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厌学现象已经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如果不尽快帮助一些学生摆脱厌学情绪,小则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则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本文从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表现、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探索,从而寻求解...  相似文献   

2.
张萍 《中国教师》2009,(Z1):552-552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有报道称,北京市约有30%的中小学生有厌学行为,教师和家长为此大伤脑筋。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小学生厌学心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问题,这也是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的形成牵涉面较广,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者,应该弄清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厌学"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相似文献   

4.
学习者对于学习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我们称之为厌学,具体表现包括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下降或消失,个人主动回避、抗拒学习活动以及学校生活。中小学阶段作为厌学现象高发关键期,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中小学生厌学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叙述,给出关于矫治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基础教育职业信息网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大型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有8.4%,初中生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4%。这些数据表明:当代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6.
王珍 《小学教学参考》2009,(10):112-112
一、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据抽查统计,当前中小学生中有50%左右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背景
  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厌学不仅对构建高效课堂造成阻碍,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诸多负面影响。研究解决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的厌学情绪,不仅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长根 《中学文科》2009,(9):132-132
厌学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智力因素除外)对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厌恶烦恼的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为力,看不到目标和希望。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中小学生中各种各样的厌学现象及其严重后果正在成为一个十分沉重而又严峻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小学生厌学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学生厌学情绪背后有诸多家庭教育问题,家庭关系及家庭结构的失衡、简单粗暴和过度督促等错误的教育模式、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教育中缺乏目标引导等,都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减退乃至厌学的重要因素。父母需增强意识,积极改善教育模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