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信息     
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24日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 要使中小学收费工作规范化。严格区分义务教育阶段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关于收费的政策界限。要坚决按照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只收杂费。实施义务教育的各类公办学校要按照招生计划和规定班额录取学生,即使对个别超计划招收的学生,也不得收取额外的费用。不允许招收“高价生”,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向申请转学的学生收取费用。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坚决制止任何部门和单位向中小学摊派行政性、事业性费用和乱罚  相似文献   

2.
全社会都在关心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成长,这是社会的主流。但也常见一些人,张口闭口总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学校内部的同志千万不可迫于这种并非主流的“社会效应”的压力,分不清真与伪,而陷于茫然。这个问题不解次,就有可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岐视后进生,砍掉必要课程;就有可能为办高价班,收高价生,出现种种不正之风,偏离正确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说起分校,有的同学可能会马上想起“三本”“民办”等称呼,进而就与。高价生。联系到了一起,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这里所说的分校,是公办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所学校两地办学。这个“地”可以在同一座城市,也可以跨到外地甚至跨到外省的“地”。  相似文献   

4.
学生读书不动脑筋,是一大问题。每当谈及此事,同事们常责怪学生学习不积极,“启而不发”。最近有机会听了几节语文课,渐渐地感觉到不是学生“启而不发”,而是教师“启不得法”。“启”者,打开也。教师的教,一定要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脑子活动起来。有一位教师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掰”与“摘”、“捧”与“抱”的用法,问学生:“掰玉米”为什么用“掰”不用“摘”呢?“摘桃子”为  相似文献   

5.
张荣锁 《师道》2008,(3):9-11
誓言一:不讽刺学生 讽刺学生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学习差。我们把这部分学生叫做“差生”。每当他们上课回答不出被认为连白痴都可以回答上来的问题时,每当他们不能完成作业时,每当他们考试成绩较差时,我们的让学生无法反抗又无言以对的讽刺就开始了。上学期,我就对一个经常考试考得很差的学生做过这样的蠢事,我发誓新学期将改掉这一恶习。  相似文献   

6.
每当和学生谈到作文,大多数学生“谈虎色变”,不喜欢作文。有的说没有东西写,有的说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还有的担心写的不具体达不到要求。这正是因为学生的知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贫乏所造成。如何解决学生总觉得“没什么可写”这一难题,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从教20多年,每当学校的课程有变动甚至课时数有变化的时候,都会遇到家长来质询:“这样会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为什么我们的主课比其他学校少?”直到现在,每当接待家长或外地同行时,必然会被问:“高中三年维持各种与考试无关的选课,学生的学业会受到影响吗?”“学期中,让学生行走外地城市,不影响教学吗?”“你们学校管得松还是严,是...  相似文献   

8.
严丽荣 《生活教育》2010,(10):52-52
每当新学年开始,一些教师总要接手新的班级,面对一张张陌生而又可爱的笑脸,常常这样叫学生:“你”、“那位女同学”、“戴眼镜的男同学”、“第三排第四桌的同学”等;被点的学生往往很不情愿,个别调皮的学生甚至不理不睬——“老师又不认识我!”更让教师尴尬的是,开学许久了,教师却叫不出学生的姓名或叫错学生的姓名,引来学生的议论或哄笑。  相似文献   

9.
每当写作文,有的学生就“咬住笔头不放松”,哭叫着让爸爸、妈妈帮他写或是教一句写一句;有的学生挤牙膏似的写了,却常常牛头不对马嘴;有的学生干脆走“捷径”,抄“作文选”……“作文难”的现象举不胜举,究其根本,就是学生作文和生活相分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似文献   

10.
徐玲 《云南教育》2005,(1):75-75
每当下课铃一响,我便不忍有丝毫拖延,总是立即向学生们宣布“自由令”。因为我猜想,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喜欢、不期盼“课间十分钟”,他们一定等急了,甚至早已计划好了在那十分钟里该玩的花样。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不动脑,长期以来是一大问题。每当论及此事,许多教师常常是责怪学生学习不积极,“启而不发”。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经历与体会,感觉到不是学生“启而不发”,教师“启不得法”才是问题的关键。 “启”者,打开也。教师的教,一定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脑子活动起来。我们在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掰”与“摘”、“捧”与“抱”的用法,问学生:“掰玉米”为什么用“掰”不用“摘”呢?“摘桃子”为什么用“摘”不用“掰”呢?学生的小脑筋开动起来了,经过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画,学生说:…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六八年八月三日,著名的散文作家杨朔因惨遭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不幸与世长辞了。活在人民心里的人,精神是永远不死的。每当“厦门港里的风浪”汹涌澎湃的时刻,每当“香山红叶”老秋红透的日子,每当“滇池边上的报春花”争相怒放的季节,每当“樱花雨”沁人心田的时候,人们总深情地怀念着诗心似火的杨  相似文献   

13.
万其嗣 《成才之路》2010,(26):10-10
“老师,你怎么不去搬呢?”这是我班的一个学生当面质问学校后勤主任时说的。虽然不对我说,可每当我回忆起学生说这话时情景,总觉得芒刺在背,不得不去反思:现在的学生该如何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为师与为母     
教书,是我的职业。我自认为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我曾把教好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当我看到哪个学生学习懒散时,会正言厉色地教训一顿,甚至通知其家长严加督促。每当我看到哪个学生不好好完成作业或是考试成绩差时,我也会毫不“吝啬”地施以惩罚——重写三到五遍。在班级管理上我最大限度地发挥“批评”和“表扬”的作用。但在女儿上了小学之后,我感觉这些做法似乎有点不对头了。  相似文献   

15.
李明新 《小学语文》2011,(11):59-61
“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从教23年,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我发现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自己的成长:每当我艰难地处理完学生问题的时候,每当我疲倦地放下判完作业的钢笔的时候,每当我自己都不满意课堂教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赵建松 《师道》2004,(12):22-23
每当我们在享受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灵性互动,教的妙语连珠,学生的口若悬河时;每当我们的头脑被言语充塞,我们的笔迟钝得不能记下学生的语言时,我们是多么渴望片刻的“冷场”。这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静静地看,静静地想,不发出一点声音,不惊扰每一个思想。阅读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7.
观点     
教育均衡化是政府的责任 “教育的均衡化可能只是一个永远的理想,正因实现不了,才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 教育均衡化的问题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一些公办重点学校过多地占有了社会的资源,一方面他们可以大量使用纳税人的钱,一方面又可以招收高价生,可以说把计划经济的好处、市场经济的好处全都集于一身,这显然很不公平。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我从师范毕业以后,就一直在西陈集小学担任数学兼自然教学工作。 当时语文、数学在领导和家长心中有多重要!偏偏那些学生爱上了自然课,他们既不叫我“刘老师”,也不称我“数学老师”,都喊我“自然老师”,其中自然两字音特重。 那时,每当快上自然课了,不少的学生就跑到我的办  相似文献   

19.
以“春雨”为主题的文章很多,每当看到别人写出的文章,学生们总觉得写得好,但是到底好在哪里、怎么才能写得好,却不一定能说得清,不少学生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写好“春雨”作文。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春雨”习作的实践,我觉得,要解决上述问题,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何元秋 《物理教师》2007,28(4):25-25
每当学过阿基米德原理时,总会有学生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F浮与G排一定是相等的?”提出这样问题的学生大都是善于思考、好奇心强的“物理高手”,他们对物理现象不满足于“知其然”,还要探究“其所以然”.这种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倍加重视和呵护.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