福,代梦被送到乡下奶奶家里。爷爷很久以前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1.
这一天,孩子又是鼻青脸肿、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家。 孩子到家打开门,照例又看到醉醺醺的父亲,正一步一摇晃地在房间里挪动着。父亲看孩子进来了,也没吭声。甚至瞧都没瞧孩子一眼,端起他那个酒瓶,径直又往自己脖子里倒。  相似文献   

12.
回家的路上,不知从何时起,多出一个卖报纸的孩子。他看上去有10岁左右,左腿被截肢,拄着拐杖,只凭一条腿站在那里叫卖。我从发现他起,每天都要走过去买他一份报纸。起初几天一手交钱,一手交报,很平常。可自从那天的一件事情后,孩子卖报的方式却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顺其自然     
1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小亢特别好动,被院子里的人称为“顽皮一号”,幼儿园一放学,便爬树、挖泥,一刻也不得安静。一天晚上,他想写大字,我准备好纸笔墨汁,他又要看小人书,待到小人书拿来,他倒啃起甘蔗来了。可是有两件事能使他静下心来。—件是听故事。他老缠着人讲故事,一连听五六个故事也不过瘾,缠得人心烦。第二件是画画。我们家没一个人会画画,可这孩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天赋,父亲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有一次,陶行知一位朋友来找他,告诉他一件自以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中,调皮地把他的金表拆坏了。“您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陶行知正埋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听说后扶了扶自己的眼镜,边问边站了起来。朋友答道:“我把孩子痛打一顿,他讨饶了!”说这话时,他有点得意。陶行知听罢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声地惊叹道:“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  相似文献   

15.
来话者:我是一名下岗工人,在零花钱方面对孩子要求比较严。前一阵发生了两件事,令人头疼。一件是,孩子放学回家,路上捡到两元钱交给我。当时,我随口说,你自己拿去买吃的吧!孩子没有要,我就把钱放在抽屉里了。隔了一天,我外出时看到孩子在放学路上吃牛肉干和泡泡糖。到家后,我问他钱是哪来的,他说是路过同学家门口,一阵风刮过来,正好有1元钱刮到脸上。我想这肯定不是真话,经过劝说,孩子说出真情,他后悔那天没要捡的钱,又私自拿走抽屉里的钱买零食了。第二件事,也是与孩子说谎有关。我的小孩一直喜欢游戏机,我没给他买。…  相似文献   

16.
一天夜里,马来西亚首府吉隆坡的一家豪华住宅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一个华侨富翁家的珠宝全被盗光。盗贼把赃物带回自己的家中后,怕被警察发现,便用塑料袋装起来,带到附近的竹林里挖个坑埋了起来。他打算先埋在这里一段时间,自己出去躲避一下风声。一天,当他从外地旅游回来时,马上被等在他家的警察逮捕了。“这些珠宝是你埋在附近竹林里的吧。珠宝上留着你的指纹。”当刑警打开塑料袋里的赃物时,盗贼目瞪口呆。“到底是谁发现而挖出来的?”他无法理解地反问道。“哈哈哈,不是谁挖出来的,是它自己冒出来的。把它埋在竹林里,这是你的失误。”刑…  相似文献   

17.
一缕飘香 《家长》2013,(10):20-22
那天,东东的妈妈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孩子放学回来后,我发现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上有一项作业内容被重重地涂抹掉了,仔细辨认后,才知道是“订正数学试卷”几个字。于是,我问孩子为什么涂掉了,他说试卷没发,不用做了。我接着问是什么时候考的,孩子随口说:“昨天。”恰好我偶然得知前一天数学老师没来,就对孩子说:“不对吧?”孩子又改口说:“周一。”后来,我在孩子的书包里看到一张没有做完的试卷,问是什么时候的,孩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觉得孩子稀里糊涂的。  相似文献   

18.
有个心灵手巧的裁缝,专为野兽缝制衣服。一天,一只举止文静优雅的老鼠来到衣店,向裁缝购置一套结婚礼服。但讲定了价钱后,老鼠又在店里发现了一件漂亮的猫皮衣服,心  相似文献   

19.
干洗剂简介     
干洗最早大约出现在19世纪中期,据说是在法国巴黎的一间油脂小工厂里,一名身穿一件染了油垢衣服的工人正在紧张的劳动,不小心把一桶煤油撞翻并溅了一身。他一时无暇更换,等到下班时,低头一看,衣服上的油污竟不见了。真奇怪,原来脏兮兮的衣服怎么会干净了呢?他悟出一个道理,油污是被煤油洗干净的。因而人类发现了干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八小时以外》2014,(12):127-127
理论模型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在寒冷的冬天,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地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这时他想起了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被冻死了。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梭子鱼》的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判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这些荒诞故事体现了一个概念——"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