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显提高学生的语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素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而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可行性。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当深入挖掘阅读素材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延伸课外阅读,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重要责任。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从课外阅读、信息获取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弥补农村学生的缺失,真正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听障学校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帮助听障学生克服强烈的孤独和猜疑心理,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本文试图从批改日记、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几方面探讨对他们如何进行长期、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等实践活动中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等实践活动中陶台性情.  相似文献   

10.
刘丹东 《成才之路》2020,(8):128-129
开展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课外阅读,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授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时间,注重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