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阶段,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在不断走向完善。其中,各级博物馆在体系中彰显出越发重要的地位,而基层博物馆则是博物馆发展的前沿阵地,是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会对本地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之一,逐渐成为旅游地标。文章分析了博物馆成为旅游地标的原因及其作为旅游地标的优势,提出了关于博物馆充分发挥旅游地标功能的建议,以期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能够加强资源建设,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加快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背景下,近几年来的新一轮"博物馆热"逐渐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诸多高校陆续建成了自己的博物馆,成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在完成科教兴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是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典型体现,也逐渐成为优质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诚然,高校博物馆迅速崛起过程之中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是许多综合性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克服或是仍需解决的。基于此,高校博物馆与综合性博物馆及其背后无形的资源之间的合作共赢、联动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张红亮 《图书馆界》2012,(4):9-11,42
图书馆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夯实城市发展文化基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上海、深圳、广东、嘉兴等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分析,结合其他有益的办馆形式,提出提升我国城市图书馆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覆盖范围的对策,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培育城市文化的使命。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使命和职能,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自身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实行免费开放的呼声日渐高涨。博物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益文化机构,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每个博物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舆论成因、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践及面临的困境、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对策思考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博物馆同仁。  相似文献   

7.
当前,博物馆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博物馆与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结合,响应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的总体政策要求,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效能,促进了文化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本文以定量研究方法,从微博数量、粉丝量、微博活跃度等方面对博物馆官方微博的建设与运营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微时代博物馆对外传播提出了策略建议,认为博物馆对外传播应重视互联网文化与思维、重视线上线下两类观众以及依靠专业传播策划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博物馆作为一个特殊的博物馆门类,日益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高校博物馆面向公众,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进而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凸显其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将是提升自身专业品质和社会影响力的根本所在。本文在梳理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服务潜力的基础上,对如何提升高校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全球信息化趋势正在导致学科的重新整合,知识的进步需要跨领域的整合,知识和文化服务的整合与相互整合将成为新的特征。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图书馆与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知识研究、储备与传播的两大重要形式,它们是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与现实,帮助人们培养道德、培育心灵、增强美感、启发创造的重要机构。图书馆与博物馆从历史来看,经历着从合一到分体再到共享的一个过程。图书馆与博物馆正在以一种新的模式相互融合。二者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不同载体,根据各自的资源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少儿图书馆与河南博物院资源与服务形态的异同分析,探讨图书馆与博物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融合模式,从而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式发展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在挖掘、研究、展示和传承区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区域博物馆协同发展对增强博物馆集群效应、促进文旅高水平融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至关重要。淮海经济区博物馆是各地区域性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区域内两汉文化、殷商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山海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围绕构筑区域性协同发展特色中心、建立区域性协同发展常态化机制、整合区域性协同发展多元要素等实践路径出发,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博物馆共同体",是推进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作为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对图书、档案和博物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成为近年来各国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十分关注的课题。关联数据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资源整合的进程。文章简要介绍了关联数据的概念,探讨了关联数据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尝试着构建出基于关联数据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美术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国家博物馆体系和国家美术收藏体系视野下的地位、作用,并通过"四大体系"的有关要求探讨了新时期美术博物馆的职能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部门在追求GDP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新建、扩建了一批大型城市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各地的博物馆相继免费对公众开放,从根本上消除了公众对博物馆生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是指依托文物建筑建设的博物馆。它是中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别。文物建筑再利用为博物馆,不仅仅是建筑本体的功能转换,也体现了文化空间价值观意义上的微观重构。文物建筑类博物馆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至今依然存在发展模式化、博物馆化程度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建筑自身的地标化、景观化特色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空间,成为社会公共文化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我国推行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在数字经济发展外延的社会趋势下,发展数字藏品成为近年来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通过了解高校博物馆当前发展状况,综合分析数字藏品在高校博物馆中的传播价值、共享价值、教研价值、纪念价值与社交价值,对数字藏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发掘,进而探寻数字藏品在高校博物馆中的价值实现路径,力图助力高校博物馆摆脱当前发展掣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助力国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是现代博物馆的重要使命,主要包括展示、教育与开放服务等内涵。近年来,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迅猛,在博物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其公共服务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在对我国非国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就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经营主体视角提出初步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非国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作为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过去的发展中鲜有提及营销策略这些概念。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单位,要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浪潮中得以发展,要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就离不开对博物馆进行营销。台湾地区的博物馆在营销策略上的许多方面都优于大陆的博物馆,本文通过介绍台湾地区博物馆习见的营销策略,诸如宣传策略、展示策略、教育策略和公共服务策略等,并对台湾博物馆营销的成功之处加以总结,希冀能给大陆的博物馆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代博物馆正在从"以藏品为重心"转变为"以人为重心",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博物馆在性能、功能、职能、效能等方面都实现了最大的包容性,这意味着一个"泛博物馆"观念的确立。"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呈现出数字化、虚拟性、交互式、可移动的新特点和趋势,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当代博物馆在数位典藏、虚拟体验、智识教育、娱乐休闲及社交、IP开发及衍生服务等方面借势"互联网+"的东风,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已初具规模,但理论经验略显不足。梳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依据,包括文化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同心圆理论,为其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对推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简称"非遗档案")形成于非遗保护和非遗传承活动中,是非遗项目、非遗保护及传承活动的原始性记录,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社会实践的深入,及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藏品不再仅限于文物、标本,而是扩展为包括记录藏品信息的档案资料.博物馆在致力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但对于尚处起步阶段且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备的非遗博物馆来说,非遗档案建设在指导思想、工作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仍须努力探索和创新,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博物馆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