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其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现今社会,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解放学生的头脑、手、眼、嘴,解放他们逐渐被挤压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创新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只有开放才有活力。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实现主体的开放。只有大胆地放,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主意识,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满足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有益的做法:解放大脑,自主思维;解放双手,满足需求;解放嘴巴,自由挑战;解放时空,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4.
<正>老师要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欣赏、探索研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要让语文教学解放学生,开拓学生的思想,发扬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全方位成长。一、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自然地去感受真善美的东西,使得学生美化自己的举止行为、身体的姿势形态、说话的方式等,从而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修养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具有丰富的创新内涵,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思维教学。语文思维教学,必须抓住语言教学的根本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要品味语言,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是要开放语境,展开对话的思维空间;三是要解放个性,深化思维的审关品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是以塑造人的灵魂为其主要任务的。语文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应该是尽最大努力地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这一语文思维,开掘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属于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关键课程,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十分有利,因此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十分必要。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思维导图进行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及素质,为学生更好学习及成长奠定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于蓉蓉 《新疆教育》2013,(10):40-40
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解放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养出创新型人才。使学生不仅在高考中取胜,也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制。  相似文献   

10.
张颖慧 《考试周刊》2010,(20):47-48
语文的课程,其开放性、整体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非线性思维来指导学生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采用非线性思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在语言教学中挖掘出语文教学非线性性质,使之完美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