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习惯决定好的未来,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决定学习效果的因素,能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重要的一条,包括书写习惯、解题习惯等等。教学中我们应当关注这些细节,关注这些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  相似文献   

2.
孟晶  邱冬 《考试周刊》2016,(10):70-71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文献研究,作者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中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笔记习惯、作业矫正习惯、反思质疑习惯和合作探究习惯进行综述,分析了已有研究的借鉴,并提出了在这些习惯中还应该着重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习惯不嫌其多,有两种习惯却养成不得,除掉那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哪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举例来说,容易明白。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与精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人在长期的文化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习惯.包括思维习惯、情感习惯、审美习惯及价值取向等。这些共同的心理习惯不仅在古代文人身上有经常的表现,而且在现代文人身上得到了继承。本文作者把这些共同的心理习惯概括为中国文人的五种情结,即漂泊情结、归隐情结、诗酒情结、乡土情结和悲秋情结。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养成一种学习语文的良好的习惯。如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及写作兴趣的培养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劳固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本文从三方面做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建筑制图课程特点与职高学生学习实际出发,阐述建筑制图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并具体阐释了培养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习惯、仔细揣摩习惯、边学边做习惯、精心制图习惯以及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习惯,最后展示了这些习惯培养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全神贯注与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大胆发言与肯于倾听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与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学生造就这些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顾小武 《学苑教育》2012,(16):44-45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学数学就像建造高楼,基础必须扎实,如果基础不扎实,后面学习就会感到吃力,造成被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这些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敢于发言的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改错的习惯等。有了好的习惯,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西塞罗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我的教学路上发现有些学生能自觉的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等这些都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有些学生则书写潦草、做作业马虎、上课的时候总是爱做小动作,玩橡皮等等,这些是不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轻松的学好各门学科。而低年学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曹靖 《成才之路》2013,(32):77-77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习惯形成了,学生就会主动获取知识,自觉刻苦钻研、勤奋踏实地学习。而自学习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勤于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敏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乐于评点课文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耐心引导,俗话说:“久练成习惯。”  相似文献   

11.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得以巩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如人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通过平日的生活学习活动,将这些习惯逐渐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让其养成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归纳是人类形成假说的一个思维习惯,它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然而,这样的习惯可能不止一种。通过一个修正的沃森实验,思维优先性习惯、预设形成习惯得以揭示。人们的这些"思维习惯"能够帮助我们的有限性的大脑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然而,这些思维习惯也会使我们远离逻辑正解。  相似文献   

13.
归纳是人类形成假说的一个思维习惯,它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然而,这样的习惯可能不止一种。通过一个修正的沃森实验,思维优先性习惯、预设形成习惯得以揭示。人们的这些"思维习惯"能够帮助我们的有限性的大脑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然而,这些思维习惯也会使我们远离逻辑正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建筑制图课程特点与职高学生学习实际出发,阐述建筑制图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并具体阐释了培养学生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习惯、仔细揣摩习惯、边学边做习惯、精心制图习惯以及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习惯,最后展示了这些习惯培养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因素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冈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特别是作为高三学生,其高考成绩如何,与他的学习习惯有直接关系,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政治学科学习习惯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习惯不嫌其多,有两种习惯却养成不得,除掉那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哪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举例来说,容易明白。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  相似文献   

17.
一、培养习惯,形成能力,学会创新语文基础知识这棵大树,可谓枝繁叶茂。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创新,笔者认为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例如自己动口、动手解决字词等部分基础知识的习惯;选择恰当的朗读方法初步感知课文的习惯;自行试解书后习题的习惯;课中、课后对精彩段落细心研读、乐于诵记摘录的习惯等。这些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程序,但它可以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创新,实现“读书破万卷”的目标,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习惯,形成能力,学会创新 语文基础知识这棵大树,可谓枝繁叶茂.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创新,笔者认为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例如自己动口、动手解决字词等部分基础知识的习惯;选择恰当的朗读方法初步感知课文的习惯;自行试解书后习题的习惯;课中、课后对精彩段落细心研读、乐于诵记摘录的习惯等.这些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程序,但它可以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创新,实现"读书破万卷"的目标,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李夏林 《父母必读》2010,(3):142-143
要改掉坏习惯,首先要尝试着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问问自己这些习惯是否和心境、情绪有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要开始学习如何直接、正面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否则这些习惯很难改掉。  相似文献   

20.
周菊珍 《快乐阅读》2011,(25):182-183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作业、善于思考的习惯。这些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